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5人总前委, “刘陈邓”中谁是南线总指挥?

兵说深耕战争史2024-06-10 09:41:21  114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谁才是淮海战役总指挥,粟裕、邓公还是刘伯承?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五人组中,陈毅是刘邓的助手,所以很少有人把他和“淮海战役总指挥”联系在一起;而“谭老板”作为华野副政委,主要的任务是政工和后勤保障。

要说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主要在粟、邓和刘之间。

【淮海战役总前委,1948年12月,安徽省萧县蔡洼】

认为粟裕是淮海战役总指挥的,有几个理由:

理由之一,粟裕是淮海战役的倡导者、推动者。

众所周知,淮海战役的设想是粟裕第一个提出来的。不管是“小淮海”也好,“大淮海”也好,在淮海地区大量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粟裕的设想符合我军总体战略,被主席采纳。

理由之二,粟裕的华野是淮海战役的主力。

淮海战役,华野兵力达45万之众,而经历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中野只有15万人。从歼敌数量上看,粟裕的华野歼敌44多万人占比达80%,而中野歼敌只有11万多人。

理由之三,总前委仅有一次聚会,和华野少有电报往来。

淮海战役期间,总前委仅有一次蔡洼“大团圆”,还是在全歼黄维以后;常委“刘陈邓”很少有指挥华野作战的电报,反倒远在西柏坡的主席和华野之间电报往来更多。

理由之四,主席曾高度评价粟裕“立了第一功”。

在1949年的谈话中,主席评价“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主席的这句评语,让很多人认为淮海战役主要是粟裕指挥的。

【粟裕】

认为邓公是淮海战役总指挥的,有几条依据。

第一条,邓公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身份。

根据邓公《文选》中的回忆:淮海战役成立五人组总前委,三人为常委,邓公当书记。主席亲口交代“我把指挥交给你”。战役部署决策,邓公是根据军委指示主持决定的。

第二条,二野(中原军区)政委的身份。

在我军的发展历程中,主席的三湾改编明确了谁来指挥枪的问题。而后,党代表和政委在军队享有最后决定权。邓公作为中原军区政委,是具有“最后决定权”的负责人。

第三条,邓公多次声明:打仗才是自己真正的专业。

邓公虽然是政工干部,但始终没有离开作战一线。从25岁领导百色起义,和张云逸一起创建红7军。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战争年代的军事生涯长达20年之久。

第四条,邓公具有堪比开国元帅的资历。

红军时期的红7军政委,抗战时期的八路军129师政委,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中原军区(兼野战军)政委,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军区政委,邓公的资历堪比开国元帅。

【刘邓首长】

说刘伯承是淮海战役总指挥,也有几点原因。

第一点,刘伯承是中原军区(兼野战军)司令员。

在战争年代,按照分工负责制,军事指挥一般由军事主官负责。政委的最后决定权,在1942年“五一大扫荡”以后被实际废除,刘邓大军的指挥以刘为主。

第二点,刘伯承是资历最老、级别最高的军事主官。

从资历上看,刘伯承是我军的创始人之一,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师长,晋冀鲁豫和中原军区(兼野战军)司令员。从级别上看,刘伯承、陈毅是淮海唯二的军委委员。

第三点,粟裕心目中,“刘陈邓”始终是自己的老上级。

淮海战役发起前,粟裕致电主席建议“陈邓统一指挥”,主席旋即回电同意,当时刘伯承还在豫西作战。淮海战役发起10天后成立总前委,说明了主席对“大淮海”的重视。

第四点,刘伯承在淮海战役中的三大特殊贡献。

一是对粟裕“小淮海”构想的赞同,让华野有了中原军区的鼎力支持;二是率先提出切断徐(州)蚌(埠)段建议,得到主席支持;三是在华野协助下打掉了同等兵力的黄维兵团,为最后解决杜聿明集团奠定了基础。

【主席、刘伯承、陈毅等在开国大典上】

刘伯承是刘邓大军的一号首长。

这一点,二野上下尽人皆知,主席也是非常清楚的。

解放以后,邓公两起两落,都有刘伯承元帅的影响。

1972年8月,邓公给主席写信要求工作,主席同意的理由有三:

一是苏区挨整时是“邓毛谢古”之一,是和主席同患难的人;二是战争年代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三是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没有屈服于苏修。

主席的“协助”二字,也说明了二野的军政主官之间的分工。

邓公第三次复出前,流传刘伯承元帅的一个愿望:自己死后,一定要老搭档主持追悼会,否则死不瞑目。

淮海战役时,刘伯承和陈毅是仅有的两位军委委员(七大选举12人,一直到1940年10月改选)。一直到渡江战役,三野、二野和四野协同作战,南线总指挥都是刘伯承。

那么,主席为什么让邓公担任“前委书记”?

一方面,刘伯承元帅和粟裕都是纯粹的军事指挥员,不大喜欢掺和政治;第二,毕竟岁月不饶人,刘帅时年已经56岁,邓公则小12岁;第三,主席的用人之妙,常有惊人之举。

【刘伯承在指挥作战】

刘伯承和小15岁的粟裕相比,可谓“亦师亦友”。

早在刘伯承从上海初入江西苏区时期,第一个任职就是接替何长工担任红军学校校长,而当时25岁的粟裕是学生队队长,刘伯承和粟裕有一段师生之谊。

红军主力长征后,刘伯承到了陕北,抗战时期战斗在太行山,解放战争时期又转战大别山;而粟裕一直在皖南、苏中和山东作战,两位名将再次相见,已经是17年以后。

这次重逢,也是淮海战役总常委五人组唯一的蔡洼会面。

很多人认为,粟裕是淮海战役总指挥,主要是华野在淮海战役的出兵人数和歼敌战果,都超过刘邓大军(中野)的二倍。而刘帅口中“瘦狗拉硬屎”的中野只起到配合作用。

实际上,四大野战军兵力悬殊,但战略地位是相同的。

一些人认为,陈毅调到中原军区任副司令员,主要是为了给粟裕腾地方发挥军事才能。殊不知,陈毅兼任华野司令员和政委,实际上是主席整合华野、中野的一步高招。

这和渡江战役后,刘伯承任华东军区司令员有异曲同工之妙。

【淮海战役的支前民工】

既然“总前委”存在,为何与华野往来电报不多?

这就要提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最重要的战场通讯手段:电话。

淮海战役期间,陈毅随身带了一部电台,随时向部队发作战指令。全歼黄维兵团,围歼杜聿明集团,一线指挥和作战命令的传达,大多都是通过电话来实现的。

淮海战役,华野司令部收发电报200多万字,这里面主要是西柏坡和华野、中野,华野和中野之间的通信联络。但更多的战场即时指挥,还是通过电话来实现的。

最后,总前委的排名顺序“刘陈邓粟谭”,就很能说明问题。

我军的人事任命,排名先后往往代表级别的高低、授权的大小。

很难想象,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排名不是第一位,而是在中间或者靠后。

淮海战役胜利以后,主席给前线指战员几次贺电中的排名顺序,也是始终把“刘陈邓”排在最前面,后面是华东军区“饶、张”,最后才是一线“粟、谭、陈赓”等人。

【粟裕在淮海战役前线】

可见,刘伯承应是南线总指挥,但这不影响粟裕的第一功,和邓公的总前委书记也并不冲突,这是我军决策机制的一个历史样本,是主席用人艺术、指挥艺术的集中体现。

参考资料:

1、《淮海战役》,袁庭栋著,天地出版社;

2、《淮海战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战场记忆》,政协文史学委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1676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