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最大叛徒投敌, 38军牺牲6700人, 邓华怒道: 坏我大事

才灿看历史2024-06-10 09:41:13  67

1952年10月15日,位于朝鲜南部桧仓郡的一处废弃矿洞内,几名身着黄绿色军装的人正紧张地忙碌着。

这里,正是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部驻地,而那几人之中为首的、正是刚被任命为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委的邓华。

将作战任务一一安排完毕之后,这位共和国的老将军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背着手站定在洞口,眺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重峦叠嶂。

目光所过之处,皆是一片翠绿的重峦叠嶂,依稀可以看到那前沿阵地上升起的阵阵狼烟。而那战机的轰鸣、和那枪林弹雨的炸响振聋发聩。

看着如此景象,邓华将军不禁长叹起来,口中却自顾自地呢喃道:“彭老总啊彭老总,这个担子可是够重的”。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也就是同年4月份的时候,北京方面便发来电报,希望时任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能够回国,暂时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临行之际,彭老总向中央军委举荐了邓华接替自己、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的职务。

然而,当不明所以的邓华前去为彭老总送行,意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却是连连摆手:“让我做个副手协助您还勉强可以,可让我一个人挑大梁,我担心会出岔子”。

听到这番谦让之言,彭德怀轻轻拍着对方的肩膀,向来不苟言笑的他、这次脸上却难得地浮现出一抹笑意:“咱俩共事了这么长时间,你的本事我还不知道吗?按你的想法来吧,相信不久之后这场大战就会结束”。

对于邓华,彭老总可谓极为了解。

两人自1928年相识,时至今日已经度过了24个年头。而且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他就一直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老总指挥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以及之后的阵地防御战。

邓华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也正因如此,彭老总对他也尤为信任,即将回国之际便举荐他接过了志愿军的指挥权。

就在邓华将军陷入回忆之际,一声“报告”突然打断了他的思绪。

回过神来的邓华看着面前这位神色略带慌张的通信员,连忙问道:“38军打得怎么样?”

然而,那名通信员却支支吾吾了半天,见首长的脸色越发急迫,他才小心翼翼地说道:“报告司令员,江军长率部歼敌9300余人,完成了您交待的任务,只是……”

看着对方依旧吞吞吐吐的样子,邓华微蹙着眉头问道:“快说,‘只是’什么?”

通讯员这才回答道:“只是……部队里一个文化教官当了叛徒,38军伤亡也很惨重,阵地没能拿下来”。

闻听此言,邓华再也难以抑制心头的怒火,朝着远处怒声呵斥道:“一个文化教官,坏了我的大事,简直就是军中的败类!”

“要是让我逮到你,决不轻饶!”

那么,这个叛徒究竟是谁、他又为何临阵叛敌呢?当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他的结局又是怎样呢?

而38军在这场战役中,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伤亡代价呢?

要知道,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骁勇善战的志愿军可谓鲜有败绩,而白马山战役可以称得上是为数不多的“败仗”。

当然,用“败仗”这个词其实并不合适,因为在这场战役中,38军歼敌数远超伤亡人数,只不过未能实现夺下敌人阵地的预期效果,所以我们便笼统地称其为“败仗”。

白马山主要由394.8高地和281.2高地组成,东面毗邻铁原平原,南边就是“联合国军”的重要补给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而根据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们回忆,在白马山上架几门普通的大炮,就能轻而易举地把炮弹打到汉城。

正因如此,南韩政府派遣第九师驻扎此地,其师长金钟五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军事人物,日后更是成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陆军参谋总长。

其实,早在第五次战役的时候,志愿军第42军就已经占领了白马山上的394.8和281.2高地,并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

然而,1951年的秋天,“联合国军”突然对此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他们不惜将上万枚炮弹倾注于此,一时之间整个阵地扬起一片黄沙,志愿军战士们隐蔽在战壕中根本无法发起有效的反击。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42军军长吴瑞林无奈之下,只好下达撤退命令。

当时间来到1952年秋天,刚刚就任志愿军司令员的邓华敏锐地意识到,要想在之后的阵地防御战以及反击战中占据优势,就必须拿下白马山阵地。

于是在10月初的一天,邓华亲自给38军军部发去了电报,要求他们重新夺回阵地。

“为配合支援部队换防前的作战,及粉碎敌人可能发起的局部进攻,与提高部队的作战经验,决定第38军向394.8、281.2两高地据守之敌进行战术性反击,并在反击中杀伤敌人5000人以上,而后争取占领并巩固之”。

在这份电报中,邓华交待给38军两个任务:其一是在作战过程中歼敌5000人以上;其二则是重占394.8和281.2两处高地。

当时任38军军长江拥辉在接到这项任务之后,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甚至紧急召开了一场连级以上干部的军事会议。

在会议上,江拥辉斗志高昂地说道:“同志们,志司首长刚交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作战任务,你们立功的时候到了!”

江拥辉为为何会如此兴奋呢?

原来,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4月,38军在原军长梁兴初的带领下,先后参加了前4次对敌作战,打出了赫赫威名。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梁兴初带领全军近5万人的兵力在敌人的缝隙之中穿插,创造了14小时急行军150公里的神话。

当前线捷报传回志司的时候,彭德怀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即大手一挥,写下了“38军万岁”几个大字,而从那之后起,38军也有了“万岁军”的名号。

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考虑到38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将士们人困马乏,彭老总便命其转移到顺川地区,一来是由他们承担西海岸的防御任务,二来则是给将士们一段休整时间。

1952年5月,38军奉命重返前线战场,而梁兴初则留在了西海岸防御指挥所担任副司令员,江拥辉则由副军长转为代理军长。

此时的江拥辉为了重振38军“万岁军”的名号,迫切地希望能够打一场大仗,而志司的这个命令,无疑是给了他这个机会。

而且,江拥辉也是有十足把握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毕竟手下的将士们身经百战,而且在这段时间的休整中,志司更是特批了上百门迫击炮、榴弹炮等重火力装备。

然而,令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是,就在全军将士们积极备战的时候,一个毫不起眼的文化教官竟然打乱了全局部署。

此人名叫谷中蛟,是38军114师340团7连的一名文化教官。

原本他是国民党反动派部队里的一个连长,被解放军俘虏后受到优待,考虑到他文化程度高、而且在接受思想改造的过程中表现积极,于是便被留在了部队中。

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谷中蛟所在的部队原本不在赴朝作战的序列之中,但他却自告奋勇地要求上战场。

之所以表现得如此积极,谷中蛟是有着自己的一套小算盘的。

他本性就是一个官迷,但文化教官这个职务立功的机会太少,自然就很难得到晋升,而眼下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让他嗅到了一丝机会。

而且谷中蛟还听说,在战场上知识分子是不用到前线作战的。

于是,在他的再三申请下,终于被安排在38军担任文化教官,并在不久之后随军来到朝鲜战场。

在前几次战役中,每当部队首长来到各连挑选士兵组建突击队的时候,谷中蛟总是冲在人群的最前头,声嘶力竭地呼喊道:“首长,选我吧,我要做突击队员”。

而当首长看到他带着一副眼镜、浑身瘦削又斯斯文文的模样时,总是会好奇地询问道:“小同志,你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每当听到这句问话的时候,他的心中都会一阵窃喜,随后装作一本正经地说道:“报告首长,我叫谷中蛟,是7连的一名文化教官,请让我上阵杀敌吧,我不怕牺牲”。

而每一次,谷中蛟都在预料之中地落选了。毕竟他太过瘦弱了,给人一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感觉。

但他却在这一次又一次地“自告奋勇”之中,打响了自己的名号,并且多次受到团长、师长的赞扬,称他虽然不能杀敌、但有勇气,也是一个好兵。

就这样,谷中蛟在一次又一次赞扬中迷失了自我,对待身边的战斗们也愈发骄横起来。

而在1952年10月初,也就是志司给38军下达进攻白马山的任务之后,谷中蛟想着故技重施,可没想到这次却栽了个大跟头。

这一次,他故技重施,冲在最前面举手,扬言希望参加突击队。

而首长竟然破天荒地同意了,并且当即把谷中蛟的名字记录在册,要求他当天就随自己到军部去报到。

这下,谷中蛟慌了神,一路上蔫着个脑袋、满脸的苦涩。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谷中蛟都在煎熬中度过,胆小懦弱的他并不想到前线去,可眼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他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罪恶的念头突然在脑海中萌生。

10月4日,也就是即将发起总攻的前两天,谷中蛟竟然偷偷地脱离了队伍,转而跑向了白马山上的韩军第九师驻地。

对于谷中蛟的到来,韩九师师长金钟五格外欣喜,当即派人将他控制,经过一连串的审讯之后,得知了我军的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当38军军长江拥辉得知竟然有人叛逃投敌之后,自然怒不可遏,此时的他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谷中蛟是突击队队员,对于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极为熟悉,而眼下他投敌了,这场仗还要不要打呢?

无奈之下,江拥辉只好将事情原委汇报给了志司总部。

而志司的回复则是:“反击时间定于10月6日,至于该如何应对谷中蛟叛逃一事,请江拥辉军长自行考虑”。

就在江拥辉一筹莫展之际,一封兵团总部的电报也悄然而至。

在电报中,13兵团司令员王近山鼓励道:“你手中有5万人,而白马山守敌只有一个师,杀鸡焉用牛刀?”

看到这封电报后,江拥辉终于下定决心,于10月6日发起总攻。

当天清晨,38军便出动了300多门火炮,对着敌人阵地发起猛烈的轰击。

等到炮声停止,硝烟散去之后,由800多名志愿军战士组成的突击队随即发起了第一轮进攻。

由于敌人在山头上修筑了大量的暗堡以及字母堡,先前的轰炸并没有让他们损失太多的有生力量,等到志愿军突击队发起冲锋的时候,他们便依靠防御攻势以及后方的炮火支援开始了疯狂的报复。

白马山战役持续了近10天时间,我军虽然歼敌9300余人,但也付出了6700名战士伤亡的沉重代价,而394.8和281.2高地也没能从敌人手中夺回。

10月15日,战役结束之后,身在桧仓郡志司总部的邓华将军便接到了前线传来的战报。

看到如此巨大的伤亡数字,这位纵横疆场数十年的老将也不禁流下了悲痛惋惜的泪水。

而当他从通信员口中得知,这场战役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伤亡,就是因为那个叫谷中蛟的文化教官叛逃之后,更是怒不可遏地说道:“简直就是军中的败类,坏了我的大事,要是让我逮到决不轻饶!”

那么,谷中蛟之后过得怎么样呢?

他原本还以为,自己给韩军提供了如此重要的情报,必定会受到优待,于是便向韩九师师长金钟五提起了要求,希望能够入籍韩国,并得到韩方政府的庇护。

可没想到的是,金钟五听到这个要求之后,只是冷哼了一声,随即拂袖而去。

紧接着,谷中蛟便被关押到了战俘营中,受尽了折磨和虐待,也算是咎由自取。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0820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