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51年5月15日晚间,两位志愿军的指挥员,正在一起决策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他们刚刚发现,由于情报失误,自己部队的作战任务,陡然增加了将近三倍!
他们的兵力很有可能不足,弹药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是打还是走,必须要作出抉择了。
此时,一个人一拍大腿,说道:
“既然来了,还有什么可犹豫的!现在咱们必须要往前冲,遇上敌人就打,遇上山头就攻,直到拿下主峰!”
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带领自己的连队,打出一场荡气回肠的攻坚战和阻击战,打出中国志愿军的威风和荣耀。
这个拍板的军官,是志愿军的特级战斗英雄于喜田。
他在战场上,经常有出人意料的表现。那么在当天的战斗中,他到底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呢?
于喜田是山东栖霞人,1945年7月,刚刚26岁的他就参加了八路军。
但是,他入伍仅仅一个多月,还没来得及和侵略者较量,日本人就投降了。对一个战士来说,于喜田没有得到用武之地,略微感到有些遗憾。
但是,在1946年中期,解放战争爆发了。本来想要和侵略者拼杀的于喜田,这一次终于上了战场。
山东战场,是蒋介石最为重视的一个区域,在这里部署了多支精锐部队。所谓的国民党五大王牌,于喜天几乎都和他们交过手。
这些部队的火力确实凶猛,战斗技能也很高强。但是,这些缺少灵魂的部队,最终还是一一被解放军击败。
经过了三年的鏖战,于喜田从山东打到了南方,从普通士兵成长为了一名连长。
1949年年底,解放战争顺利结束了,于喜天开始憧憬新的生活。此时天下太平,他也想回到家乡,种上几亩地,有一个自己的小家。
但是,此时的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朝鲜半岛战火又起。经过了慎重考虑,毛主席最终决定,发起抗美援朝,将战火挡在国门之外。
1950年10月底,于喜田所在的第九兵团第27军,得到命令入朝作战。
但是,由于物资调动方面的问题,加厚的棉衣并没有发到战士们手中。于喜田和自己的战友们,不得不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数九寒天来到异国他乡。
根据命令,他们要在朝鲜最寒冷的长津湖地区设下埋伏,准备袭击美国的陆战一师。
朝鲜的天气是真的冷,温度最低的时候,即使是白天也只有零下三十度。于喜田和自己的战友们,不得不在冰天雪地里,吃着冻得梆硬的 土豆勉力支撑,等待战斗的时机。
而偏偏美国陆战一师的师长是个胆小的人,天天待在那里裹足不前。在这种煎熬中,于喜田的战友忍受着寒冷的侵袭,不少人都被冻伤了,甚至有人在风雪中失去了生命。
终于,在12月2日,战士们期盼已久的战斗打响了。
27军的副军长詹大南亲临一线指挥,在新兴里一带全歼了美军第7师第31团,击毙其团长麦克莱恩上校。
这一战,志愿军创下了入朝以来的两个纪录:全歼美军一个整团和击毙美军军衔最高军官。
虽然后来由于敌人的后勤保障能力太强,全歼陆战一师的目的未能达到,但志愿军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
战役结束后,第9兵团整体都进入了一个相对较长的休整期。
为了胜利,他们付出了伤亡4.8万人的巨大代价,其中牺牲就有近两万人,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冻死的。
部队元气大伤,只能等待补充齐全后再上战场。也因此,他们错过了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
1951年4月,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决定,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
年轻时的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
他准备向志愿军的补给基地铁原地区推进,最终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以北二十公里处。
他对这次攻击行动很有信心,将其命名为“狂暴行动”,是“春季攻势”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同一时期,志愿军也在策划一场反攻行动。由于第四次战役未能获得全胜,志愿军司令部决定转守为攻,发动第五次战役,将战线推到汉江以南。
而这一次,对兵力的需求量巨大。刚刚完成休整的第9兵团,也因此等来了自己重上战场的机会。
他们将作为整个战争面的左翼,向敌人后方穿插。根据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的计划,第27、26两个军,要完成聚歼美24师一部的任务。
就这样,双方的军队,几乎在同一时间启动,向对方杀了过去。
4月22日,志愿军和敌人迎面相撞,一场艰苦的攻坚战开始了。
为了尽量弥补己方在火力上的劣势,这一次,志愿军准备了大量的火炮随行。
在岱洞一线,27军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火力准备之后,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志愿军在长达20公里的交战线上迅猛穿插,很快就拿下了565.4、739.4两个高地。
到了晚上,志愿军攻势不减,决定再对敌人的795.4高地发起突击。而打头阵的任务,就交给了于喜田的81师242团8连。
敌人的阵地之上,不时会升起几颗照明弹。但是,经验丰富的于喜田知道,这是敌人在给自己壮胆。
几仗下来,他们已经被志愿军的夜袭吓破了胆,所以根本不敢在山下安排岗哨。志愿军的所有行动,他们只能远远地通过照明弹发出的亮光来观察。
但是,他们的这种动作,不仅没有对志愿军的行动造成任何影响,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有的战士提议,趁着敌人发射照明弹的间隙,从山梁上爬过去,进攻敌人的主阵地。
但是,于喜田却摇了摇头。
他知道,敌人的火力太猛,一旦发现自己的行动,重机枪开起火来不是闹着玩儿的。
他必须找到一条别的路,一条绝对安全的突击之路。
事实上,他早已观察好了。就在一个险要的山腰处,有一面高约30米左右的绝壁。敌人认为,这种地方是无法通行的,所以没有在这里设置防御。
所以,这才是绝对安全的突破口。
很快,8连来到了绝壁之下,于喜田和另一位干部身先士卒,沿着绝壁上长出的小树枝攀了上去。
如果遇到难以通行的地方,两人就互相借力,不断向上攀登。敌人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认为绝对不会有人爬上来的绝壁,竟然成了志愿军的突破口。
很快,于喜田攀上了绝壁的顶端。他放下绳子,接其他的战士上来。准备停当后,他们向着距离自己仅有四十多米的美军地堡发动了攻击。
美军根本没想到,会在自己的阵地旁边受到攻击,顿时大乱,纷纷逃跑。仅仅一刻钟的时间,于喜田和他的8连,就拿下了795.4高地主峰。
这一下,志愿军的攻击通道被彻底打开,逼得敌人只能不断南撤。后来又经过了7天7夜的战斗,志愿军已经重新兵临汉城之下。
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也在这时顺利完成。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示意图
不久之后,战场形势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后撤的步伐不一致,原本防守东段的韩国军队暴露了出来。
为了吃掉这股敌人,志愿军开启了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9兵团奉命继续南进,歼灭县里以南的韩国军4个师。
按照计划,27军负责九万里到大同里的一段作战面,他们要在这里,找机会切断韩军的退路。
而这一次,于喜田的8连再度接受了艰巨的任务——去进攻敌人撤退的必经之路鸡鸣山,切断附近的公路,确保友军可以抄近路插到敌人前方。
于喜田接到命令后,就对这次战斗的艰苦程度有了预料。他知道,这次自己不仅是攻坚,还要挡住敌人的疯狂反扑。
某种程度上讲,可能防守的难度还要更大一些,因为他要面对的,是多达几万人的韩国军队。
这些部队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武器精良,人数又占据压倒性优势。到时候要怎么打,他还真是心中没底。
但是,任务就是任务,于喜田也知道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于是在领受任务后,他立刻召开了连党委会,与几个指挥员研究,如何打好这一仗。
他们的战略部署,是根据团里侦察员给出的情报制定的。
根据情报,鸡鸣山一共有3个山头,其中两个靠前的地势较低,较高的671高地,也就是主峰,在靠后一些的位置。
连党委会最终决定,由于喜田带领3排,去进攻前面两个山头,而副连长黄仁德,则带1排,迂回到后方攻击671高地。
至于2排,则作为总预备队,准备在更激烈的防御战中打主力。
5月15日18点,于喜天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在雨雾的掩护下,悄悄接近了敌人的阵地。
他们在仅有一只脚宽的山梁上隐蔽行进,冒着随时会滚下山的危险,带上来了大量的武器辎重。当他们发起进攻时,守阵地的韩国军队毫无准备,全都举手投降了。
第二个山头,几乎复刻了第一个山头的作战模式,于喜田又俘虏了十几个敌人。攻下了两个山头,8连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一人受伤。
但是,面对这样的结果,于喜田却高兴不起来。借助敌人照明弹的光亮,他远远望去,发现前面还有好多个山头。
很显然,情况和情报所说的不对。此时,副连长黄仁德赶来和他会合。黄仁德看到的情况,和于喜田一样。
他报告说:“连长,咱们的情报看来有误,前面离主峰还差得远哩!”
正如开头所说,两人立刻商量了一下。最终于喜田决定,既然任务是拿下鸡鸣山,那么不管情报如何,任务都必须完成。
部队必须继续往前走,看到敌人就消灭之,看到山头就翻越之,总之不能等,更不能退,一定要继续向前。
就这样,8连的战士们顾不上疲惫,继续向前进攻。一路上,于喜田还是继续身先士卒,带领一个排担任箭头。
在他的锋芒之下,韩军的阵地一个接一个地被攻陷,守军除了几个阵亡的之外,全部狼狈逃窜。终于打着打着,他们来到了主峰的山脚下。
事后有人统计,8连这一晚上,除了主峰之外,总共拿下了10个山头,驱赶了韩国守军达一个营之多。
而他们做完这一切,仅用时不足两小时。
虽然战果辉煌,但是如果主峰拿不下,8连的行动仍然是失败的。但是,于喜田面临的困难很大。
一路走来,1排和3排能战斗的人,还剩下46人,而且疲惫不堪。而鸡鸣山主峰上的敌人,明显比其他山头的人数更多,武器也更加精良。
更重要的是,前面的战斗,已经让他们有所警醒,志愿军突然袭击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这样一仗,要如何打呢?
关键时刻,于喜田改变了计划,让一直养精蓄锐的2排担任主攻。2排已经在后面等了半天,早已经是摩拳擦掌。
此时看连长有了命令,立刻爆发出了如同洪水一般的攻势,很快就冲垮了敌人的防线。在天亮时,8连终于拿下了敌人的主峰阵地。
但是此时,志愿军战士们却没有时间休息。他们要赶紧构筑工事,防止敌人的反扑。守住主峰,将是他们下一阶段作战的重点。
16日上午8点,敌人开始了试探性进攻。在一顿火力准备之后,大约一个排的敌人开始摸了上来。
当他们来到距离阵地仅二三十米的距离时,于喜田一声令下,志愿军火力全开,瞬间击碎了敌人的攻势。
不久之后,有多达四五百名敌人,同时从主峰的三个方向发起进攻。于喜田命令,各部队以班为单位,分散阻击敌人。
战士们的工事,很快就被破坏了,他们干脆冲出战壕,与敌人短兵相接。他们的子弹打完了,刺刀拼弯了,但是,他们就是用石头砸,也始终没有让敌人跨上己方阵地一步。
在打退了敌人第9次进攻之后,于喜田看看自己的身边,还能继续战斗的仅剩下了不到十人。
在又动员了大家一次之后,于喜田默默地留下了一颗手榴弹。他知道,如果敌人再次展开进攻,万一顶不住,自己就和敌人同归于尽。
即使还有自己一个人能战斗,他也必须要坚守到最后一刻。但是突然之间,他笑了起来。敌人的火力准备,已经明显减弱了。
而天边的阳光,也沉入到了地平线以下。他知道,很可能自己的友军已经展开了攻击,敌人最终还是被堵住了。
事实上,正如他所料,负责穿插的第81师,提前50分钟到达了指定位置。
于是,对于韩军的歼灭战立刻打响,那些刚才还死命冲击鸡鸣山的敌人,立刻变得自顾不暇,再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很快,友军到来,接替了8连的防务。于喜田这才带着战士们,回到了后方休整。他们用了一夜的时间,攻下了11座大小山头,毙伤敌人932人,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上级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8连被授予了“鸡鸣山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而于喜田个人,也被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永远记载于新中国的史册之上。
参考资料:
齐鲁壹点:致敬最可爱的人|“一级英雄”于喜田:勇夺鸡鸣山
百科于喜田词条:
中国军网:山河无恙?抗美援朝英雄谱| 一级英雄于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