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广西南宁铁路运输法院内,一起上市公司多名高管起诉广西证监局的官司开庭审理。
虽然我国很民主,即使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也有申辩的权利,但在证券市场里,身为监管机构的证监局被起诉,肯定算奇闻。
当然,黑的白不了,上市公司高管们妄图以司法起诉来逃避证监会处罚的目的并没达到,不过,若所有受罚者都来这么一遭,证监会可就要忙死了。
而近日,又一起广西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案件陷入了持久战。
2024年3月,上市公司莱茵生物收到证监会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实控人秦本军涉嫌串通外人操纵证券,拟没一罚三,合计罚没约550万,并禁入证券市场5年。
按照以往经验,证监会的大多立案调查和处罚都事实清楚、不容抵赖,事先告知书也就是走个程序,之后一两个月就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快的甚至只要3天。
而至今三个月过去了,仍不见秦本军的处罚决定书,灰鸽推断,恐怕是进入申辩争论的僵持阶段了,也就是说,秦本军不认栽,想跟证监会再掰一下手腕。
至于申辩会有多久,那就不好说了,取决于证据,可能半年,也可能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法制的另一面是民主,作为合法公民,秦本军有申辩的权利,只是,翻开互联网的记忆,秦老板的胜算似乎并不那么乐观。
人的行为具有一致性,在相似的环境下会做出相似的选择,而秦本军曾经做过的选择却有些不尽人意。
早在2012年,莱茵生物就曾披露了实控人秦本军短线交易自家股票,虽然当时并未获利,但这并不影响对行为性质的判定。
这就像一个小偷进了别人家里,翻了半天没找到任何值钱的东西,然后两手空空离开,他没偷东西,但他的行为仍是偷盗,不同的只是处罚略显轻微而已。
2022年,据经济观察网报道,秦本军还卷入了一起司法涉腐官司。
2020年,广西桂林中院副院长彭卫国受贿被判9年,其所收受的911万款项中有5万来自于秦本军。
经济观察网记者就此联系莱茵生物进行核实,但莱茵生物保持了沉默,电话也无人接听,其实,这已经算是给出了答案。
而回到秦本军操纵证券之事,则把资本贪婪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股市的二级市场原本是给投资者做转手交易之用的,却成了发行人们捞金变现的天堂,秦本军自己捞还不够,还伙同着外人一起来捞。
2021年,秦本军个人筹集了1.2亿资金,交给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王洋,由他在莱茵生物上尽情发挥。
而王洋也不客气,开了28个账户,准备大干一场,然而,折腾了大半年只挣到了138万。
1.2亿的本金,算下来半年收益率仅有1.15%,说实话,这种战果恐怕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王洋自己脸上都挂不住吧。
收益如此之少,这可能是秦本军觉得自己被判操纵证券冤枉的主要原因,但正如前面小偷的例子,虽然收益少,但操作手法明显不是正经炒股。
当然,最终结论如何,还得由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说了算,但灰鸽以为,秦老板拿着20亿的账面身家,还想着从可怜的股民手里捞一笔,绝非企业家所为。
秦本军是广西桂林人,少年得志,21岁就开始与人合伙办厂搞植物提取,并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26岁就创立了莱茵生物。
2007年莱茵生物上市的时候,秦本军33岁,成为广西最年轻的亿万富豪。
而莱茵生物上市以后,由于其植物提取物可用作很多医药的原料,于是经常被冠上各种概念股爆炒,股价上蹿下跳一直都不消停。
也就是说,作为实控人的秦本军本可以有很多合法的套现机会却不使用,非要选一条让人无法理解的捞钱之路。
从披露的公告来看,秦本军上市以来没有直接在二级市场套现过,但质押比例已达68.3%,说不缺钱是假的。
不过,对于证监会的处罚,秦老板最在意的恐怕并不是几百万的罚款,而是5年的证券市场禁入,没了舞台,可就没法继续表演了。
态度决定行动,一个公司的实控人,如果心思花在了如何捞钱上,也就意味着要变天了。
最新的公告显示,莱茵生物多名高管披露了减持计划,恐怕这不是简单的大家都正好有个人资金需求的巧合。
有些事情,看似偶然之中,其实是必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8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