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底,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接到了中央军委的紧急通知,要他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赶紧前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
对于如此急切的命令,身边的众人感到一头雾水,而粟裕本人倒显得了然于胸。
他将工作分别安排给时任华野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几人后,看着远处西方殷红的晚霞自顾自地呢喃道:“未来的仗究竟好不好打,就看能不能说服几位首长了”。
闻听此言,谭、陈、唐三人这才意识到此次会议的重要性,纷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不多久,粟裕便快马加鞭赶到了城南庄,而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聂荣臻、罗瑞卿等晋察冀军区的负责人,以及不久前刚刚被调到中原局协助工作的陈毅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会议刚开始,粟裕便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幅巨大地图旁边。
他先是环顾了一圈,经过一番短暂的沉默之后,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毛主席、朱老总,先前军委给华野下达的命令,我们恐怕不能执行!”
此言一出,原本还安静的会场瞬间躁动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更有甚者径直站起身呵斥道:“难道你要违抗军令不成?”
这种情形早在粟裕的意料之中,因此站在台前的他依旧表现得云淡风轻,只等众人安静下来之后,自己再继续说下去。
毕竟军令如山,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而自己今天的这番话,可以说就是要推翻先前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后下达的命令,必然不会过于顺利。
然而,令粟裕以及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场会议结束之后,也就是粟裕即将离开城南庄之际,毛主席竟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以后华野就由粟裕来搞,谁都不能干涉!
要知道,粟裕虽然在此之前打过几场胜仗,在军中也算有些威望,但毕竟和其他老将们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资历也不足以服众,而且在华东野战军中也只是副司令员的职务。
那么,在城南庄的这次会议上,粟裕为何要冒着犯众怒的风险,违抗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呢?他在会上究竟说了些什么?
而毛主席为何又要指定由粟裕全权负责华野事务呢?
这一切,还要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毛主席与陈毅的谈话开始说起。
1
1947年夏天,刘邓12万大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围堵,翻山越岭挺进大别山,犹如一柄利剑直插敌人心脏,为中原解放区减轻了防御压力。
后来,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被调到中原局协助工作,毛主席在与他见面之后,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刘邓大军已经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如果这个时候再派一支奇兵越过长江,深入敌人的大后方,必定有奇效”。
对于这个想法,陈毅也是表示支持的。
于是,在1948年1月27日,中央军委便向暂时主持华野工作的粟裕发去了电报。
“关于由你统率叶、王、陶三纵渡江南进,执行扩大机动任务问题,我们与陈毅同志研究有三个方案……至于你率三纵渡江以后,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你们以七八万人之兵力去江南,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之久,沿途兜圈子,应使休息时间多于行军作战时间,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达到闽浙赣,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防不胜防,疲于奔命。”
在电报中,毛主席的意思很明确。
由粟裕率领华野1、4、6三个纵队大约8万人的兵力南下渡过长江,吸引敌人大批兵力回防江南。而在之后的时间里,华野这三个纵队采用游击战、运动战的方式打开局面。
如此看来,这份部署可以称得上天衣无缝,毕竟在这几十年的战火洗礼下,我军最擅长的就是游击战术。
然而,当粟裕看过这份电报之后,却不由得眉头紧锁起来。
要知道,当初之所以要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因为反动派在中原地区布下重兵,想要破局就必须分兵,挑选出一支部队到敌人的后方,以空间换时间,迫使敌人减缓对中原地区的攻势。
当谭震林看到粟裕忧心忡忡的模样,连忙幽默地询问道:“军委下了什么命令,让所向披靡的粟副司令员这么为难?”
粟裕这才回过神来,将手中的电报递了过去,不紧不慢地说道:“军委想让我们三个纵队南下,到敌人的后方去……”
还没等他说完,谭震林一边看着电报,一边兴奋地说道:“这是好事情嘛,首长是想让我们学习刘邓”。
然而粟裕却来回踱着步子,双唇紧闭、一言不发。
过了片刻之后,他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今时不同往日了,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敌我双方实力接近4:1,可眼下一年多时间过去,这个差距慢慢缩小,现在已经是2:1了”。
“我感觉,是时候和敌人的精锐部队掰掰手腕了”。
不久之后,粟裕便将这个想法呈交给了中央军委。
他认为,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而是留在中原地区打一场大仗,消灭敌人一部分有生力量之后,或渡江南下、或留守中原,再商量也不迟。
2
当毛主席收到这份回电之后,心中也是十分诧异,但对于粟裕提出的想法,还是抱有欣赏态度的。
毕竟粟裕总是能在不经意间,给人制造惊喜。
就比如说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反动派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李默庵纠集了12万大军,对苏中解放区展开大肆进攻。
按照当时中央军委的部署,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需要带领部队避其锋芒,到外线展开游击战斗的。
然而,军令发出的第二天,粟裕就回了一封电报,请求由自己率领华中部队3万余人和李默庵12万人马打一场。
在旁人看来,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要知道,李默庵部除了人数上占据极大优势之外,其武器装备更是十分精良,而华中野战军用的大部分都是单发步枪,重火力武器寥寥无几。
好在毛主席选择支持粟裕,给了他很大的军事自主权,最终创造了苏中七战七捷这一军事神话。
而现在,粟裕竟然又要违抗军令,必然是有些自己的想法。
可有些人却认为,军令如山倒,朝令夕改可是兵家大忌,应当对他提出批评。
对此,毛主席只是笑着说道:“依我看嘛,还是请他来一趟,让他把事情说清楚。要是合理就按他的来办,如若不合理,再批评他也不吃嘛”。
1948年4月30日,在毛主席的邀请下,粟裕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河北城南庄。
刚一进会议室,他就开门见山地说道:“先前军委下达的命令,华野恐怕不能执行”。
如此直截了当的一句话,自然引起一些非议,更有甚者当众指责他是有意违抗军令。
见会议室中嘈杂起来,毛主席连忙摆了摆手,众人这才恢复了平静。
而粟裕则继续说道:“现如今,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将敌人的主力尽可能地消灭在长江以北”。
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华野1、4、6三个纵队要留在江北。
还没等众人再度提出质疑,粟裕便总结出了4个理由。
1,中原地区地势广大开阔,反动派在这里必然分散。
2,敌人虽然机动性强,但只要我们破坏他们的道路,就可以占尽先机。
3,黄淮地区背靠晋冀鲁豫,这些都是老解放区,我军有群众基础。
4,我军对中原的地形更为熟悉,如果分兵南下,还要重新熟悉那里的地形,一切等于从零开始。
说完这4点之后,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众人都在仔细回味着那一字一句,不禁频频点头。
足以看出,粟裕的这番话有理有据。
紧接着,粟裕又沉重地说道:“千里挺进大别山,是一大壮举,但途中损伤过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要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是有陈毅、粟裕和陈赓、谢富治两支部队保驾护航的。
而现如今,华野三个纵队如果南下,在没有任何支援部队打掩护的情况下,伤亡必定会更加惨重。
而且,一支10万人左右的部队辗转几个省、孤军深入,就算最终抵达了江南,也还是要在敌人的包围圈里重建根据地,这个难度是空前巨大的。
华野的战士们大多来自山东、江苏等地,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地赶赴江南那片陌生之地,心理上必定难以接受,恐怕会直接影响到战斗力。
粟裕讲完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会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台下一直静心聆听的毛主席,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等到掌声停息,毛主席缓缓站起身形,看了眼粟裕、又看了看在场的众人,随即点头说道:“看来大家都同意了粟裕同志的意见,那么我宣布,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
这番话,正是毛主席对粟裕的欣赏与肯定。
3
5月7日,城南庄会议结束,粟裕也准备启程返回华野总部。
临行之际,他先是来到毛主席的住处,准备向老首长告别。
经过简单的寒暄过后,毛主席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陈毅同志就留在中原局了,以后华野就由你来搞,谁也不能干涉!”
闻听此言,粟裕显得有些错愕。
他没有想到,原本只是到中原局协助工作的陈老总,竟然不回华野了。以后的华野,竟然要靠自己挑大梁。
粟裕当即站起身来,言语间有些着急:“主席,华野的担子还要陈老总来挑,我恐怕……”
话未说完,毛主席就打断了他:“从这些天会上你的发言来看,你足够独当一面了,可莫要推辞了呦”。
在毛主席的再三劝说之下,粟裕最终接下了这个担子,但还是坚持由自己担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如果陈老总以后回到华野,仍旧是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
不久之后,也就是1948年6月,粟裕率华野部队发起解放开封战役,经过5个昼夜的激战,全歼敌守军及增援部队共4万余人。
而后,粟裕又发起解放济南战役,取得了歼敌10万余人的战绩,并活捉了包括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在内的23名反动派将领。
更令人瞩目的,当属同年11月发起的淮海战役。
作为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是歼敌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大战。
粟裕作为战役的最高指挥官,又是在毛主席的支持下拥有战场绝对的军事领导权,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么淮海战役的意义究竟有多么重大呢?
反动派的55万人或被消灭、或被改编,直接动摇了国民党的根本,从那之后,长江以北再也没有大的战事。
解放战争之初,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中央领导们认为,要想完全打败敌人,恐怕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当初粟裕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带领华野三个纵队渡江南下的话,或许真的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
然而,淮海战役的胜利,直接将解放战争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截,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打得敌人丢盔卸甲。
当毛主席看到前线传来的一封封捷报之时,心中自然欣慰无比。当初他选择无条件地相信、支持粟裕,后者马上就以一场战役的胜利作为惊喜回馈,这让毛主席对这位后起之秀更加欣赏。
于是,当淮海战场上的硝烟彻底散去之后,毛主席亲自执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几个大字: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