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加关税, 德国打退堂鼓, 中国有天然优势, 中欧或两败俱伤

周帅界2024-06-11 15:15:19  82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将于7月4日落地,为何德国先打起了退堂鼓?德国专家发出警告,中国天然优势太大,欧洲车企将遭受沉重打击。欧盟内部扯皮之际,中国已找出破局之道!

欧盟对华追加关税,德国打起退堂鼓

据《观察者网》6月7日报道,欧盟预计将会从7月4日开始,对中国生产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报道称,6月3日,中国一家汽车协会派人参与了欧盟于布鲁塞尔举行的相关听证会,被告知欧盟将会征税的计划,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关税税率。涉及此次加征关税范畴的中方企业已经决定寻求相关法律建议,并就欧盟方面的种种不合理做法提出质疑。

此次欧盟计划加征关税,始于2023年末,彼时即将访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倾销调查。此次事件的脉络十分清晰,既有美国在背后推动,也有法国在内部助力,目的是打击德国汽车产业,法国方面认为,如果发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制裁,将会招致中方的反制,届时首当其冲要遭难的便是在欧洲几乎一家独大的德国汽车产业,这将为法国汽车产业发展赢得契机,使其在欧盟内部与德国汽车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也正因为清晰的认识到,此次欧盟对华加征关税背后,不是什么布鲁塞尔老爷们所说的“补贴因素”、“技术因素”乃至“人权因素”,而是打着冠冕堂皇旗号,实际目的是磨刀霍霍向自己的贸易因素,德国汽车产业对此的反应强烈,率先打起了“退堂鼓”表示反对。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一次发言中表示,隔离措施和非法关税壁垒最终只会让一切变得更贵,让所有人变得更穷。

专家警告中国“天然优势”,强收关税有不良后果

德国著名汽车经济专家、被誉为德国“汽车教父”的费迪南德·杜登霍夫撰文称,加征关税将会大幅提高德国电动汽车价格,不仅会让德国消费者无法购得价格低廉的电动车,还会对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清洁能源转型造成不良后果,导致德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下滑。他还在文中戳破了冯德莱恩和其背后的推手们的谎言,指出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所批评的国家补贴,而是在于中国目前庞大的工业部门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这是任一单一欧洲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中国是一个十四亿人的统一市场,并且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在工业领域的规模效应是极为可怕的,所谓“发达国家粉碎机”,实际上就是这种规模效应的一种侧面体现。

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有人天生长得高,有人天生跑得快一样,天生长得高的人适合去打篮球,而天生跑得快的人适合去参加百米比赛。而欧盟方面发起的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惩罚,就好像是一个长得不够高、跑得不够快的人,试图通过制定一个不公平的规则制度,来让自己比长得更高的人更适合打“规则下的新篮球比赛”,更适合去参加“规则下的新百米赛跑”。这种做法,说白了是具有先发优势的国家逐渐失去先发优势后,对于客观现实难以接受而开始撒泼打滚,把一时的领先当作了永远的领先,不去思考如何保持发展优势,而只想着如何玩弄规则、搞不公平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来让其他人保持落后。

欧洲想两败俱伤,但中国已有破局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欧盟计划发起的关税制裁,中国车企一直在积极寻求应对方法,其中之一是在欧洲投资建厂。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称,匈牙利、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国都在积极游说中国车企到本国投资,这三国都位于中南欧地区,相对于北欧来说劳动力成本较低。

虽然加上供应链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来说,在欧洲设厂生产制造汽车的实际成本仍要高于在中国生产,但扣除运输费用和关税后,相对的成本可能会与在华生产的成本持平乃至低于中国。

匈牙利是欧盟内与中国关系最为良好的国家之一,此前曾多次在欧盟内涉华议题投票上为中国发声;西班牙和意大利则是“欧猪五国”的成员,是欧盟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两个国家,有极为迫切的动力去摆脱现如今的经济颓靡,寻求一切可能的外部投资。这几国主动寻求中国在本国设厂,客观反映了欧盟内部的不团结。对华加征关税这件事本身就是法德内斗的产物,而支持中国车企赴欧建厂,看似是借加征关税一事吸引投资,但考虑到欧盟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无统一的经济贸易政策,这实际上只会刺激部分欧洲国家的经济,并且让这些欧洲国家对欧盟的政策生出逆反心理,加剧欧盟内部的摩擦。

路透社在报道中称,有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的高管对其透露称,对华加征关税可能会暂时缩小或消除中国汽车厂商的成本优势,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汽车产业赚钱发展。类似的话在其他领域也频繁出现,比利时龙源公司的CEO理查德·劳布在接受采访时称,欧洲的大趋势是企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加大力度寻找替代方案,与此同时“各国企业去风险化举措不太可能对中国整体出口造成太严重的打击”。

这种自相矛盾的言论,是如今欧洲人在对华政策上精神分裂的体现,既想要保持相对中国的领先,又不想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和代价,还想要维系住过往的心理优势地位。既要又要的结果,就是推出一系列会两败俱伤的政策,放弃自己的未来来换取一时的爽快感,爽完了才会发现这并不会让中国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反而会刺激其他国家搞真正的“去风险化”,祛除西方国家给自己带来的风险。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1422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