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四个荣誉极为稀缺, 哪怕功劳再大, 皇帝都不会轻易授予

趣史談过去2024-05-23 19:20:00  123

古时皇帝不仅喜欢在生前加官进爵以笼络重要官员,而且在他们死后,还会追封,给他们一系列优待,如赐谥、立碑等。

清朝入关后,尊孔孟之道,学习中原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治国理念。然而,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仍然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对汉朝大臣总是有一种隔阂,所以无论汉朝大臣对朝廷有多尽忠,功绩多高,有些荣誉和特权皇帝不会轻易授予他们。

一、异姓王

从各个朝代的经验教训中不难看出,那些异姓王大多结局不佳。然而,在王朝建立初期,授予功绩较大的臣子异姓王的称号,也不失为一种笼络人心的办法。

清朝入关前,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仅靠军事实力是很难和大明王朝相抗衡,而三顺王的归降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

三顺王指的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他们都是明朝辽东地区的将军,毛文龙的部下。袁崇焕杀害毛文龙后,其部下发生内讧,这三人降金。

他们的投降,为后金带去了数以万计的士兵、战舰,以及最缺乏的火器技术。有了这些加持,让八旗的战斗力迅速增强,如虎添翼,最终,在皇太极的领导下,在辽东与明军相抗衡,最终打败对手。

皇太极称帝后,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史称“三顺王”。此后几人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为大清成功入主中原作出重大贡献。

吴三桂虽然是顺治时期才归降清朝,但其实力并不弱,其麾下铁骑成为平定李自成的主力,康熙元年,吴三桂晋封亲王。孙可望因引清军入川黔等地有功,被封为义王。

以上五位除外,还有四位追赠为异姓王的功臣:封武勋王的扬古利、加多罗郡王衔黄芳度、赠郡王衔傅恒、嘉勇郡王的福康安。

后康熙时期,认为异姓王不好掌控,便决定不再封异姓为王。因此,可以说整个清代真正名副其实的异姓王便只有五位,皆为汉臣。

二、赐谥文正

在古代的官场中,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死当谥文正”,这算是众多臣子的人生目标之一。但想要拿到谥号“文正”,更是难如登天。

古时一直有“谥号”的说法,即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死后用一个称号来总结他的一生,通常由礼部决定。

然而,并不是每个大臣都有如此殊荣。一般来说,只有做出突出贡献的皇帝和大臣才有谥号。

而“文正”这个谥号则可以说是对文臣一生的极高赞扬,司马光认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清代死后获赐“文正”的仅有八人,依次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后七人都是去世后由当朝皇帝赐下的谥号,但汤斌却不一样,他去世于康熙一朝,但他的谥号则是由乾隆赐下。

三、晋封太师

在古代,太师、太傅、太保被称为“三公”,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是虚衔,皇帝经常授予朝廷中功勋和声望高的大臣。纵观历代,能够进封太师的人数并不算少,通常在几人至几十人。

但到了明朝,由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内阁首辅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如果再有“太师”的头衔则让皇帝更加难以控制,这一头衔也不轻易赐人。

而清朝能够获此殊荣的大臣,仅鳌拜、遏必隆、顾八代、杜受田四人。后两人为汉臣,杜受田是咸丰帝的老师,另一个在康熙时期担任礼部尚书,后被雍正追赠太师。

四、配享太庙

在古代,只有那些立下了丰功伟绩的大臣,对王朝和皇帝有特殊贡献的大臣,或者和皇帝关系异常紧密之人,才能有“配享太庙”的奖赏。

而纵观清代一朝,有资格配享太庙之人更是屈指可数,除帝后与皇亲贵族外,入太庙的只有十三人,只有张廷玉一位汉臣。

以上这些称号虽然很多是死后追赠,有人认为没有意义,但他们身为汉人,能在满人创建的王朝做到许多满人都难以达到的成就,也从侧面印证了他们的能力,实在令人敬佩不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4196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