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统军四十一年, 无战略误判无决战败绩乃千古战神

热情的小狐狸2024-05-30 18:59:47  129

毛主席身经百战,也被称为伟大的军事家,他一生在多次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创造奇迹,身上却未曾留下过一块伤疤,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毛主席,也堪称百战百胜。

作为当之无愧的战略家,他总能从全局出发部署战略,绝不因小失大,这也是他能带领人民军队走向最终胜利的原因。

长远的战略预见

军校普遍认为指挥是一门艺术,对于“指挥”,毛主席就有着这样的说法:“坐在指挥台上若是什么都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而坐指挥台上只能看到大量普遍的东西,那也是很平常的,同样不能算是领导。”

什么是领导?

在毛主席的观念里,只有当大量明显的东西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能看出这些将会普遍发展并掌握它,这才是合格的领导。

只有掌握了这种观念,才能算是战略家。

1927年全国的革命者陷入一阵悲凉,因为蒋介石出于私心背叛了革命,中共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开始进入一个艰难时期,越来越多看不清未来的人选择离去,留下的只有一些坚定的革命者。

“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也开始在全军蔓延,无论再怎么乐观,可“敌强我弱”就是现实。

毛主席根据形势,他从长远考虑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预见,在1930年1月5日给林彪回了信,其中的论点绝非盲目乐观,而是根据历史、国情等方面判断的。

后来的历史也成功证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若是没有毛主席在关键时候将理论系统地阐述出来,那么困顿时期广大党员心中的疑惑也无法被打消,四次反“围剿”就不可能胜利。

在人们普遍崇拜毛主席的年代,很多观念都认为是毛主席扶大厦之将倾,是历史选择了毛主席;然而,结合杨尚昆《中国出了个毛主席》中的相关阐述,足以说明是毛主席以极为深邃的历史眼光找准了时代潮流。

红军长征路上包括“四渡赤水”在内的各种“神级”操作更是将毛主席的用兵之道推向高潮,反观另一位统帅蒋介石,双方的差距早在这一时刻就彻底体现出来。

在毛主席用兵如神的时刻,蒋介石总是被动地当了“背景板”。

同样是指挥,毛主席大多时刻都是在战略层面指挥,在具体作战方面全部交给下方指战员,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蒋介石就不一样了,他非常喜欢“无微不至”、“事必亲躬”的指挥方式,只要他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让属下落实下去,“为统帅负责”的队伍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那么蒋介石下令后所有人都会马上执行,免得挨批。

1931年8月第三次“围剿”的时候,蒋介石就越过多级直接告诉熊式辉,几乎是“手把手”教他如何放火;抗战时期淞沪会战最为紧张的时候,张治中刚准备调18军,却四处没找到18军的踪影,几经打听才发现在蒋介石的“微操”之下,18军早就被调跑了,可身为上司的张治中压根不知情。

李宗仁晚年曾这样说过:“偏将之才,位居主帅之尊,其智能、德性、涵养俱不逮远甚。”

被称为“小诸葛”的白崇禧早就被蒋介石伤透了心,他那一脑袋的想法根本无法化为战场上的胜利,于是还郁闷地评价蒋介石:“他的军事能力就是个步兵营长的水平。”

然而国民党本质上就是各军阀联合的产物,蒋介石作为最大的那个军阀,自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控制权,从组织架构上就能决定他可以统领一切。

当然,蒋介石喜欢“微操”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不愿丢掉兵权,他害怕一旦将兵权授予部下,那么就会导致大权旁落;再加上在那一声声“总裁高见”的阿谀奉承下自己早都飘了,根本不放心下属的能力。

即便蒋介石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毛主席仍然能揭露出蒋介石的虚弱本质。

作为顶级的战略家,他从不盯着局部,也不会因小失大,没有全局在胸的本事,是没法下好棋的,而且毛主席也极为清楚,作为战略家想要将一切变为现实,关键还是要让众人心服口服。

当年在井冈山的一片小草坪上,毛主席总是在这里和战士们谈天说地,战士们会围坐在一起听毛主席讲革命道理。

有一次,他问战士们:“你们站在树下能看得多远?”

有一个小战士说:“可以看到江西。”

另一位小战士则说:“可以看到湖南。”

毛主席看着大家,说:“对,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我们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和全世界。”

后来的长征时期,很多红军的高级别将领都想要去找国民党“硬碰硬”,认为这才能体现革命者的勇气,可毛主席从来不这样认为,在他的观念里,红军弱小与国民党军强大形成了一种“尖锐的对比”,那么一切战略、战术都得根据这种“尖锐对比”来执行。

不过,当时很多人还是不赞同这种观点,直到一次次失利后,大家才终于发现只有毛主席的观念才能拯救革命,于是毛主席也自然而然在遵义会议中成为军事统帅人物。

对于革命者而言,“逃跑”似乎是很难接受的,可毛主席却说:“打的赢就走,打不赢就走,一切‘走’都是为了‘打’。”

而且,相比于看上去更加直观的“进攻大城市迅速取胜”的观念,毛主席却说:“战略的持久战和战斗的速决战,这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这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并重的原则。”

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主席军事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这部伟大的著作,对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毛主席一生运筹帷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体现最为明显。

抗战时期毛主席的战略眼光

国民政府的首都在南京,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中心,日寇向来都是“攻陷首都”的作战思维,他们任务若要继续进攻武汉就必须将津浦线给打通,这样分布在华中和华北的主力才能连通。

要打通津浦线,必须要夺取的是徐州。

1938年3月日寇的70多辆坦克一路狂飙,一路飞驰到台儿庄以北的泥沟车站,他们根本没把台儿庄放在眼里。

凭借着高昂的士气,中国军队固守台儿庄,使得日寇5、10两个师团全部陷入重兵包围,台儿庄战役结束后有1万多日寇成了亡魂。

面对巨大的胜利,李宗仁都感慨道:“台儿庄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之象征。”

武汉的军民心情格外激动,他们高举着旗帜欢呼,此前漂浮在众人头顶的“亡国阴影”瞬间消失不见,就连美国《生活周刊》都评价此战为:台儿庄是日本在中国遭遇的滑铁卢。

国际国内的高度评价,让中国军民普遍认为已经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方式,赶走日寇只在弹指间。

这些欢呼刺激了蒋介石和李宗仁,他们也认为抗日战争很快就能取胜,为此60个师调集在徐州一带准备与日寇展开决战。

然而,很快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日寇从南北两面调集军队,对徐州完成了包围。

眼见自己的数十个师全部被包围,蒋介石也慌了,赶忙让李宗仁撤退,那会数十万军队在撤退的途中也混乱不堪,大家都担心日寇飞机会轰炸,还好凭借夜幕掩护成功脱险。

这下,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冰冷的现实给浇灭了,“亡国论”再一次被提出,很多人都在讨论:“抗战到底要怎么抗?究竟还能不能抗下去了?”

在陕北延安,毛主席也在思考。

早在近2年前的1936年7月,毛主席与记者斯诺谈话时就提出:“对日的抗争是一场持久战。”

到了1938年5月全国上下都处于迷茫中时,毛主席抛开了手头一切其他的工作,准备写一篇文章来让大家认清局势。

经过8天9夜,《论持久战》应运而生,毛主席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了演讲,此次演讲一直持续到6月3日。

毛主席从来不轻视敌人,也不会因为一次胜利而过于乐观,他指出:“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军力、经济力虽强,可国小、人力物力不足、野蛮性必然导致他们失道寡助;中国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但处于进步时期,加之地大物博、战争正义性和国际上的援助,决定了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面对只看到敌强我弱的不利方面而没看到己方有利观点的“亡国论”和只看到有利方面而没看到敌强我弱的“速胜论”,毛主席都说明了充分理由予以驳斥。

他也直接指出:“中国不会灭亡,也不可能速胜。”

而且,那是抗日战争刚刚开始不久的阶段,毛主席就已经预测出抗战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敌进攻,我防御”、“敌战略保守,我准备反攻”及“我之战略反攻”。

从抗战开始到武汉失守,那会抗战已经过去了15个月,国民党大部队朝后撤退了1800公里,接连丢失了340座大城市,使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丧失、1亿多人生活在日寇的控制区。

而且,日寇此时的总兵力已有130万人,而且控制着中国境内最为主要的交通线。

大家看懂了《论持久战》,也得继续思考一个问题:长期作战,究竟怎么战?

毛主席再度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到:抗日战争中,正规战争为主要,游击战争为辅助。

那会的游击战争与之前也完全不同了,由于中共领导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存在,游击战争是大规模的,纲领为: 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以及与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

这两套理论从思想、理论上武装了广大群众,使得人们对抗战有了充足的信心。

作为战略家,毛主席总是能在危难时刻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才是“百战百胜”的原因。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基本上按照毛主席的外交战略展开工作的,这些足以证明在毛主席的战略思维下,他的思想早已不局限于战争年代,而是能发展到各个领域。

参考资料

毛泽东的“战略眼光” 陕西网

战略思维的光辉典范——重读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军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4028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