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江苏卫视沉浸式文化探索节目《启航!大运河》第三期播出。单霁翔、西川、张谨、张鹏相继前往济宁、泰安、淮安,探寻大运河上古人水利智慧结晶和现代水利工程,实地感受一代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改造自然的坚毅精神与不凡创举。
近日,节目收视成绩出炉:CSM71城平均收视1.43%、CSM35城平均收视1.63%,排名周五文化类节目第一、周五晚间档综艺同时段排名第三。当期节目有何看点呢?
有着“水脊”之称的济宁南旺镇是运河全线最高点,若遇旱季不仅会遭遇“有河无水”的情况,更会让整条大运河被一分为二,贯通也因此成为空谈,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本期节目,单霁翔、西川、张谨、张鹏先后探访了济宁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泰安戴村坝,在沉浸式漫游中向观众讲述了大运河越过高地、畅通无阻的奥秘。
明朝时期,时任工部尚书的宋礼临危受命,与布衣河工白英合力解决了运河在当时面临的缺水问题。宋礼利用戴村坝地势高于南旺这一有利条件,修建戴村坝拦截汶水,并开挖九曲十八弯的小汶河,将汶水引流至南旺,并开凿南旺分水枢纽,让汶水注入南北河道,有效实现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合理分流,完美解决了大运河因处于地势高处而面临的水源问题。
行走在古运河河道上,抚摸着残存的砖石,西川感叹道:“置身于历史的沧桑感和肃穆感之中,过去被塑造得如此清晰、完整。”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那么当运河和这些河流交汇时,又会发生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嘉宾来到淮安水上立交一探究竟。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水上立交工程,淮安水上立交通过上方建运河渡槽、下方建泄水涵洞的方式,使得大运河在上不影响航运,淮河入海道在下不影响泄洪,两者交错而行、互不影响。
随后,嘉宾又前往了洪泽湖畔,了解淮安与林则徐之间的不解之缘。两百年前,洪泽湖高家堰决口,洪水泛滥、房倒屋倾,林则徐赶赴当地抢修堤坝。这条大堤上使用的每块条石,都凿出齿槽,再用生铁铸成“工”字型的铁锔镶嵌其中加以连接,有效增加了抗击洪水能力,之后200年间,这里再未出现过险情。
文|记者龚卫锋
图|节目组提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0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