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毛主席接见末代皇叔载涛,说道:“去看一看你的侄子吧”。
这位载涛,来头不小,他姓爱新觉罗,曾任清朝禁卫军统领,是光绪的亲弟弟,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
此时,新中国冉冉升起,欣欣向荣,哪里还有什么皇帝皇叔,溥仪正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学习改造。
毛主席让载涛去看看溥仪,叙一叙叔侄情谊,令载涛倍感温暖。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让载涛入职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成为了一名新中国军事干部。
那么,毛主席为何对一位昔日的王爷青睐有加呢?究竟发生了什么?
能让毛主席刮目相看的人,必然有着高洁的人品,载涛就是如此。他是晚清“最后的傲骨”。
载涛出生于大名鼎鼎的醇亲王府,他是光绪帝载湉和摄政王载沣的亲弟弟,也是溥仪的叔叔。
年仅5岁的溥仪继位后,父亲载沣封摄政王,皇叔载涛被封为军咨大臣和禁卫军训练大臣,执掌军令,位高权重。
禁卫军的职责是保卫皇权和京城,溥仪年幼,载沣能把兵权放心交给载涛,可见对弟弟的信任。
可惜的是,此时的清政府朝不保夕,这位清朝禁卫军统领从掌权起,直到王朝覆灭,都没有出兵打过一次仗。
辛亥革命后,大清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起初,靠着“清室优待条件”,载涛就在府邸里养花养鸟养鱼,闲暇时赛马骑车,乐得做一个闲散富贵王爷。
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优待条件作废,皇室贵族们彻底失去了生活来源。
这可把公子王孙愁坏了,金山银山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载涛也不例外。
为了生活,他变卖了奢华的涛贝勒府,购置了一座胡同小院,从此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前半辈子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王爷,竟也要精打细算过起寻常百姓的日子,即使如此,载涛也不曾想过卖国求荣。
1932年,在日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之下,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前清遗老遗少们纷纷倒戈,前往伪满洲国,争相抢着当老爷少爷,只有载涛不为所动。
溥仪非常依赖这个皇叔,几次派人赴京,劝载涛来东北任职,每次都被载涛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我誓死不当亡国奴!”
到了抗日战争快结束时,载涛的老朋友王揖唐来希望他再次出山。
这个王揖唐时任日伪政权高官,此次登门拜访,他用高官厚禄诱惑载涛,希望载涛为日本人效力。
载涛面不改色,淡淡回绝道:“王兄请回,我可坐不惯日本人的小轿车,还是骑自行车自在。”
载涛宁可清贫,也不愿踩踏国土尊严换取荣华富贵。最拮据的时候,载涛还摆过地摊。
起初,载涛的夫人放不下面子,提出反对。载涛却说:
“不卖东西,我们吃什么喝什么?这一不偷,二不抢的,有何可耻之处?”
人在落魄时,面对诱惑,还能坚守民族大义,还能保持浩荡气节,是难能可贵的,载涛就是这样一位有民族气节的人。
若非生于晚清,载涛或许也能大有一番作为。不过,他很快迎来人生的转折点——新中国诞生了!
生活在新中国的载涛,即将迎来为国效力的机会,究竟发生了什么?
1955年,毛主席接见清朝禁卫军统领载涛,对他说:“去看看你的侄子吧”。
爱新觉罗.载涛,是货真价实的前清王爷,他是光绪的亲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
此时的溥仪正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而他的叔叔载涛已成为新中国的高级军事干部,这是怎么回事呢?
1950年6月,载涛在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召开期间,见到了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亲切地与载涛握手,带着歉意说:“载涛先生,您代表着满族几十万人民呐,差点把您给忘了”。
原来,在会议召开前夕,李济深向周总理提议,邀请载涛作为民族代表出席,周总理觉得可行,欣然同意,这才有了此番会面。
会上,周总理邀请载涛提出议案,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
面对中国政府的信任,载涛心怀感激,又十分惶恐。他赋闲多年,生怕不能为国效劳,于是找到李济深求援。
李济深一语点醒梦中人:“这个简单,你懂什么,就提什么,别忘了,你是懂马的行家。”
一句话彻底勾起了往昔岁月的回忆,载涛爱马,天下皆知。
载涛十几岁时就精通马术骑射,还去法国骑兵学校进修过,与其说马术是一门学问,不如说马术是载涛的终身爱好,他嗜马如命。
一匹马拉到面前,载涛一眼就能分辨出这匹马的年岁和品种,是耕马,驮马还是骑马,载涛的判断从未失误。
在改良马种方面,载涛也是专家,放眼全国,一时还真难挑出比他更懂马的人才。
载涛也没有想到,养马这种富家子弟的爱好,竟然还能为国出力。
经过深思熟虑,载涛认为,我国地大物博,交通运输多倚赖马匹,至于军事后勤,则更离不开马力的支持。
因此,他决定将马匹用于军事领域,很快呈上了一份“改良马种,以利军用”的提案。
周总理对此项提议高度重视,转呈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后,也觉得耳目一新,国内的军马管辖确实是块空白,于是批示成立军马局。
军马局隶属中国炮兵司令部,就这样,载沣获得了工作,担任炮司马政局顾问,成为了一名新中国军事干部。
载涛不再是闲人一个,他成为了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时,载涛与毛主席素未谋面,但是毛主席却十分欣赏载涛的才华,更是从提案中,敏锐捕捉到载涛深埋心底的爱国之心。
因此,毛主席才放心将军马事宜全权交由载涛负责。
载涛对毛主席的知遇之恩更是感激涕零,于是提笔向毛主席写信,表达感恩之心。
1955年7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期间,载涛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毛主席说的话,做的事,更是让载涛感念终身。
究竟发生了什么?
1955年,毛主席接见爱新觉罗.载涛,对他说道:“去看看你的侄子吧”。
此时的载涛不是皇弟皇叔,不是前清的闲散王爷,不是晚清禁卫军统领,而是新中国炮兵司令部的一名干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公民。
而他的侄子爱新觉罗.溥仪,此时还在战俘管理所接受改造,叔侄一别多年,境遇天壤之别。
毛主席的关怀让载涛如沐春风,他深深折服于领袖的人格魅力,更将毛主席视为知己。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为了不辜负国家的信任,载涛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花甲高龄的他每天踩着自行车去上班,风雨无阻。
必要时,载涛不顾年事已高,不怕舟车劳顿,在全国各地视察军马生产,传授改良马种技术,为新中国建设发光发热。
即使再忙再累,载涛在拿到工资后,也不舍得花,而是用于购买国家公债,或是捐款。不久后,载涛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一天,正在开会的载涛接到家中来电,说房子塌了,漏了一个大窟窿,让他回来修房子。
载涛挂了电话,匆匆忙忙请假回家,同事问起原因,他打趣说:“天公不作美,我家破了个大窟窿”。
说是回去修房,可是载涛哪里有钱补修房屋,只能将就着住住,打算过段时间再说。
这件事后来被毛主席知道了,了解情况后,毛主席对身边人吩咐道说:“从我的稿费里出钱补贴,给先生修房子用”。
这笔钱由章士钊亲手送到载涛手上,载涛又惊又喜,一个劲地表达感谢。
毕恭毕敬送走章士钊之后,载涛再次提笔,向毛主席写信致谢。
1955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经过周总理引见,载涛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与之亲切握手,寒暄几句后,毛主席表示,听说溥仪最近学习得不错,让载涛带上家人去看看侄子。
毛主席一句话说到载涛心坎里去了,溥仪是载涛看着长大的,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溥仪犯了糊涂,载涛也是恨铁不成钢。
即使如此,载涛还是放不下叔侄情谊,又不好开口言明,毛主席就恰合时宜地提出探监,这是解了亲情的相思之苦。
一直以来,载涛志存高远,心怀家国天下,可惜清王朝不争气,让这个禁卫军统领报国无门。
毛主席洞悉了载涛的内心,让他在新中国的炮兵司令部大展拳脚,这是知遇之恩。
毛主席的宽容大度,体恤人心,让载涛倍感温暖,又钦佩不已。
此前,二人鲜有交集,毛主席却总能洞若观火,这让载涛发自真心地感叹道:知我者毛泽东也!
会后不久,北京市人民政府派专人负责安排载涛一行人赴抚顺战犯管理所探监事宜,载涛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载涛总是对人说:
“我是打算隐居的,就这么了却余生。但我没想到,毛主席,周总理和中国政府不嫌弃我,给我工作,让我发挥专长,还有工资,生活也有了保障,这在旧社会是无法想象的。”
1956年3月,在政府的安排下,载涛携两个侄女,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看望正在接受学习改造的溥仪。
此时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天下旧貌换新颜。叔侄二人再见面,互诉相思离别之苦,哭得泪水涟涟。
载涛转达了毛主席,周总理的关心,讲述了新中国对爱新觉罗家族的宽容与照顾,溥仪听后,悔不当初,表示会认真接受教育,重新做人。
生于帝王之家,是载涛和溥仪的宿命,但在国家危难之际,有人捍卫国家尊严,有人甘当亡国奴,这是个人选择。
当新中国浴火重生,毛主席不会埋没任何一个爱国人才,也给予犯错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正因这份胸襟和智慧,中国才能天下大同,国泰民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