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结合标本兼治 夯实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之基

中国经济时报2024-06-03 00:00:00  47

本报记者张一鸣

随着一季度和4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的陆续发布,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进一步显现。5月份以来,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期望能进一步加固经济向好的地基。如何缩小老百姓的感受与宏观经济数据向好之间的“温差”、如何看待近期出台的房地产相关政策、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下一步改革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围绕上述热点话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

他认为,今年以来,随着党中央各项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当前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依然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短期市场波动的因素,也有中长期深层次的结构性、政策性、体制性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之策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特别是要在持续优化与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优化政策和体制环境,稳预期、强信心,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添强大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最新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维持一季度向好的态势,但是老百姓对此的感受存在“温差”。如何缩小宏观数据与老百姓获得感之间的差距,努力恢复市场信心?

张军扩:这的确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需要高度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较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既高于去年四季度及全年5.2%的增长率,也符合今年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从主要实物量指标增长情况来看,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8%,货运量增长5.0%,营业性客运量增长20.5%,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6.1%,应当说与总量增长指标基本上是相匹配的,也说明总量增长指标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从最近公布的今年4月份经济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较3月份加快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0%,继续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之所以会出现老百姓感受与数据向好之间的“温差”,我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一个是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的偏离。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是剔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增速。根据有关专家计算,综合PPI和CPI,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在-1.3%左右,这意味着GDP名义增速为4%左右。这也是一季度出口、消费、投资增速均低于GDP增速的原因。实际增速是统计部门核算出来的,而消费者和企业日常更多感受到的是与其收入、盈利密切相关的名义增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恢复回升的不平衡和发展的分化。总体来看,大企业好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好于民营企业,新兴产业好于传统产业。宏观指标是平均的结果,往往会掩盖结构性矛盾。

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偏离的直接原因,是价格指数的走低或疲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市场需求不足、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今年3月份,PPI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1%;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1.0%。4月份,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CPI同比上涨0.3%,环比上涨0.1%,虽然小幅改善,但价格低迷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价格是供求关系的集中体现,价格回升乏力甚至下滑,集中体现了当前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其中,3月份当月增速为3.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增速小幅回落。

因此,缩小“温差”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各项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夯实回升的基础,巩固回升的态势,促进经济更加全面、稳定和持续地回升。

中国经济时报:您刚刚谈到,需求不足依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在您看来,之前影响经济运行的一些困难是否有所缓解?

张军扩:关于今年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讲了6条,包括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不畅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从今年前4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看,一方面,随着党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这些问题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改善,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回升向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经济回升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依然不少,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有些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比如需求不足的问题。从今年前4个月的数据来看,三大需求当中,出口相对要好一些,而消费、投资需求面临的问题则比较突出。当然,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外需增长走势还存在不确定性。

消费需求相对低迷一直是近几年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疫情的发生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当前消费需求不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消费能力不足;二是消费信心不强。扩大消费不可能依靠所谓的“刺激”政策就能见效,而必须着力增强消费能力和提升消费信心。实际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并提出要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把增加收入放在了促进消费的第一条。而收入的增加主要靠就业的改善和经济的回升向好。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消费需求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消费能力的增强和消费信心的恢复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8%。如果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9%,说明投资增速较低,主要还是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的拖累。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这些举措对于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困境、防止资金链断裂、保障购房者利益、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最近一个时期,中央又密集出台诸多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对于扩大需求化解矛盾也正在发挥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房地产面临的问题既有短期市场问题,也有中长期阶段性、结构性问题。矛盾的化解和新模式的形成都很难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的首要任务是防止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并为企业化解矛盾、探索创新、模式转型和实现软着陆创造好的环境。

再比如社会预期偏弱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PMI升至50.8%的荣枯线之上水平,4月份又回落0.4个百分点,为50.4%,处在荣枯线边缘。另外,从4月份PMI五个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继续上升,而新订单指数下降1.9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和就业指数则仍处在荣枯线之下。后三个指标与市场需求、企业预期紧密相关,只有需求转旺、预期转强,新订单才会增加,企业才会增加库存和用人,这几个指标偏弱也说明需求不振、预期偏弱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中国经济时报: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在您看来,下一步的改革应当从哪些方面着力,才能达到上述目标?

张军扩:从上面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回升的主要问题还是市场需求不足,而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则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短期市场波动和需求不足制约的原因,更有中长期深层次的结构性、政策性、体制性原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非经济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之策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特别是要在持续优化与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优化政策和体制环境,稳预期、强信心,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添强大动力。也正因为如此,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这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改革方向,突出重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从“深”处破向“远”处立,力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我感到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按照“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的方针,切实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要着力解决一些影响民营经济发展和企业家信心的深层次问题,为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氛围。

二是要着力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按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边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按照“对政府来讲,法无授权不可为;对市场主体来讲,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调动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要持续推进垄断领域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积极性,鼓励良性竞争,有效降低能源、资金、物流等成本,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

四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发展的土地制度环境。

五是不断优化改革推进方式,促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方面,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给基层探索留下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要更加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地方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总之,我国独特优势显著、发展潜力巨大。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就一定能够克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未来竞争中化危为机,从而顺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4000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