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是人祖黄帝之后,殷商帝王之裔,殷末都城朝歌人①。比干生于公元前1109年农历四月初四日②。他曾参与父王文丁政事、辅佐王兄帝乙、为帝辛少师,有“三代孤忠”之誉③。公元前1047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因直谏而被纣王剖腹摘心残害,终年六十三岁④。
上图为位于河南淇县朝歌摘星台景区内的比干公雕像
黄帝五代孙契,助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国于商(今商丘附近),赐子姓。契传十四代到天乙,于公元前1600年伐夏桀而得天下,建立商朝,都东亳⑤。(东亳在商丘附近,早期的西亳在洛阳偃师附近)天乙又称汤,谥号成汤。汤传十代到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附近),史称殷商⑥。盘庚后第八王、五代孙武乙曾一度迁都于沫,到武乙子文丁时,才定都于沫。传至文丁孙受辛中期,又将沫更名为朝歌。文丁帝生三子:乙、箕、干,乙继帝位称帝乙。帝乙生三子:微、仲衍、辛,辛继帝位,在位三十年。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牧野大战”溃败于姬发,帝辛自焚于朝歌城内“摘星楼”上,殷商灭亡。从汤到辛,经十七代王,历五百五十五年⑦。
上图为位于河南淇县境内的朝歌摘星台景区大门
比干幼年聪慧、勤学善思。尚年幼时,就能参议父王文丁国事;及长,又以少师高位辅佐帝乙。帝乙临终时,又受托孤重任,匡扶帝辛。比干从政长达四十多年,在减轻农奴赋税、劳役,鼓励发展农牧,破除巫师迷信,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扩展疆域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上图为帝辛墓,位于淇县城东十五华里的淇河西岸
幼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⑧”。受辛虽是幼子,上有长次二兄,但因一方面其母在生受辛时才成为帝乙“正妃”,另一方面又基于受辛文、武兼备的才干,所以,比干力主受辛继任帝位。
上图为电视剧《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剧照
受辛继位后,在王室重臣箕子、比干、微子和朝中大臣商容等的辅佐下,倾听臣议,力主朝政。特别是对受托孤重任和少师的比干,更是言听计从。所以,受辛继位初期,注意发展农牧业和手工业、铸造业等,并在朝歌西部的太行山深处认真操练兵马,使国富兵强⑨。为完成父王帝乙征讨东夷的大业,受辛将内政委托比干主持,自己亲自率大军东征。由于帝辛的军事才能,赢得了东征的胜利。接着又命太师率兵征伐东北夷族,直达鸭绿江边。当时,殷商成为疆城辽阔、威震海内的强国。民谚曰:“纣王江山,铁桶一般⑩”。可以说,帝辛是中国大统一的奠基人之一。这一切,都是在以比干为核心的文臣武将的支持下完成的。
不幸的是,帝辛在充耳欲聋的歌功颂德声浪中走向了反面。《史记·殷本纪》记述说: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力”,“好酒淫乐,譬于妇人”,“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大军在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
在这种情况下,比干耐心的多次向帝辛讲述先王创业的艰辛,要为政“行仁爱民”,“修正行德”。向帝辛介绍“太甲避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使“百姓以宁”,国势复兴的往事。希望帝辛能像太甲帝一样,洗心易行,保着殷商基业。可悲的是,纣王不但不听比干劝告,反而变本加厉,日甚一日。他一方面大兴土木,扩建离宫别馆,楼台亭谢,酒池肉林;一方面杀九侯,脯鄂侯,囚西伯姬昌?。
他疏贤臣,亲小人,任用好利善谀的费中和恶来,极尽倒行逆施之事。出现了“殷人弗亲,诸侯益疏”,民怨沸腾,众叛亲离的局面。比干见微子逃走了,太师箕子也佯狂为奴。他非常痛切的说:“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比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连三天犯颜直谏纣王。纣王愤恨的说:“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诸?”遂杀比干于摘星楼上,并剖腹摘心。现在淇县城内,上存有摘星楼楼基遗址。后人为怀念忠臣比干,将摘星楼楼基遗址叫做摘心台?。
比干壮烈以死殉国的次年,姬发大举伐纣,在朝歌南郊牧野决战中,纣兵溃败。他逃入朝歌城中,登摘星楼自焚。殷商灭亡。今淇县城东二十华里处淇河西岸有纣王墓,立有历史学家周谷城题写“纣王之墓”四个大字的墓碑?。
比干葬于朝歌南二十五华里的王畿之上。经历代地域变革,现属于卫辉市辖区,在市北十五华里处京广线东侧的比干庙村。历代开明帝王,从周武王、魏孝文帝,直到清康熙、乾隆,都将比干的“犯颜直谏”看成是“忠君爱国”的典范。所谓“谏臣极则”。他们知道像比干这样的忠臣,对国家的兴亡多么重要。所以,周武王封比干墓,魏孝文帝首建比干庙。唐太宗追封太师,谥号“忠烈公”?。唐翰林院大学士右拾遗大诗人李白,在他撰写的《少师比干庙公墓庙碑铭》中评价比干说:“剖心非痛,亡殷为病,公之忠烈,其若是焉,当公尚存,虽观兵孟津,仍羁被西土(指姬发);及公之丧,乃引兵东进。存亡所系,岂不重哉!”
上图为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境内的比干庙
历代将相文人,凡正直爱国者,无不以比干的“忠谏殉国”为榜样。屈原、伍子胥、岳飞、文天祥等,都对比干十分尊崇。明代嘉靖时,卫辉府同知通政司右参议斐骞,在他撰写的《重修太师殷比干墓碑记》中说:“万世为臣者,若欲尽忠死节,当以比干为宗师?。”
比干殉难时,儿子坚逃入朝歌西郊的山林中(即今淇县城西太行山余脉一带),遂改为林姓?。周武王克殷后,在朝歌命封比干墓,又在山林中找到林坚,封为大夫,食邑博陵?。因此,比干为林姓宗祖,林坚为得姓始祖,朝歌(今淇县)是林姓宗族发祥纪念地。
三千多年来,林姓一族,迄今蕃衍二千多万人,播迁国内外?。包括朝歌在内的今河南北部、河南南部以及相邻的山西东部山区,是林氏族人最早的蕃衍生息之地。因周代初期这一地区处于故河水(今黄河)的西河和注入西河的淇水(今淇河)之西,族史上将这在这一地区蕃衍生息的最早林氏族人称为“西河林氏”?。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林氏族人有林坚、林载、林光、林苌、林翊等。以后逐步向齐鲁扩展,形成“济南林氏”,载入史册的有林回、林类、林放、林皋、林尊等。继而向安徽、江苏播迁,形成“下邳林氏”,最负盛名的有林礼、林颖、林懋等。以林闾为代表的一支林氏族人,经汉中向西南成都一带发展,形成“成都林氏”。
东晋以后,随着林禄进入闵地,在福建沿海地区发展蕃衍,形成以林禄、林披、林蕴等为代表的“闽南林氏”。唐代中晚期,河南固始一些林氏族人随军进入福建,使林姓族人在福建成为人数最多的姓氏(21)。宋元之后,福建林氏族人逐渐向广东、广西、海南扩展。到明清之时,林姓族人一方面从沿海的南方地区进入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并逐步播迁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也因经商、做官、带兵征战又迁回内地各省区。
三千多年来,林氏宗族历代名人辈出。明世宗在林氏家谱上,题赠御诗一首:
林氏富贵腾中华,三状四眼五探花;
六会七解八宰府,九尚十世作行家。
进士二百腰金带,举人一千帽乌纱;
贡监生员难屈指,郡州府县水推沙。
以“义、烈、忠、孝,诗、礼、友、信”为家范的林氏族人,弘扬比干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亿万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文明进步,将孜孜不倦的作出更大的卓越贡献。
鹤壁市朝歌林氏宗亲会暨林坚学会会长
裔孙 林凯山 敬撰
一九九四年十月五日初稿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二十日据《夏商周年表》修改
殷少师、唐谥太师比干公传注
① 殷末纣王都城朝歌,在纣王之前原地名为沫邑。纣王中期因城西有朝歌山而更名朝歌。春秋时改名朝歌邑,汉晋时置朝歌县。唐宋时改名卫县,元代时因境内的淇水(今淇河)而置淇洲,明洪武年降淇洲为淇县,清代和民国直至今日仍为淇县。但朝歌地名,迄今仍在群众口头流传。
②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推定的《夏、商、周年表》,殷商始于公元前一六〇〇年,终止于公元前一〇四六年。按《史记·周本纪》和比干庙中现存的明代弘治十一年“重修比干庙碑记”记载:“比干死后一年,武王伐纣”推断,比干应殉难于公元前一〇四七年。为了沿袭族人祭祖习惯,不使现存族谱有较大的变动,仍将比干享寿六十三岁和农历四月初四是诞辰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是殉难日保留下来。如此考虑,比干应诞生于殷帝文丁四年,即公元前一一〇九年四月初四日(文丁在位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十一年),殉难于殷帝辛二十九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元前一一四七年,帝辛在位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三十年)。
③ 此碑现存于比干庙中。
④ 参看《西河九龙族谱》《睢阳林氏家谱》。
⑤ 《夏商周纪年表》推定夏朝为公元前二〇七〇年到前一六〇〇年。
⑥ 《史记·殷本纪》中注释说,盘庚迁殷到殷亡,从未迁都。但这与周武王伐纣,兵进至朝歌,纣王自焚,殷亡的史实不符。古代使用刀枪等兵器作战,如当时殷朝都城在现今的安阳附近,距离朝歌还有约一百五十华里,周武王必然进兵殷都,而不会从朝歌直接收兵西去。
⑦ 新推出的《夏商周年表》写明:商代始于公元前一六〇〇年,止于公元前一〇四六年,共计五百五十五年。
⑧ 《史记·殷本纪》
⑨ 现在淇县城西太行山余脉中,有殷末纣王练兵遗址《纣王殿》,传说纣王在此练兵十二年。
⑩ 河南地区,尤其是淇县一带流传的民间故事,“殷纣王江山,铁桶一般”几乎是家喻户晓。
? 参看《史记·殷本纪》
? 参看《史记·殷本纪》
? 《史记·周本纪》记述说:“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至商国”,注释《正义》“谓至朝歌”。上下文联起来,显然是说“鹿台在朝歌城中”。但现存于鹿台遗址在距县城西十五华里的太行山余脉金牛岭中。而今淇县城内,只有“摘星楼”遗址,因此,太史公可能将摘星楼误写为鹿台。司马迁写《史记》一书时,距殷末已一千多年,当时的资料和调查研究条件极差,太史公虽然书写极其认真,但出现少量差错实属正常。这样分析,比干剖腹摘心处,也是纣王自焚身亡处。
? 民间故事传说纣葬于淇河深潭中。现在的纣王墓在淇河西岸,呈长冢形。北去十余米,有一小冢,传说是妲己墓。
? 比干庙中,还有元仁宗碑、明孝宗碑、清乾隆碑等重要文物。
? 此碑在《比干与林氏》一书中,被称为“林氏姓源碑”吗,碑文中有“比坚,比干子也,逃匿林谷,窃林为姓,武王封为河清公”一句记述。碑文中也没有“甫孕三月”的说法。
? 参看《元和姓纂》书中的“林”姓一节。包括《元和姓纂》在内的唐宋以来的一些姓氏专著,称王姓中最多一支族人和孙姓中的一支族人,也是比干后代。但迄今没有见到哪一步王姓家谱或者孙姓家谱记载是比干后代,这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 博陵在今河北省的古冀州地,又称博陵邑。此后,历史上又在这里设“博陵国”,“博陵郡”。在今河北安平、蠡县一带。
? 有说现在林氏人口有七千万,这种说法过于夸大。
? 国家组建的“中国历史地图”编写组编撰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中有一张殷末周初地图,图中显示,古河水在朝歌附近分成两条南北流向的支流,称西河和东河。朝歌恰在西河之西。当时的淇水(今淇河)也在朝歌东边注入西河。
(21).现在福建的“陶江林氏”、“廉江林氏”、“控鹤林氏”、“福全后安林氏”、“六桥林氏”都是唐代中晚期进入福建的林姓族人后代。
林凯山自注于河南鹤壁,仅供参考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因作者年事已高,此处通信地址略去。
林凯山简介:林凯山,男,1933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初六)出生于河南扶沟县林湾村,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曾任职于贵阳医学院,后任职于鹤壁矿务局中学。现任职河南《中原客家研究会》理事。《鹤壁市地方史志协会》理事,《淇县姓氏文化研究暨旅游资源开发》顾问,《淇县古都学会》顾问。主要贡献: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优秀辅导员。对中学化学和教学,撰写过多篇论文。1993年4月在鹤壁市党政领导支持下,组建“鹤壁市朝歌林氏宗亲会暨林坚学会”,被选为会长,理事长。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和振兴地方文化、经济做了不懈的努力。
论文撰写:在河南《豫闽台姓氏源流》一书选登一篇,《淇县古都学会会刊》发表一篇,福建福州《林氏研究》发表两篇,惠安《闽林》专刊发表四篇,泉州《比干文研》发表三篇,《海内外林氏源流》一书选登三篇,贵州华节《林氏宗谱》选登三篇,《林氏族谱》选登五篇,广西北流市《林氏长山世谱》选刊二篇。广东陆丰《长林丰采》选登三篇,台湾《苗栗市斗里世代林氏族谱》选登三篇,被聘请为广西桂林《林氏宗谱》编辑顾问。主编了参加菲律宾召开的第四届“世界林氏恳亲大会”宣传册和淇县小滹沱村《林氏家谱》。主要著述:参编《高中化学学习指南》,论文“注意化学题中的隐蔽条件”选入《高中化学解题思路与方法》一书:“关于结晶水合物的计算”、“溶液概念浅析”发表表于河南《教学通讯》,“关于盐酸的讨论”发表于《煤炭普教》。哲学论文:“自然循环”、“人类的归宿—统一论”,“世界上无鬼神论”;族史论文:“殷末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世界林姓发祥地”;“世界林氏源流和豫闽台亲缘关系”;“先贤林宝和他的元和姓篡”,“先贤林放与孔圣”等,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和在书刊上发表。
社会影响:国务院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编印的《中国专家大辞典》第8卷1457页和《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第1067页,《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都介绍了本人事迹。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编辑的《中华名人格言》卷三第185页649页和810页选入格言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