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描述极致的时候,都喜欢说一句话“把自己逼疯,把对手逼死。”
如果大家熟悉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一定知道极致一直是乔布斯的个人追求。
对“极致”的传达里最出名的例子,就是乔布斯当年做 Mac 电脑,要求设计师和工程师把音箱里面的、用户看不到的线路设计美观。
乔布斯说,自己父辈一代在打造衣柜时,就算是衣柜的背面也会打造的漂亮和整洁,连螺丝钉都是一个个排列齐整的,这是对匠心的一种追求。
我们今天创业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到乔布斯的例子,把极致理解为死抠所有细节,认为要把用户看得到、看不到的地方都死磕到极致,把所有细节打磨到最好。但如果真的如此执行时会闹出很多笑话,小米内部也是如此。
有一年,雷军重新掌管手机事业部,想看看手机的质量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发现,小米手机的钉子的价格成本是同行的5倍。调查出的原因是,当年他有一个要求,为了保证品质是最好的所以小米的供应商一定是苹果的供应商。
但他询问供应商后却得知,现在这个钉子已经贵到苹果都用不起了,价格这么低的小米却一直在用。雷军哭笑不得。这个问题出在,我们很多极致的追求其实只是自嗨,并没有把这个极致用在最可被用户感知的价值区域上,一直对着些边角料使劲。
小米开始做高端手机的时候,想用陶瓷工艺做背壳,但因为陶瓷工艺复杂、不成熟,整个工程团队试了好多轮,烧了好多钱都没试出来。但当几乎所有人都没信心了的时候,雷军却说:“再烧5000 万。”结果,陶瓷背壳真的做出来了。不仅惊艳了整个行业,小米的高端手机也从此站稳了市场。
陶瓷的手机背壳,就是用户可感知的价值点。首先相比于钢,陶瓷更优美,更符合东方的美;再有它质感非常好,拿在手里的体验非常好。这就是用户可感知的价值区,需要用到极致的地方。
当我们再去理解极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极致不等于死磕,而是等于无限追求最优解。无限追求最优解,就是在实现产品或业务结构的众多路径或方法中,最优的、最高效的、对用户来说感觉最好的方法。
小米在做这款计算器的时候,除了计算数据,还充分考虑了用户其他会用到计算的高频场景。
比如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人民币换算成欧元的汇率换算场景;我月薪1万扣完税能拿到多少钱的税贷计算场景;比如妈妈的姑姑应该叫什么,亲戚间称呼换算的场景。把换算汇率、税贷、亲戚称呼的高频场景补充到计算器的功能中去,这个计算器就已经无限接近最优解了,这才是极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5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