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向巴铁出售歼-20,并非怕他们买不起,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2024年5月,印度《欧亚时报》声称,在首批歼-10CE完成交付后,巴基斯坦又与中方签订大订单,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14架歼-10CE捍卫巴基斯坦领空。
巴铁算得上是中国制造的头号“拥趸”,我国对兄弟也一向大方慷慨,我国援助的枭龙战斗机生产线可是为巴基斯坦挣了不少外汇。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前两年他们似乎也想引进过中国的歼-20。
那这笔生意最终为什么没做成呢?
巴基斯坦的五代机梦
全球拥有五代机的国家并不少,但有能力生产五代机的国度,只有中美俄。
美国称得上是五代机的先驱,在19世纪就创下F-22的奇迹,2006年第二款五代机F-35正式问世。
随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放了F-35的购买链接,其他不具备五代机生产实力的国家,终于也有了提升自家空军实力的可能。
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中,F-35全球销量成功破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功赚得盆满钵满,一直渴望拥有五代机的巴基斯坦,自然也想过要不要与美国签订订单。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虽然说今年来巴基斯坦与中国签订了很多无人机、战斗机、船舰进口订单,但往前倒退十几年,他们军火库里面的东西,大多都能在美国军火货架上找到同款。
既然对美式军火如此信任,为什么后来会成为东方大国的拥趸呢?
这就要说到巴基斯坦的老对头印度了。
苏联解体前,印度可是布尔什维克的坚决拥护者,为了与之在军事装备上分庭抗礼,巴基斯坦只好投身于老美的怀抱。
然而苏联解体后一切都变了,没有了背后靠山的印度选择再找一棵大树,面对空出来的市场份额,老美也不希望其他国家来分一杯羹。
自然已经选择了印度作为新客户,老客户巴基斯坦的战略比重自然下降了许多,刚巧巴基斯坦走前年购买的F-16也到了故障频发的时候。
美方维修效率低,保养价格高,让巴基斯坦大动肝火。
可作为一个没有军工生产能力的小国,巴基斯坦总不能放弃对于国防事业的追求。
去哪里找一个可以为他们稳定提供军事用品的国家,成了重中之重。
这时东方邻居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来自东方的邻居卖出的货物性价比高,诚信经营有保障,但同样在武器开发领域没有较深的根基,并且研发出来的新型武器没有经过实战的考验。
欧洲那边的古老贵族售卖的东西倒是好评良多,但“阵风”系列。动不动就2亿朝上的零售价,实在让经济落后的巴基斯坦难以接受。
在经历了一番考察之后,巴基斯坦选择相信老朋友与中国签订了大笔歼-10CE的订单,并且在战斗机到手之后,果不其然地“真香”了。
优秀的质量,稳定的性能再加上各种乍一看就非常吓人的参数,只需要稍稍试验一下,就知道它货真价实。
成功拿到四代机的巴基斯坦心中不免活泛了起来,原因非常简单,中国也是有五代机研发生产能力的,既然能买到四代机,有没有可能五代机也是可以直接买来的呢?
一直在路上的歼-20
很遗憾,巴基斯坦的五代机进口梦短时间之内依旧无法实现,因为就目前而言,歼-20仍旧处于前进阶段。
歼-20在2011年1月11日完成首次试飞,2018年2月9日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承认,我国首款五代机已经列装于解放军空军部队。
中间的7年我们都做了什么呢?
早些时候是漫长的调试、修正与测试,我国战斗机生产制造业起步较晚,短期内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五代机的修正过程也是我们建造本国生产体系的过程。
所谓的隐形战斗机,并不是指的光学隐形,也就是说在进入人类肉眼识别范围内我们依旧可以捕捉到他的身影。
我们常说的隐形战斗机,指的是针对军事雷达隐形。
而想要让一架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瞒过雷达探测器的火眼金睛,两方面的技术必须搞定。
第一项就是战斗机的整体气动布局,气动布局不仅仅会影响到战斗机的升力,也会影响到雷达反射面积。
另一项就是隐形涂层,优秀的隐形涂层可以吸收掉大部分雷达反射波,从而让一架长好几米的钢铁巨鸟在雷达图上的反射面积犹如飞鸟。
翻过一座大山之后,另一座大山又摆在众人面前。
我国该从哪里搞到合适的加力发动机呢?
涡扇-10研发项目早在1978年就已经开始了项目准备工作,1987年正式立项,可等到整个20世纪都走过去了,涡扇-10依旧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成果。
由于材料的限制,早年间工程师们还将主要材料局限于高碳钢与其他合金材料,进入21世纪后新型材料学取得了相当璀璨的研发成果。
玻璃纤维、碳纤维逐渐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后来还有陶瓷材料,结构复合材料等等应用于航空领域,才让我国飞行器发动机研发领域有了更多的可能。
2005年12月28日,项目立项27年后,涡扇-10终于敲定了它的最终设计稿,并改名为“太行”,取“天下之脊”之意。
经过十几年的预设、改进、修正,才终于在2016年实现了量产,2017年涡扇-10B正式装载在歼-20身上,实现了完全国产化之后,我国才正式将歼-20推向国际舞台。
但此时的歼-20也只是进行了小规模应急生产,涡扇-10B虽然比早先的俄罗斯AL-31F发动机好上许多,但依旧没有达到我国工程师们的要求。
中国要制造的是一款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的大加力战斗机,2021年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美国军事网站《1945》曾在2022年初指出,单台涡扇10C自己可以提供14.6吨的推力,按照这个数据进行推算,歼-20完全有能力以1.6马赫的音速巡航40分钟以上。
这与F-22的实际作战能力无限接近,并且很有可能实现反超,然而这依旧不是歼20的完全体。
2023年年末,装载了涡扇15的歼-20成功升天,16吨以上的单台推力足以让中国首款五代机做更多的事情。
名副其实的非卖品
前几年歼20拒绝出口,还可以用尚在研发阶段进行解释,如今已经装配了涡扇15的歼20无限趋近于完全体,是不是可以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了呢?
可以预见的是,短期之内歼20依旧不会把链接放到购物车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坊间一直有一种说法,当解放军把某款武器推上交易市场货架,就意味着这款武器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不再先进了。
这种说法并没有太大问题,军火交易敏感度极高,本身就冒着一定的被逆向研发的风险,所以说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会将过于先进的武器装备投入交易市场。
美国的F-2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7年大名鼎鼎的猛禽战斗机正式宣告停产,美国媒体称停产原因是生产成本超过美国军部预算。
研发一款武器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好在只要销量够广,研发成本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让单架战斗机造价看起来没有那么唬人。
既然如此美国为什么不和F-35一样,用加大出口量分摊研发成本呢?原因非常简单,F-22的隐身设计的核动力系统过于优秀,一旦出口很可能造成技术泄露风险。
我们的歼-20走的路数和它差不多,由于性能过于先进,不得不在全球市场上做出取舍。
除此之外,我国不愿意向巴铁兄弟出售歼20或多或少也要考虑到对方的国情。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的经济形势着实不太乐观,他们或许能够通过贷款等方式与中国签订歼-20大额订单,可之后的战斗机保养耗费等等也不容小觑。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也决定了对于军工产业的耐受程度。
手中没有足够的底牌,却依旧执着于发展军事,反而可能让国内经济结构严重不均衡,更严重一些的,很可能会动摇该国的经济支柱。
冒进或许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可长远来看绝对弊大于利。
也许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歼20还是会走向世界的,但显然,不会是现在。
参考文献:
环球网:歼-20飞行员:升空就是作战!
中国新闻网:专家:歼20十年内不太可能出口 运-20直20适合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7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