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领袖毛主席便是一个这样的人物。在革命需要时,他勇敢的站了出来,带领人民迎来了新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以突出的贡献屹立于民族之林。
当初毛主席大权在握后,他坚决制止任何的特权行为。在那时,不乏也有许多昔日的旧友和老家的亲戚找上门来,希望主席能够适当给予关照。对于这些人,无一例外都遭到了主席的拒绝。
却不想在主席去世前,他竟然主动为自己的一位家人走了“后门”。在他给政府的信中,他写道:“我实在是老了,请帮我照顾九弟一点。”
那这位九弟到底是何人?竟然能让主席主动打破自己的原则,请求地方给予照顾呢?
主动为弟弟打破原则的兄长
那是在1976年的一个普通一天,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件被邮递员放进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信箱中。本是一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信件,但却因为信件的署名乃是毛泽东,这才引起了政府人员的重视。
在信件中,毛泽东写道:“我实在是年老了,请帮我照顾九弟一点。”
湖南省政府在收到毛主席来信的时候本就惊讶不已,等到打开这封信阅读了全文之后,思想更是再次受到了冲击。
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毛主席向来是反对特权主义的。在他的一生中,几乎没有过用自己的权力地位来为亲朋好友谋求特殊的时候。却没想到他竟然主动写信,请求给弟弟走一个后门,实在是让人惊讶极了。
毛泽东写下这封信的背景是在他人生快要走到终点的时候,那时的他已经病重在床了。都说人要落叶归根,但他的身份地位注定了他要留在北京,接受世人的敬仰。
他本人也怀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也因此更加放心不下在家中务农的弟弟毛泽连。这使他拖着虚弱的身体,颤抖着手给湖南政府写了这样一封信。希望他们能够酌情考虑,适当的给弟弟提供帮助。
话语虽然简单,但仍旧能够从那情真意切的话语中透露出这位开国领袖的无奈与不舍。
当初的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形象是伟岸的。但却不想如今的毛主席早已年迈,他也如同其他老人一样,放心不下自己的弟弟,这实在是情理之中啊!
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毛主席也曾有过犹豫。毕竟他从未有过替别人走后门的时候,但内心中对弟弟的不放心还是占据了上风,他最终还是写下了这封信,希望能给弟弟留个保障。
在那一刻,他不是新中国的领袖,而是一个关心弟弟养老生活的哥哥而已。
那他这个九弟到底是谁?毛主席为何在自己身体都不好的时候,仍然对九弟念念不忘呢,他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颇有年龄差的兄弟情
在毛泽东信中所提到的九弟实际上并不是他的亲生弟弟,只是他的堂弟而已。毛家在湖南韶山当地也是一个大家族,到了毛泽东那一辈,前前后后甚至有十个兄弟,整个家族也显得极其兴旺。
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毛泽东排行第三,因此当时的兄弟们都亲切地将他叫做“三哥”。毛泽连是毛泽东伯伯毛菊生的儿子,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因此被毛泽东叫做“九弟”。
在毛泽东小的时候,家庭也是极其贫困的。后来他的父亲通过经商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使得毛泽东的生活也逐渐宽裕了起来。而九弟毛泽连的家中却是一如既往的贫困,勉强靠着几亩水田维持日常生活,甚至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或许也是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让毛泽东更能够与弟弟共情,他总是会竭尽自己所能给弟弟提供一点救济。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又能给予多大的照顾呢。
还是毛泽东的母亲没有女儿,干脆就将毛泽连的亲姐姐毛泽建过继到了自己家。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毛泽连家中的压力,也让堂兄弟之间的交集慢慢的变得多了起来。
那时候的毛泽东常年在外求学,总是能够接受到一些外面的事物。这对于幼小的毛泽连来说,简直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每次毛泽东回家探亲的时候,毛泽连就会仗着年纪小,跟在毛泽东屁股后面跑,请求三哥给他讲讲他在外面的故事。也正是在毛泽东的耳濡目染下,这使毛泽连在十岁那年就接触到了进步思想,这也让他小小的世界观遭到了巨大的冲击。
很快,毛泽连便将学习到的东西付出了实践。那是他不愿继续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直接与当地的地主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毛泽连因为这件事情遭到了父亲的训斥,却意外的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
这次肯定也给小小的毛泽连留下了极强的印象,以至于在他后来在三哥回到家乡后,他便主动担起了掩护三哥的重任。
那是在1925年前后,毛泽东与妻子杨开慧奉上级的命令,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在二人的努力下,他们还一手建立了当地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值得一说的是,除了夫妻二人回来之外,他们还带回来了两个儿子。那时的毛泽连自己还是一个半大少年,却已经逐渐懂事了。他知道三哥有大事要做,他虽然不懂,但也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例如在三哥开会的时候,他总是会像个小战士一样在外面默默的守卫着,给三哥放哨。在三哥需要送信的时候,他也会主动承担起送信的重任,利用小孩子的身份打消敌人的怀疑。
最开始的毛泽东觉得是小孩子小打小闹,也没有放在心上,却没想毛泽连后来竟然真的帮了他一个大忙。
在军阀的搜捕下,毛泽东父亲与儿子的行踪也隐藏不住了,他们被迫离开韶山。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因为毛泽连的机智,这才为他们一家争取到了转移的时间。在分别之时,毛泽连天真的问哥哥:“这次分别之后,下次什么时候回来呢?”
这一分别就是二十多年之久,在往后的革命岁月中,毛泽连再也没有见过哥哥。
解放后的再次相见
等到二人下一次见面的时候,竟然是全国解放之后。毕竟在革命尚未成功之前,毛泽东不敢轻易回家探亲。一是害怕身份暴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害怕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
直到全国解放之后,毛主席这才想起了在家乡的亲人,他拜托驻扎在当地的部队为他寻找亲人的下落。幸运的是,毛泽连仍旧在世,凭借着务农养活着一大家子。
主席心中的思念之情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请求军队将毛泽连送到北京,与他见上一面。这一次见面简直是让毛主席大吃一惊,因为当初人小鬼大的弟弟早已变成了如今憨厚的老农形象,甚至左眼还落下了永远的残疾。
看着眼睛失明的九弟,毛泽东心里很是愧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弟弟才会受伤。毛泽连还反过头来安慰哥哥,希望他不要这么想。
在二人闲聊过后,毛主席就让儿子毛岸英带着毛泽连去医院看病,希望能够将他治好。
在治病结束完成后,毛泽连也搞清楚了哥哥如今的职务,不愿意耽误他工作,因此病情刚刚一好转,他又立刻主动回到了韶山,继续过着背朝黄土面朝天的生活。
也正是因为他的脚踏实地吧,毛主席深受感动,之后多次邀请他来北京做客。据统计,毛泽连竟然是毛家所有人中去北京探望毛主席次数最多的人。
毛泽连一生赤诚,从来不主动向毛主席索取什么,反而每次去北京的时候还会为毛主席带去家乡的特产。他想的很简单,只是想让三哥尝一尝家乡的味道而已。
正是他的这一片赤子之心,让毛泽东这个兄长更加的心疼他。以至于到了他晚年的时候,他仍旧对九弟的晚年生活念念不忘。唯恐操劳了一辈子的兄弟,在年迈之时也得不到好的照顾。
或许对别人而言,有一位国家主席的哥哥是无比荣耀的事情。对于毛泽连而言同样如此,但他从未想过通过哥哥来获取利益来改变家庭状况,他想做的只是约束自己,约束家人,坚决不替哥哥抹黑。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他这样朴素的想法,这才能够让他们的兄弟之情得以延续。在每次主席收到稿费后,他也会将自己的稿费寄给弟弟,帮助他改善生活质量。
由此看来,兄弟俩都将彼此真正放在了心上。即使此刻的他们差距甚大,但他们永远也忘不了当初在田间角落里一同玩耍的画面。
参考文献:
2016-12-26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人物研究>>毛泽东研究,毛泽东与韶山亲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1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