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翟俊杰导演推杯换盏聊《血战台儿庄》“王铭章”殉国桥段

沧浪谈事2024-05-29 11:32:30  88

二十年前,郁闷的浪哥,一时脑子发热,噗通一声去趟浪水了。

因为“泡坛子”发酸汤文,有幸结识了焦波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眉来眼去”,浪哥背起行囊,去了帝都。

那时焦波先生,正踌躇满志要把《俺爹俺娘的故事》搬上荧屏和银幕,需要一个文案,焦波先生邀请我去试试“执笔”。

浪哥虽然在一个不在线的鸡不拉屎的小城文字圈,浪得一点儿虚名,但要是专职码字,还是心里没底,毕竟自己专业是“玩钱”,舞文弄墨是业余爱好,拿业余爱好当饭碗,我怕那碗成了洪七公弟子们的饭碗。所以最初就和焦波先生说好,如果能执起笔,我就做下去,拿不动双方及时分手。

浪哥当时还有颗骚动的心,想着自己既然投水趟浪水了,那就“浪一浪”。

最初的工作还算顺利,根据焦波先生口述的往事,我写了一些文字,同事们看后评价:焦老师的文字和照片需要结合起来看,浪哥的文笔,只看文字也能读。呵呵,这是同事们给面子,而已。

焦波先生那时正忙着联系编导。有一天临近中午,对我说约了翟俊杰导演吃饭,让我去作陪。焦波先生问我是否知道翟导,我笑曰,相比较我大学读的专业,我更喜欢历史、军史,对现代革命战争影片,看过许多,翟导大名,当然知道。

跟翟导在一个小馆子见的面,浪哥虽然读过书,但毕业时错误的选择和刚参加工作时的蠢萌,最后我落草于一个帝都二十四环的小城,最终成了坐井观天客,所以见到翟导这样的大人物,非常拘谨。聊了一会儿后,翟导看出我的紧张,笑道:随意点儿就好,一听小焦说你八十年代读的北不开,我很佩服的,农村孩子考上总理母校,端的有才气。

饭菜也比较简单,因为是中午,几个人只是小酌几杯啤酒,大家都知道彼此诉求,初次见面,只是聊天。

最初的话题就是“孝”,我们聊了翟导带着母亲出去拍戏,聊了焦波先生的“俺爹俺娘”,浪哥也说了今生孝道的憾事就是毕业那个月父亲离开了我。翟导一句感慨让我们沉默片刻:这人啊,最大的幸福就是回家后,喊一声“娘”,还有人应“回来啦小儿”。

最后聊起影视,我对翟导说,读大学时看《血战台儿庄》,还是周末在学校广场看的露天电影,从正面角度拍国民党军队抗日,该是第一次吧。

说起电影,翟导兴致盎然:你看看我,在想想电影,看出啥来没有?

我看了看:翟导,不用细想,我知道了,您在电影里是“王师长”。

翟导哈哈一笑:好眼力、好记性啊。

浪哥心中自叹:这辈子,基本是“瞎子、傻子”,只是有个好记性。

翟导问:还记得王铭章将军牺牲那个桥段吗?

焦波先生和我哈哈一笑:当然记得,那眼神、那动作,传神啊。

翟导喝了一口酒:饰演王铭章将军,我是“临时补缺”,吸烟、眼神特写,是我自己加上去的,就是通过动作、表情,让小鬼子明白,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视死如归的军人;中国军人,最不缺的就是以身殉国的精神;死都不怕,还会怕你们这两脚兽吗?

那天饭后,和翟导合影留念,还要了个翟导的签名。

虽然趟浪水的浪哥曾几近呛死,和翟导的留影、翟导的签名,也被斥责我狐打狗干的人扔不知哪里去了,但那顿饭、那些话,始终记忆犹新。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视死如归的军人;中国军人,最不缺的就是以身殉国的精神!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942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