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拉满、门阀垄断权力后, 黄巢: 我来均贫富、杀门阀

杨培川2024-06-07 11:08:14  130

818年,距离黄巢起义还有57年,因为严重的土地兼并和赋税,渭南县水源乡400户人家,就逃亡了300户,闵乡县3000户人家,逃亡了2000户,其他州县的情况大体相同。

860年,黄巢起义前15年,翰林学士刘允章给唐懿宗上书说:

“今天下苍生,凡有八苦,陛下知乎?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争斗,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

此时处于唐代后期,贫富差距已经拉到超过底层自耕农和佃农所能承受的极限,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手里,根据《通典·食货典》的记载,“兼并之弊,有逾成、哀之际”,土地兼并的强度和广度,超过了西汉时期的成帝和哀帝时期。

早在黄巢起义前的100多年,唐肃宗时期,纳税户数为193万户,1699万人,不纳税的占117万户,1462万人,德宗时不纳税的人占41.5%,几乎全是门阀世家和地主,所有的税收、劳役全压在农民身上。

在整个中晚唐100多年的时间里,贵族、官僚、藩镇、寺院、商人等有权有势的中上层集团,都在争夺土地、劳力和地租。本就富裕的他们犹不知足,仍对广大的底层人敲骨吸髓。例如许州长葛县县令严郜,就有良田万顷。

《懿宗纪》记叙当时情况:“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隋唐是关陇集团建立的,世家大族们掌控一切权力和财富,唐代369名宰相,分布在98家门阀之中,贫寒之人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就在这种财富权力被垄断、贫富差距极大的严酷环境下,山东菏泽曹县的一个读书人,屡试不中,落第了,他的名字叫黄巢,黄巢当即作了两首诗,以表达他此时的强烈怨恨和不满,第一首是《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充满了浓烈的杀气,和对门阀垄断、公卿尸位素餐,不管底层人死活的愤懑之心,第二首是《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蝶难来正是他怀才不遇和落第后的写照,后两句则说明他的雄心壮志。

875年,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在河南和山东爆发,两人都打出了“均平”的口号,这个口号正是当时无数不堪重负和压榨的农民的朴素愿望。876年,黄巢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流动作战,从曹州挥师西进,威逼洛阳,最后成功脱离唐军包围。

作为考不中编制的知识分子,黄巢身边自然聚拢了同类人,大批农民和不受重用的读书人都来归附,其中就有一位比较知名的诗人皮日休。

878年,黄巢开始发动第二次大规模流动作战,挥师渡过长江,从皖南进入浙江,攻克福州,879年5月占领广州,此次流动作战,黄巢大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黄河之畔打到南海之滨,途经8个省,转战6000里,在军事史上都是一个伟大创举。

880年,黄巢率60万大军北伐,连续攻克洛阳和长安,不但对百姓秋毫无犯,而且把贪官污吏的钱财分给他们,对于吸血者、剥削者的公卿贵族、李唐宗室们,黄巢大军一看到,就全部诛杀,晚唐诗人韦庄在《秦妇吟》中描述了这一景象:

“天街踏尽公卿骨,府库烧为锦绣灰。”

起义军攻入长安后,“尤憎官吏,得者皆杀之”,黄巢及麾下大军,极其痛恨贪官污吏吸血鬼们,看到官吏全杀,看到贫民,则是“见穷民,抵金帛与之”,“劫夺府库,粗济饥危”。

《黄巢传》记载黄巢大军进城和行军状况:

“所过不劫掠”,“自淮以北,整队而行,不剽财货”,“供顿而去,坊市晏然”。

可谓是给广大农民大大出了一口恶气,所以不少人都拥护他,黄巢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是很杰出的,但在称帝后盲动性太强,不懂得建立根据地和鼓励生产,导致大军在长安没有粮草来源。

加之,黄巢麾下的朱温和成令瑰降唐,大大削弱了义军力量,取得长安后,急于称帝,没有继续痛击唐军,给了唐军机会,撤出长安后,黄巢犯了盲动主义错误,没有继续发挥自己流动作战、避实击虚的长处,反而守在陈州城里打消耗战,最终兵败身死。

虽然黄巢起义失败了,但他对历史的作用利大于弊:

第一,扫清了魏晋以来的世族门阀制度

作为顶级洗牌大师,黄巢之后,“甲第朱门无一人”,消灭了大部分盘踞在神州大地几百年的顶级吸血鬼家族们,并且烧毁了李唐宗庙和祖坟。

他麾下的朱温,在白马驿杀了30多个贵族官僚后,说道:这些人自诩清流,我把他们投入黄河后,让他们全部变成浊流。

黄巢之后,门阀世家把持一切的情况,改变了很多,后面的五代十国统治者,大部分都是贫寒出身,历史不再是贵族抢山头。

《通志·氏族略》评价当时的情况: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

因为门阀世家们的家谱,要么被烧掉,要么在战乱中丢失了。

黄巢起义大大加速了底层向上的流动,破除了贵族门阀,这方面的进步是巨大的。

第二,使得五代十国的大多数统治者,更加重视农民的力量,而不敢剥削太狠。

朱温建立后梁,轻徭薄赋,柴荣也减轻租税,杨行密贫寒出身,成为吴王,与民休息。南唐李昪减免赋税,息兵安民。吴越王钱镠农民出身,大修水利,境内大富。南汉刘隐商人出身,境内商业发达。

当然,这些肯定改变不了剥削阶级的剥削本性,但相比晚唐要好上太多,也说明,让更多有才能的中层和底层人向上流动,也比原先的贵族世袭把持,积弊丛生,要好上太多太多。

第三,奠定了北宋的阶层流动和经济繁荣

魏晋隋唐都要看门阀世家,黄巢之后,到了北宋,72名宰相中,大多来自中层和底层,大量的下层知识分子走上了仕途,使得北宋的经济文化异常繁荣。

第四,为后来者提供经验

黄巢的急于称帝、不安排生产、盲动主义错误和流寇主义作风,都是失败的原因,后来者总结经验,需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有根据地和后勤大本营,才能成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9459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