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被杀前,杨秀清就是太平天国实际的军政领导人。
当时,大到战略布局,小到战役指挥,甚至微到炮台部署,杨秀清都一把抓了!
杨秀清死后,太平天国再没有这样的人物了!即便有,洪秀全也是第一个不答应的!
那么,杨秀清死后,整整8年的时间,谁在统一领导太平军作战呢?
1856年9月-11月:无人指挥
1856年9月,杨秀清被杀。
当年11月,石达开回京辅政。
杨秀清被杀,太平军指挥中枢失控,各战场失去了统一调度,失去了全局战略计划。
而且,由于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战区司令”全部卷入,纷纷离开前线,因此,太平军就连“战区”一级的指挥也没有了。
不过,这一时期,太平军将士各自为战,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以防御迟滞着清军的进攻。
比如:韦俊坚守武昌,直到当年12月才撤出武昌;林启荣等人则“谨守江西”;吴如孝等人则坚守镇江···
总体上,太平军自发的奋勇抵抗,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清军的趁势发展,尤其是拒绝了清军趁机诱降,粉碎了大清“乘其内乱,次第削平,兵饷可不加增,而成功庶几有望”的企图。
但是,太平军的形势也出现了严重恶化:西线武昌失守,几乎退出湖北;江北则庐州、舒城等地失守,安徽基地受到严重威胁;东线则刚刚被打破的江南江北大营重建··
1856年11月-1857年5月:石达开
1856年11月,石达开回京辅政,主持大局。
当然,洪秀全并不准备让石达开做杨秀清第二,没有赋予石达开军师之职,后来又派洪家兄弟与石达开分权,石达开的地位始终与当初的杨秀清相去甚远。
但是,在军事指挥上,石达开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施展的,并没有受到过多干涉。
石达开主持的这半年,其主要思路是:东西两线“谨守”,集中兵力在淮南战场发展。
太平军西守九江,东守句容等地,中间阻止了强大兵团,对安徽战场开展反击。
太平军收复了舒城、六安、霍邱等地,稳定了安徽基地,并同时威胁着武昌和庐州。
同时,石达开又派人与皖北捻军联络,商谈联合作战事宜。
显然,如果石达开继续领导下去,太平军在皖北打开局面,可以从侧面在战略上威胁武昌,则清军不能专心在长江沿线威胁九江等地,太平军有可能逐步夺回主动权。
只是···石达开到底还是出走了。
1857年6月-1858年7月:洪秀全
石达开出走后,洪秀全宣称“主是朕做,军事也是朕做”,亲自掌握了中枢战略决策和指挥权。
但是,洪秀全本人缺乏实际的军事指挥才能,而身边亲信也没有什么得力之人,所以,实际上看不出他有什么明确的战略部署。
同时,由于大批太平军将士随石达开出走,因此,太平军各战场兵力锐减,漏洞不少。
这一时期,洪秀全阻止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行动都以失败告终!
比如,1857年10月,洪秀全让兄长洪仁发率军解镇江之围,结果被张国梁打得大败!
到了年底,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时,朝中居然无将守卫,洪秀全只得提拔李秀成主持天京军事···
同时,洪秀全组织的几次对九江的支援也悉数失败!
可以说,这段时间,太平天国总体已经是岌岌可危。
1858年初,一向谨言慎行的曾国藩甚至认为:当年5、6月间,天京就可以攻占!
客观来说,太平天国撑过这段时间,主要靠三点。
1、石达开虽然出走,但这段时间活动范围主要离主战场不远,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清军;
2、诸将的拼死抵抗;尤其是林启荣,孤守九江,极大程度上迟滞了清军的发展;
3、大清内部的问题。大清仍然寄希望于江南、江北大营的经制兵收全功,对曾国藩等人支持力度不够。
而更重要的是:到1858年7月,太平军形成了新的有效指挥系统,使太平军渡过了这次危机。
1858年7月以后
1、新的指挥系统形成。
1858年7月,陈玉成与李秀成等地方将领在枞阳开会,确立了联合作战计划,并报天王审批。
会议期间,天王也重建了五军主将制: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俊为右军主将,蒙得恩(后来改为杨辅清)为中军主将。
由此,太平天国重新形成了新的指挥系统。
其运作方式是:诸将商讨确立作战计划,报天王批复,然后执行。
这一做法,既杜绝了“杨秀清第二”的出现,又能够形成相对合理的作战方针,更能统一各部作战思想,更充分发挥了前线诸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重大发展。
二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皆是在这一体系下取得的成绩。
2、调整:洪仁玕主内,陈玉成主外,加强集权。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作战体系出现了问题。
由于地方将领权力过大,因此,诸将皆形成了自己的地盘和各自的利益。
也就是说,对洪秀全来说,这样的体系,虽然避免了再出现杨秀清这样的竞争者,但却助长了地方“诸侯化”。
因此,因各自利益不同,诸将各有心思,形成新的联合作战计划难度加大,而即便形成了统一的作战计划,诸将在执行时也各怀心思,不能尽力。
如此,三河镇大捷后,出现了陈玉成兵败二郎河等失利。
洪秀全遂决心进行调整。
恰好,洪仁玕回到天京,老洪家总算来了一个比较有才能的人。
于是,洪秀全以洪仁玕为军师,又拜陈玉成为英王,形成内靠洪仁玕,外靠陈玉成的局面。
洪秀全企图借此加强中央集权,并继续维持指挥效率。
最初,这样的体系依旧保持了一定的效率,二破江南大营、东征苏浙开疆拓土就是这期间取得的成绩。
3、自杀式调整:众建诸侯以分其力。
但是,形势的发展,再次使原有的体系出现了问题!
一来,洪仁玕虽然相对有才,也得洪秀全信任,但毕竟在太平军中资历尚浅,缺乏号召力;而陈玉成与李秀成等人资历、威望差不多,也缺乏驾驭的绝对威望;
二来,随着东征的成功,李秀成、李世贤的地盘、实力皆大增,既得利益更大了,他们更是各怀心思了。
因此,在安庆保卫战中,虽然太平军在洪仁玕的主持下形成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针,但在具体执行中,李秀成等人皆不尽力,导致安庆失守,形势逆转!
于是,洪秀全再次进行调整。
这一次调整,是自杀式的:众建诸侯以分其力。
洪秀全认为,诸将不尽力,就是因为各自利益太大,形同诸侯,因此,采取了“众建诸侯”之法,企图通过多封王,来削弱李秀成等将领的实力,使大家按照统一思想来作战!
然而,这一举措的后果是:实际上把太平天国由几个“大诸侯”分成了几百个“小诸侯”!
洪秀全没有想到的是:此时不是天下一统的时候,而是人心叵测的战争年代!
“小诸侯”们得了自己的地盘,有利就钻营自己的利益,遇到困难或拼死保卫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干脆降清···
如此,不但洪秀全无法再真正凝聚太平军,就连李秀成等人也难以凝聚其手下的军队了!
当天京有难,李秀成率军驰援时,只能呼吁“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必须联万心而作一心”!
李秀成发出如此呼吁,恰说明:此时的太平军,已分为”万心“了,一盘散沙,无以为战!
太平天国的覆灭,也就不可避免了!
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众多。
但是,仅统一指挥一件事,就足以致命。
由于洪秀全本人缺乏军政才能,因此,太平军始终不能形成长期有效的指挥系统。
初期依靠杨秀清,虽然效率很高,但长期下来,则洪秀全与杨秀清必然势不两立,引发剧烈内讧!
因此,此后再依靠石达开,也是不现实的了!
此后,随着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的脱颖而出,太平军形成了“协商作战,统一指挥”的指挥系统,一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种“商量着来”的办法,只能应一时之急,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这意味着地方将领必然形成军阀化。
如此,诸将皆不愿意为全局而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指挥系统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洪秀全企图又依靠洪仁玕、陈玉成来加强集权,但实际上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后,洪秀全脑洞大开,搞出一个“众建诸侯以分其力”,自己把自己搞得一盘散沙,自取灭亡!
血淋淋的教训表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想成事,关键是要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
如果自己不是那个坚强有力的领导,要么加强自己的能力,要么稍微退一退,让贤。
否则,不管怎么调整,都必然要走向混乱、失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3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