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清朝有一条祖训,就是清朝的皇帝在吃饭的时候,每一道菜只能吃三口;目的是防止心怀叵测之人,打探到皇帝最喜欢吃哪道菜,好趁机下毒杀害皇帝。事实真的如此吗?
影视剧中的清朝皇帝吃饭
翻遍《清实录》、《清史稿》、《清会典》和《清朝起居注》,都没有皇帝吃菜只能吃三口的祖训。第一本提及这个祖训的书是1992年出版的《宫女往谈录》,这本书的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已经是个70多岁的老人了
据他讲述,这本书的内容是他小时候从一个老女人那里听来的,而那个老女人自称小时候做过宫女,伺候过慈禧。既然如此,那这本书的可信度就不高了,首先那个老女人是否真的是伺候过慈禧的宫女,作者并不知道,也没有人去考证过
就算那个老女人是伺候过慈禧的宫女,这本书也不一定可信;因为慈禧1908年死亡,1911年清朝灭亡,20世纪30年代女人将事情讲给作者听,而书的出版时间已经是1992年了。
慈禧
宣统退位诏书
这中间的时间跨度太长,书中的内容有多少是女人或者作者记错的,又或者是回忆不起来直接杜撰的,哪些是真实的?没人敢保证。其实只要翻开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对照一下,我们就能发现《宫女往谈录》的说法并不靠谱
溥仪这个当事人就清楚的写着,他退位前因为喜欢吃栗子,曾经将肚子吃撑导致胃病发生,看了不少的太医。不仅是溥仪,清朝历代皇帝喜欢吃什么,都有公开的资料记载
康熙喜欢吃肉丁馒头,雍正爱吃肉末烧萝卜,乾隆爱吃燕窝,道光喜欢吃炒鸡蛋,咸丰爱吃凉皮,同治爱吃木瓜,资料还显示,曾经出现过清朝皇帝狂炫一道菜的场景,皇帝还曾明令做什么菜,做多少
宣统帝溥仪
漫画中的试毒太监
由此可见,清朝根本不存在皇帝一顿饭只能吃三口,或者一道菜只能夹三次的祖训。说到清朝皇帝吃饭,清宫剧里还有一个场景,就是皇帝吃饭前都要有一个太监先尝一口,见太监没有什么问题,皇帝才能吃饭
目的同样是怕有心怀叵测之人给皇帝下毒。而这个先尝一口的太监,就是试毒太监,那么现实中有没有试毒太监呢?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写到,他曾经听宫里一个绰号为“胡吵子”的老太监说,宫中有试毒太监的存在
但是溥仪随后写到,他在用膳的时候没有试毒太监,老太监说的是否属实他也不知道;而我们之前提到的那本《宫女往谈录》,则没有说有试毒太监,那么试毒太监是真是假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影视剧中的试毒太监
清朝皇帝用餐
总之无论是试毒太监,还是每道菜只能吃三口,这些传说说的都是清朝皇帝害怕自己被下毒。但在剂量足够小的情况下,是无法让试毒太监当场毙命的。试毒太监每一道菜要尝一下,他都无法当场毙命,那不是每一道菜都吃的皇帝也就不一定毒的死
只要皇帝没死,试毒太监有个三长两短皇帝就会下令彻查,这样非但不能毒死皇帝阴谋还很容易暴露。如果心怀不轨之人担心上面的情况出现,而加大药剂企图毒死皇帝,那试毒太监当场就会毙命,皇帝当场彻查阴谋败露的更快
实际上清朝的御膳房是不知道自己在给谁做饭的,上菜的人也不是固定的,所以真要在饭菜里做文章,谁也拿不准这些饭菜最后是谁吃了。万一没毒到皇帝毒到了太后或者哪个妃子,反而会引起皇帝的震怒,事情的真相就会被雷厉风行的调查出来
影视剧中的太监上菜
影视剧中的后妃喝茶
所以想在皇帝饭菜里做文章,不仅难度高后果也很严重。如果真要在清朝皇帝的食物中动手脚,渠道其实有很多,就比如清朝皇室每天都会吃糕点、喝茶,而且次数频繁;关键是负责糕点和茶水的人比负责正餐的人少很多
而且人员固定,在茶水面做文章毒到皇帝的概率会远远高于在饭菜里做文章。不过无论是皇帝还是谁,一旦有人吃了食物出了事,送食物的人是什么下场可想而知;所以送食物的人会万般小心,不会轻易让心怀叵测的人得逞。
话说回来,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给皇帝食物里做文章的人,往往都是皇帝出事后的既得利益者;而能被人下毒毒死的皇帝往往都是傀儡,比如慈禧毒死光绪,王莽毒死汉平帝等等,这些情况就算有100个试毒太监也没用。
影视剧中的唐中宗
因为这些既得利益者在动手时拥有掌控局面的能力,皇帝死了他们能立马上位,或者拥立傀儡为上位扫平障碍。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选择在皇帝的食物中做手脚,如果心怀叵测之人杀了皇帝,没有接管局面的足够实力,最终就会给他人做嫁衣
比如韦后毒死唐中宗,最后便宜了李隆基;那这种情况下谁会去给皇帝下毒呢?自己不但什么都得不到,还可能会被新皇帝为了正位而诛杀,所以在元明清三朝,文武分离权臣很难出现的时代里,皇帝很难出现被毒死的情况
既然这种情况很难出现,那么清朝自然就不会有一道菜只能吃三口的祖训了,试毒太监也应该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些宫廷传闻罢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2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