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主流价值为光,解读“济南故事”,解码C位新闻。爱济南客户端推出“追光”栏目,发挥新型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创新性,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紧要处、关键处、动人处,推出一批“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全媒体作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迈”与您一起阔步前行。
从获得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到年初国内第二张基因编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发放,舜丰生物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产品进入产业化应用快车道;
从首个区块链技术安全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区块链技术安全框架》发布,到助力济南市建设“数字济南”安全底座,山东区块链研究院在底层链性能、安全等方面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从搭建“政法智能中台”每日处理矛盾纠纷上千件,到打造“数智交通·绿波城”,神思电子AI技术正助力城市智慧建设......
3月27日,在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部分区县政府和企业、驻济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代表纷纷交流发言,介绍科研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听完代表发言,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西武在大会作报告时表示,“要扎实做好济南发展新质生产的文章,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主导引领作用。”
莺飞草长,青绿复萌。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热词汇。“项目为王”,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放眼望去,济南大地正“创”意频现,向“新”而动。
布局定位“准”
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回顾2023年,数字胜于雄辩,济南科技创新成绩实属来之极为不易。总体实力进位赶超,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榜单中居第32位,较上提升4个位次;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排名第15位,均较上年提升1位;技术合同成交额等12项重要指标居全省首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据了解,去年以来市委书记刘强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批示达到30次;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去年10月份专题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创新链要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等具体要求。
从“跟跑”到“领跑”,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正逐步由大规模建设转向正常科研管理,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正式获批,省、市各类实验室和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加速集聚。“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纳入鹏城实验室创新体系,历城区获批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2家市重点实验室。”历城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高博介绍说。2023年济南市新增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总量达到75家。
今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全面推进科教强市人才兴市,努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无论在广度、深度、速度、精度上都呈现加速度跃升趋势,这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定方位、抓关键,2024年济南市科技工作将推进实施“1643”工作体系,即:锚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核心目标,着力抓成果供给,打造科技创新策源高地;抓项目策划,加强科技项目建设招引;抓转化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抓主体培育,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抓创新生态,全力提升双创孵化能级;抓前沿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赛道。坚决做到强化党建引领、化大局观念、责任担当、机制保障,全面提升创新、专业、执行能力。在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征程上,迈出更有底气的坚实步伐。
攻关目标“实”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蹲得深,爆发力才强;助跑快,才能跳得更远。
电磁橇轨道全面建成并保持电磁推进吨级物体运行速度世界纪录、国际先进水平的放射性药物转化平台在国内率先建成、新原理宽速域空天发动机获国家部委重点项目支持、超高速惯性储能脉冲发电系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济南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山东高等院启动建设低温超导测试平台,实施各级科研项目38项;济南超算中心在全球高性能计算大会发布的最新存储系统IO500榜单中夺冠;区块链研究院开发完成隐私计算平台4.0版本,11项性能测评项目超越全国历史最优纪录。
除此之外,舜丰生物突破基因编辑“卡脖子”技术,连续取得2张基因编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齐鲁制药1类创新药—伊鲁阿克片成功获批上市,累计完成或正在进行临床阶段的1类新药达到42个(类);全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成功发布,在全国首批8个碳监测综合试点城市中率先完成网格化监测系统建设、升级与业务化运行。
“今年1月,我们再次获得长童期大豆,也是国内第二张基因编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我们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已经位居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水平。”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说。
从当前局势来看,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提到,济南科技工作将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的引领支撑作用,聚焦全市主导标志产业链群,扎实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多层级实验室体系、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聚力打造一批标杆型创新平台。
特别是当前,济南市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在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产业新领域加快孕育潜在新质生产力,为广大企业和高校院所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空间和无限潜能。
攻关能力“强”
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之中,人才是最具创造力的引领性因素,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力量。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与山东大学共建济南晶谷研究院,推进山东大学地下工程灾控与智能建造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推动济南市、山东大学和山东能源集团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
种好政策“梧桐树”引来人才“金凤凰”。济南修订升级“新高校20条”,安排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推动驻济高校院所开展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共实施项目117项。有效促进技术合同交易,积极规划山东科技大市场,成功举办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暨资本对接活动;聚力做优做强黄河流域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平台,挂牌项目472宗,成交金额2.72亿元。科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累计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323家,高企总量预计突破6900家。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成效凸显,邀请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揭榜18项。
专注科研、聚焦主业,是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答题”。
高校、科研院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主体。“山东建筑大学现有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19个,其中国家级序列平台‘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已建设,实现了重要科研平台学科全覆盖,《Nature》及其子刊论文发表并取得新突破。”山东建筑大学李秀领介绍。
向科技人才创新要新质生产力,据介绍,全市科技工作将持续推动省市区三方共建山东科技大市场,健全技术需求库和科技成果库,组建成果转化服务专员队伍,对接山东大学、齐鲁工大(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等13家高校院所,常态化开展成果挖掘和转化服务。推进济南晶谷研究院等中试熟化基地建设,畅通成果转化通道。支持高校院所建设2—3家概念验证中心,力争建设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5家,备案省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布局定位上要“准”、攻关目标上要“实”、攻关能力上要“强”,如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现代化建设成为一道必答题,科技攻“尖”产业向“新”,在万物萌发、欣欣向荣的沃土中,济南科技将为强省会建设注入更多智慧力量。(爱济南记者:梁瑞馨)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