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正是解放战争期间,全国各地都在发生战争,对此延安成立了慰问团,他们主要负责对各界进行慰问。
有一天,慰问团前往吕梁前线慰问部队,期间也统计着牺牲的战士们,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不能委屈了烈士们。
然而随着慰问的进展,慰问团的同志们得知了一个特殊情况,年仅16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匪军抓捕后坚决不从,最终壮烈牺牲。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人想为刘胡兰烈士立一块石碑,于是想请慰问团副团长张仲实写碑文。
面对村民的要求,张仲实觉得自己不合适给这样的英雄写碑文,应该请中央的同志,于是找到了任弼时。
原本张仲实想请任弼时写,但后来毛主席知道了这个事情,于是决定为这位16岁小同志写碑文,于是就有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其实毛主席给很多烈士写过碑文,他们是国家的英雄,是新中国的功劳,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他们。
然而到了1956年的时候,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准备修建一座纪念碑,是为了董存瑞烈士而建的。
想到董存瑞烈士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于是县委的工作人员认为要找中央的人来写纪念碑题词,随后便有人提议毛主席。
不久之后,这封申请信就放在了毛主席的桌子上,但意料之外的是,向来随和热心的毛主席竟然拒绝了,这是为何?
提起董存瑞,就不得不提他的外号“爆破英雄”,曾在战场上拿着炸药冲锋,与雷锋、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一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象征。
在1948年5月的时候,董存瑞参与了解放河北隆化县的战斗,那个时候的他年仅19岁,正是大好年华。
当年敌军把一座桥改造成暗堡,用重火力扫射,如此一来我军就无法进攻,一度陷入了困境,这样的场景也多次出现在影视剧里。
眼看着无法前进,董存瑞看了一眼暗堡,随后又看了一眼炸药包,随后拿着炸药包就冲了上去。
看着董存瑞冲了上去,战士们也开始火力掩护,就这样冲到了桥下,当即拉燃导火索,炸药击中了敌人,而他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董存瑞就这样的牺牲了,介于他的英勇事迹,部队追认他为战斗英雄,甚至连部队也改成了“董存瑞班”。
而后来随着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董存瑞的事迹,之后他牺牲的地点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隆化县人民为他修建了烈士陵园。
当时全县人民都加入到修建陵园的工作中,其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但中央却一直没有消息,因为需要中央领导的题词。
直到1957年2月,有关负责人再次催促,而这次中央题词发了过来,其中字字工整遒劲,入纸三分。
但看到最后的时候,却发现了问题,落款处写着“朱德”两个大字,而非毛主席,对此负责人问道:“怎么是朱总司令的题词?”
随后得到的答案是毛主席拒绝为董存瑞题词,因此才找了朱总司令,但这就很奇怪了,毛主席多次给别人题词,怎么就不给董存瑞题词呢?
后来中央方面也给出了解释,甚至还拿刘胡兰和董存瑞做对比。
原来在毛主席看来,董存瑞是军人,而刘胡兰是群众,毛主席可以为群众题词,但军人的话由朱总司令更为合适。
听到这样的回答,群众也明白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这是对英雄的尊重,还是毛主席想得周到。
也就是说,主席不给董存瑞烈士题字,反而是对董存瑞烈士的尊重。
1957年10月18日,由朱德元帅题词的“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八个大字镶嵌在了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1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