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建立中, 除了苏联的帮助外, 共产党人做出了哪些贡献?

荣轩谈历史2024-06-03 20:06:05  110

提起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没有人不会认为那是一段热血昂扬、斗志满满的燃情岁月。然而,国共的合作却不仅仅只局限于共同革命。当时国共两党的合作可以说是贯穿了多个领域。

当然,目的是为了实现革命的胜利。创办近现代军校与培养专门的军事化人才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1924年,国父孙中山先生在苏联的帮助下于广州黄埔创办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这即是在后来被人们广泛流传称谓的“黄埔军校”。1924年6月16日,国父孙中山先生主持举办了黄埔军校的第一任开学典礼。此后,大批中国有志青年即使不远万里也要投奔而来。

“到黄埔去”一度成为在全国革命者中最为流行的一句口号。然而,黄埔军校却堪称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产物和见证。因为两大党派的优秀军官有不少数量是从这所学校中走出的。

虽然黄埔军校哺育了很多国民党的将领,但一大批共产党的能人志士们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比如,创办之初时张申府、叶剑英等人就积极投身办学工作;在发动广大青年前来学习之上。

毛主席、李大钊以及董必武等都进献了绵薄之力;在贯彻政治教育之上,周总理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制度。虽然是学习苏联的固有模式,但本土化过程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黄埔军校还主办出版了多种报纸刊物,有力地宣传了团结一致的大革命思想。这既打下思想基础又坚定了部队的战斗信念。可以说,一大批共产党人着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颇有建树

不过,最为突出的贡献还是当属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上。以周总理、熊雄等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之路。

并采用多种办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让在军校学习的一众学生逐步掌握以新三民主义理论为中心的革命理想信念。事实证明,这套由共产党人创造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巨大成功。

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现在我党军队中采用的仍然是这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让军人在以保家卫国为目标的日常实际演练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播新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周总理和政治部的其他共产党员也在积极宣传着同共产主义乃至更多革命理论相关的内容。这些广博的内容不仅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而且还引导学生们迅速汲取着革命成功的相关经验。除此之外,共产党人还注意与一众革命人士相联系,把当时最先进的革命斗争形势通过革命斗士前来做报告的形式告诉给在校学生。

后来,这个方法也被我党和一众人们称之为是理论灌输法。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方法取得的效果竟然非常之好。许多在校学生听了革命斗士的演讲后无一不迸发出热血激昂的豪迈气概。

但后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渐渐成为了约束军人思想与控制军人行为的一套理论工具。在抗日战争剧《亮剑》中,楚云飞和李云龙曾有过一段对话。楚云飞认为对领袖保持忠诚是天职。

但李云龙却不这样认为。李云龙认为军人的天职是要服从命令,并在共产主义的指引下为全中国全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奋斗。这是共产党人与国民党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路线上的显著不同。

自1927年蒋介石与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与“七一五政变”后,国共合作便宣告了实质破裂的结果。共产党人一直做的思想教育也被取代。国民党人开始用思想来统治军官。

落实基层党代与成立军人联合会

据相关资料显示,共产党人还探索建立与落实基层党代表制度。周总理刚来黄埔军校履职工作时,当时的基层党代制度就在筹备建立了。但具体而言,却是由周总理一步步负责落实的。

周总理按照廖仲恺(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党代表)的指示,负责落实营、连党代表的配备。但在人员配额上,周总理既选用诸多国民党党员又选用了一大批以胡公冕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可以说,共产党人也在落实基层党代表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不仅保证了教导团基层的政治训练而且又使得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非常顺利。一大批军官内心中的坚定信仰就此建立长存。

值得一提的是,周总理在忙完落实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工作之后便意外地发现这个办法可以延伸至全国的学校中去。也就是说,在黄埔军校内可以成立一个以青年为主体的“军人联合会”。

以便尽可能地团结全国范围内的进步军人与进步分子。之后,在周总理的指示下,蒋先云与各方展开协商并以推举代表召开会议的形式成立军人联合会。黄埔军校的招牌就此响亮起来。

此后更是吸引一大批能人志士投身于黄埔军校的分校与各级讲武堂。当这些人们成为军人之后,各个军校之间的联系也因此而逐渐密切起来。可以说,周总理的这一招着实扩大了影响。

尤其是扩大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以及其所推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这些都是共产党人的功劳,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的。值得一提的是,共产党人的贡献还得到了苏联人的认可。

以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季山嘉为代表等军官在1926年1月致信中共中央,认为“国民革命军的一切政治成就都应完全归功于共产党人”。而政治成就又与革命胜利的结果脱不开干系。

因此共产党人的努力不应该被就这样被忽略。更不必说,共产党人还在后来用一模一样的方法创建了第一支人民军队。在八一起义中,人民军队正式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

推动形成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俗话说,组织到位了,没有灵魂却是万万不行的。而这个所谓的灵魂其实指的就是信仰与精神。大家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起,靠得是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爱国的精神。缺少一种都不能行。

围绕着黄埔军校,共产党人推动形成了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只不过,这股精神的建立和体现是在战时。孙中山先生在选择将广东作为北伐大本营时,周围还有广东军阀环伺。

1922年6月16日,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兵变炮轰了孙中山先生的总统府。这打响了地方军阀与广东革命政权对峙的第一枪。1925年1月,两大势力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决定攘外必先安内,先肃清广东省内的军阀势力。在这样的态势下,由黄埔军校的一众军官组成的军队就此公开亮相了。但这却是“黄埔军”的首战,让人倍加关注。

在正式作战之前,周总理也没忘进行例行的思想教育工作。虽然黄埔军校里的军官将士们学到了非常深厚的革命理论,可是将理论转化为经验还需要经过实战的检验才行,这是必然的。

首先,周总理找到了各级党代表并指示他们要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的作用;其次,周总理又组织成立了一个战时宣传队伍。将鼓动群众力量谋求群众支持与激起战士们的士气为目标;

最后,周总理还给黄埔军校里的每一位参战官兵分发了一条红巾并让他们将红巾系在颈脖之上。谁曾料想,这个举动竟然激发出将士们的巨大勇气,使得他们个个都在作战时勇猛异常。

这次出战赢来了胜利。很显然,周总理在鼓舞士气和严明军纪两大方面立下了极大的功劳。这也是共产党人在艰辛探索之下立下的汗马功劳。有军官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蹭这样发声呐喊。

内容是“为主义而奋斗;为民众而讨贼;为革命而献身;为中华之荣辱与救亡而明示军人之志”。可以说,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精神之魂能树立起来无疑与共产党人的勤劳付出分不开。

只是,颇为遗憾的是蒋介石在北伐战争取得基本胜利后叛变了革命。让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迎来了失败的结局。不过,共产党人探索出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良好传统被继承了下来。

而这两大法宝也让我党以及全中国的人民创出了一个全新的新中国。在新时期之下,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里探索出的独特思想政治经验不能被遗忘和忽视,因为取其精华仍是第一要义。

虽然黄埔军校是学习的苏联的培养模式同时也离不开苏联的大力支持。但共产党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贡献却不可磨灭。而国民党一众官兵的为革命胜利而战的事实也是不能被忽略的。

如果非要做出一个评价的话,那么苏联帮助为主,共产党人的贡献与国民党人的付出各占辅助作用的一半是可以说过去的。因为没有军魂的部队打不了胜仗,更不必说赢得革命的胜利。

参考文献:

陈予欢 黄埔军校与人民军队创建及早期发展.[J].探求. 2012(01)

罗春秋 论党在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启示.[J].求索. 2013(01)

陈伙成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新创设.[J].军事历史. 2004(02)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6558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