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200多年的时间中,一共出了16位皇帝,其中有五位创造了明朝的四个盛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造了洪武之治
明成祖朱棣创造了永乐盛世
明仁宗朱高炽与儿子宣宗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
明孝宗朱佑樘则是创在了弘治中兴
“仁宣之治”堪比汉朝初期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汉文帝与汉景帝两位皇帝一起创造的汉朝盛世,其中汉文帝刘恒在位24年,汉景帝刘启在位16年,父子二人用40年的时间创造了汉朝初期的一个盛世。而明仁宗与明宣宗仅用不到11年的时间,便创造了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明仁宗仅在位10个月的时间,而明宣宗也只在位10年的时间。
因为仁宗在位时间很短,虽然制定了很多的政策,但大多都未来得及执行便病逝了。
所以说“仁宣之治”最主要的功绩,还在于明宣宗。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明宣宗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棣的“好圣孙”,早在永乐一朝时便被封为皇太孙,是名副其实的隔代皇位继承人。
然而就是这位“好圣孙”在创造“仁宣之治”的同时,为大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朱瞻基的生母是诚孝昭皇后张氏,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发妻,张氏虽然出身不高,是指挥使张麟的女儿,但她却为仁宗生下三子一女,成为名垂青史的“女中尧舜”。不仅得到公婆仁孝徐皇后与成祖朱棣的认可,而且先后辅佐仁宗、宣宗与英宗三位皇帝,历经六朝而死。
朱瞻基是在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还有一种说法是1399年,建文元年出生)出生,因为父亲朱高炽是朱棣与发妻的嫡长子,自然朱瞻基的出生也被备受关注,毕竟朱瞻基是朱棣的嫡长孙。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据说朱瞻基是在晚上出生的,而在朱瞻基出生之前朱棣恰好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洪武皇帝朱元璋赏赐给了朱棣一个大圭,并且对朱棣说了八个字:
“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要知道“大圭”在古代时皇权的象征,梦到父亲给了自己一个大圭,难道是有什么寓意吗?朱棣醒来后便仔细想琢磨自己刚刚做的梦,觉得此梦大吉。
紧接着内侍便来禀报朱棣:嫡长孙出生了。
朱棣很是高兴,突然想到自己刚刚做的梦,难道此梦跟我的孙儿有关?
朱棣赶忙去看长孙,看到孙儿的脸如此英气,跟自己长得很像,便更加高兴,为其取名为朱瞻基。
因为是第一个孙儿,不管是朱棣还是仁孝徐皇后(此时还是燕王妃)张氏都宠爱有加,甚至朱棣还让发妻亲自抚养长孙,一直到徐氏病逝。正因为朱瞻基从小便在祖母身边长大,所以同祖母的感情十分好,对祖母十分孝顺。
朱瞻基出生后不久,他的祖父朱棣便发动了靖难之役,同建文帝抢夺皇位。
建文四年,朱棣率兵进入南京城,登基称帝。
祖父称帝,便意味着朱瞻基便由藩王嫡长孙,转变为了皇长孙。再加上父亲是嫡长子、昔日的燕王世子,朱瞻基便很可能在将来继承皇位。
虽然朱高炽不是朱棣最喜欢的一个儿子,朱棣也确实有了想要立嫡次子朱高煦为皇太子的打算,但因为朱高炽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洪武皇帝朱元璋留下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棣即便是再不情愿,也要将朱高炽立为皇太子。
更何况,朱高炽所生的嫡长子朱瞻基,是朱棣最喜欢的孙儿。
在大才子解缙提出“好圣孙”时,朱棣便决定了将嫡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
可以说,朱瞻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父亲做到皇太子之位上;而且还在之后的日子里,帮助父亲坐稳皇太子之位。
02
因为祖父在南京称帝,朱瞻基便跟着祖母一起来到了南京城,此时的朱瞻基尚且只有五六岁而已。这个年纪的孩子恰好是贪玩成性的时候,但是朱瞻基来到南京城,举止严肃,朝廷内外见到皇孙年纪如此小便由贵气,对其十分赞赏,觉得朱瞻基日后必定会为君。
朱瞻基从小也十分懂事,孝顺长辈。
而且难得的是,朱瞻基有祖母徐皇后的聪慧,从小便喜欢读书,而且还能做到过目不忘。朱棣见孙儿如此乖巧懂事,便想要早早地为孙儿挑选老师来教孙儿接受系统的教育。
经过一番挑选后,朱棣选中了自己靖难的军师姚广孝。
只要是提到朱棣“靖难之役”,我们便会想到姚广孝,姚广孝精通儒家、道家、佛学等诸家的学说,在诗文方面也很擅长;其实姚广孝早在朱棣还是藩王时便想要送朱棣一顶“白帽子”(皇位),只是那时候的朱棣并没有那个心思。
但是建文帝登基后,接连削掉五位藩王,燕王朱棣为了不成为下一个被贬为庶人的藩王,便不得不想出应对之策。而在姚广孝的劝说策划下,燕王朱棣开始密谋造反。
并且在建文四年起兵靖难,朱棣称帝后,将姚广孝拜为太子少师,赐名“姚广孝”;而且多次劝说姚广孝还俗。但是姚广孝都未同意,仍旧住在寺庙中,而且大多数时间都跟皇太子朱高炽与皇孙朱瞻基一起待在南京。
从永乐五年开始,朱瞻基便跟随姚广孝一起学习儒家之道、治国之术。朱瞻基不仅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姚广孝十分喜欢这位皇长孙。
除了姚广孝外,朱棣还要求翰林院内阁大臣们为皇长孙讲学,来增加朱瞻基的学识。
朱棣信奉儒家学说,所以便让教导朱瞻基的儒臣们,一定要让皇长孙务必要掌握儒家学说的精髓,如此才能用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朱棣非常注重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影响到孙儿。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决定北巡,此时的朱瞻基已经11岁,朱棣便决定让嫡长孙跟着一起。若是路过农田的话,朱棣便会停下来,让孙儿体验农民的辛苦、粮食来的有多不容易,还让孙儿认识各种农具以及农作物。
可以说,此时的朱瞻基虽然没有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孙,确定他隔代继承人的身份,但是朱棣一直将他当成未来的皇帝在培养。也正因为如此,仁宗朱高炽虽然有10个儿子,其中三位嫡子,宠妃郭贵妃所生三子,都没有丝毫跟长兄争夺皇位的意思。
朱瞻基从小便生活在皇家,又怎么会不懂皇祖的用心呢?
在皇祖的教诲下,朱瞻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用心读书,而且可以灵活掌握书中的意思。若是书中提到关于兴亡胜败的事情,他一定会更加注重。朱棣见孙儿如此用功,心里很是欣慰
永乐八年,朱棣率领大军北伐,因孙儿年龄小的缘故并未带他一起上战场,而是将孙儿留在北京开始处理朝政事务。而辅佐朱瞻基的是礼部尚书夏原吉,夏原吉做事干练周到,每天早上都会早早陪着皇长孙上朝,下朝后处理协助皇长孙一起处理朝政事务。
这些朱瞻基都看在眼里,铭记于心,对夏原吉很是尊重。
朱棣回到北京后,便又让夏原吉陪着皇长孙一起外出游历,体验民间疾苦。
正是在这样的外出游历下,朱瞻基更加体会到先祖创业有多不易,百姓生活有多辛苦。所以在朱瞻基做了皇帝以后,非常注重休养生息。
永乐九年(1411年),朱棣正式册封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如此相当于确定了隔代皇位继承人。朱棣此举,无疑是稳固了皇太子朱高炽的地位。而且从这年开始,不管是北巡还是北伐,朱棣都会带着皇太孙一起。
03
永乐十一年正月,朱瞻基再次陪着皇祖一起北巡,而此次北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仁孝徐皇后安葬在已经修建好的长陵。徐皇后秉性贤淑,是朱棣的贤内助,不仅可以在朝政上辅佐朱棣,而且还经常召见朝臣们的夫人,赏赐给这些夫人炒币,并且让各位夫人好好劝说自己的夫君应当以民为重。
朱瞻基本就是由祖母抚养长大,对祖母的感情极深。
永乐五年,徐皇后病逝。
之所以一直未将徐皇后下葬,是因为朱棣早就做到打算迁都北京。所以便着人在北京周边修建长陵,不让发妻孤独地安葬在南京。永乐十一年,徐皇后已经去世六年,朱棣见北京的气候宜人,便决定将徐皇后安葬。
朱瞻基得知是安葬祖母,便请求皇祖一定准许自己跟随一起,来表达自己对祖母的追思。
之后,朱瞻基又跟随皇祖一起前往凤阳祭拜祖陵,朱棣让孙儿记住先祖创业有多不容易。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决定亲自北征瓦剌,这一年朱瞻基已经15岁,朱棣便决定带着长孙一起去战场上历练历练。朱瞻基听说皇祖要带着自己一起上战场,很是高兴。
朱棣之所以要带着朱瞻基一起上战场,就是想让朱瞻基亲自体验一下部队的生活,将士们在前线作战有多艰难,想要保住大明的江山,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可以。
可见,朱棣为了培养朱瞻基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当真是煞费苦心。
虽然朱瞻基跟随北伐,但学业也不落下,朱棣专门带着杨荣、金幼孜、胡广等人一起北上,在他们能在路上教皇太孙经史子集,莫要荒废了学业。
所以在北上的路上,朱瞻基既要习武,又要读书。
朱棣想要孙儿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之人,这年四月大军驻扎在兴和,大军兵分五路出塞,然后一起进军瓦剌。在此过程中,朱瞻基几乎与祖父寸步不离,听皇祖讲述打江山有多不容易,应该如何保住大明王朝,获益良多。
六月初,在内侍官李谦的鼓动下朱瞻基亲自率兵上了战场,敌我悬殊太大,朱瞻基身陷险境。朱棣得知消息后便赶紧派人去救援,朱瞻基才得以安全回到皇祖身边。李谦担心自己会被皇上怪罪,便自尽了。
04
了解明仁宗朱高炽的应该知道,朱高炽身体比较胖,不仅不善于骑射功夫,而且身体也不好。而朱瞻基虽然是朱高炽的儿子,但是却身体健硕,文武双全。不过朱瞻基对自己父亲很是敬重,多次在两位叔叔为难父亲时,帮助父亲解围。
朱棣虽然将嫡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但是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都不服气,有觊觎皇太子之心。有一次,朱瞻基同父亲朱高炽、两位叔叔一起前去拜谒孝陵,为先祖扫墓。
朱高炽因为身体的缘故,走路都需要两位内侍扶着,就这样还需要走一会停一会。
朱高煦便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戏弄一下长兄,所以便当着同行大臣们的面,对朱高炽身边的人说:
前人蹉跌,后人知警
朱瞻基听到二叔的话,即刻说道:
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高煦听到侄儿的话,回头看了一眼侄儿,瞬间便变了脸色,很是吃惊。
朱瞻基此言不仅保住了父亲的颜面,还给了二叔一个警告,不得不让随行的大臣们佩服。
朱棣宠爱皇太孙,而朱瞻基更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次在父亲处于困境之中时,帮助父亲脱困。朱高炽在永乐一朝虽然当了20年的太子,但实际上一直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最终能够坐到皇位上,跟嫡长子朱瞻基又分不开的关系。
永乐二十二年,皇祖朱棣在榆木川病逝,为了防止汉王与赵王趁机作乱,朱瞻基亲自前去迎接皇祖的灵柩回京,朱高炽得以顺利继位。朱高炽继位后,将嫡长子朱瞻基封为皇太子。
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朱瞻基一直待在北京,到了次年的四月,朱高炽派朱瞻基前去南京监国,做好迁都回南京的工作,并且拜谒明孝陵。然而朱瞻基去往南京的次月,也就是五月二十八日,朱高炽重病不起。等到朱瞻基回到北京时,父亲已经病逝多日。
朱瞻基继位,放弃了迁都回南京的计划,毕竟朱瞻基因为皇祖的缘故,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北京。其实在朱瞻基回北京的路上,汉王朱高煦本打算截杀朱瞻基,幸好朱瞻基安全回到了北京,回到京城的朱瞻基一方面要防备有人作乱,一方面从容登基,改次年为宣德元年。
05
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决定效仿自己的父亲第二次靖难。毕竟朱高煦在靖难武将们中有极高的威望,在永乐一朝时靖难功臣们大多支持立朱高煦为皇太子。而朱瞻基登基后可以依靠的便是父亲的一直以来倚重的文官集团。
然而朱瞻基并不是朱允炆,而朱高煦也没有父亲朱棣的文武双全。
最起码朱高煦起兵的准备便非常不充足:
朱高煦先是找到了靖难功臣英国公张辅,希望张辅能做自己的内应,张辅紧随其后便将此事告知了朱瞻基。紧接着朱高煦又想要山东都指挥使靳荣等人在济南做内应,但此时被山东布政使等发觉告知了朝廷。
朱高煦孤立无援,便私下里召见了在家中奔丧的御史李浚,李浚连夜乔装打扮一番赶回了京城。但即便是如此,朱高煦还是决定效仿父亲当年起兵,指责夏原吉是奸臣。
朱瞻基其实已经胤礽二叔已久,希望二叔能够悬崖勒马,但是二叔始终不肯悔改。
无奈朱瞻基只能兵马相向,御驾亲征乐安。
朱高煦并未料到侄儿会御驾亲征,一时间乱了分寸,在朱瞻基的几次劝降之下,朱高煦出城归降。朱瞻基并未直接处死二叔,而是将其囚禁在京城。
此次御驾亲征,不仅仅是仁宣之治的胜利,更加是文官治国的胜利。
朱瞻基回到京城后,厚赏了夏原吉、杨荣等人,朱高煦被彻底孤立,而原先围绕在仁宗朱高炽身边的文官们,全都聚集到了朱瞻基的身边。即便是曾因得罪仁宗而入狱的李时勉,也被朱瞻基放了出来。
李时勉虽然不是文官集团的代表,但他也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儒臣,朱瞻基此举得到了文臣们的一致认同。
四个月后,朱瞻基在文华殿赏赐了五位重臣:
胡濙:掌管礼部
蹇义:掌管吏部
杨士奇
杨荣
夏原吉:掌管户部
而“三杨”则是掌管内阁,这便是宣德之治的基础。
在永乐一朝后期,因为皇权的不断加强,朱棣做了很多一意孤行的事情,所以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仁宗在位时间太短,虽然有很多不错的策略,但是很多都未来得及执行,所以艰难的任务便落到了朱瞻基的肩膀上。而朱瞻基从小便在皇祖的系统培养下,确实成长成了一位合格的君王,在父亲仁宗的基础上,创造了“仁宣之治”。
06
朱瞻基在位期间,做了很多的改革:
南北取士:科举制度本身存在很多的弊端,仁宗继位后为了提高官员们的质量,便改革科举取士制度,决定采取人保人的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试。仁宗认为:北方人的学问普遍不如南方人。而杨士奇则是不赞同,他认为:科举取士应该天下人一视同仁,北方也有很多成大器者,南方人虽然很多有才华,但浮躁难成大器。
南北方的文化差异比较大,而且北方经过连年的征战,所以整体发展比较慢,如此在科举考试上大多是南方人考得比较好。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北方的有志之士不能入朝为官、展现自己的才华。
所以杨士奇建议:南北取士,试卷上写上南北二字,加以区分。
这项策略得到仁宗的认可,只是仁宗没有执行便去世了。
朱瞻基继位后,在洪熙元年九月便下诏令:会试分南北卷。
注重人才:朱瞻基多次提到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告诫吏部尚书蹇义:你们身负挑选朝廷栋梁的重担,官员有没有才能对朝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朱瞻基一方面选拔贤才,一方面罢免庸才,让有才之人得以有施展才华的地方。
周忱改革:面对赋税过重、尤其是江南一带的情况,朱瞻基派得力重臣周忱前去江南督理赋税。周忱是一位十分关心民间疾苦的官员,到达江南后,周忱贯彻朱瞻基的诏谕,在江南一带逐步进行改革。周忱改革既保证了朝廷正常征收赋税,而且还实现了百姓公平的徭役。
惩治贪官: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的老臣刘观被革职,此举在朝廷引起了极大地反应,百姓们都拍手称快。除此之外,工部尚书吴中也被抓入狱,吴中虽然是前朝元元老,是有功之臣;但是朱瞻基仍旧秉公处置了吴中。
除此之外朱瞻基十分关心农民的生活以及劳作,他继续推行洪武一朝的招人垦荒的策略。为了宣扬大明王朝的国威,让郑和再次下西洋,这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死在了返航的路上。
朱瞻基在位时,除了“三杨”、夏原吉、蹇义、金幼孜外,还有英国公张辅、于谦、周忱等这些干吏,可谓是人才济济。所以宣德一朝,百姓们安居乐业,明朝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为此明朝出现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又一个盛世——仁宣之治
然而,朱瞻基虽然是创在“仁宣之治的”的大功臣,但他的一项决定也毁了大明。
结语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明朝之所以被清朝所取代,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宦官干政,所以明朝出了很多位高权重的权宦,这些权宦的存在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
而明朝之所以会出现权宦,跟朱瞻基的这一项决定有关系:
我们都知道洪武皇帝朱元璋坚决反对宦官干政,朱棣虽然设置了东厂来监督锦衣卫,但都在朱棣的控制之中。而到了朱瞻基,文官集团崛起,朱瞻基也不得不受制于文官集团。这让身为一国之君的朱瞻基很是不满,为了能够应对文官集团,朱瞻基便想到了宦官。
在明朝票拟权与批红权是分开的,这是皇帝与内阁权力的分配。
票拟权掌握在内阁手里,而批红权则掌握在皇帝手里。
因为朝政繁忙,朱瞻基忙不过来,便让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替自己批红(将内阁票拟的折子内容抄下来),然后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盖章后,才能执行。
所以说司礼监秉笔太监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利非常大,若是他们再兼任东厂太监的话,便是名副其实的权倾朝野。比如魏忠贤与冯保,便是如此手握实权的权宦。
在此之后的明朝皇帝,便一直沿用了下来。
朱瞻基将牵制宦官的缰绳彻底打开,朱瞻基病逝时皇太子朱祁镇年仅9岁,一开始有“三杨”、张太皇太后在,宦官王振并未做到擅专。但是很快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也先后去世,王振在英宗的宠信下成为名副其实的权宦。
而王振不仅权倾朝野,而且还怂恿英宗御驾亲征瓦剌,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英宗被俘。
而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自此以后明朝虽然出了弘治中兴,但整体是在走下坡路。而且在英宗之后的明朝皇帝,除了明孝宗朱佑樘外,其他的皇帝在位时都出现了权宦。权宦把持朝政,加剧了朝廷内外矛盾,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速度。
参考资料: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
《明宣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