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承泽12岁那年,庆帝便赞誉他才德兼备,13岁时,他即被封为王,14岁赐予宫外府邸,以便他广泛结交朝廷重臣,15岁,他已涉足政事,这在二皇子之前,唯有太子才能享有的待遇。
庆帝对李承泽的偏爱,显然超越了太子,李承泽的母亲是备受尊崇的淑贵妃,且出身于京都显赫的名门望族。
而李承乾虽然坐拥太子之位,母亲是当朝尊贵的皇后,与太后有着血脉相连,但他曾因贪污四十万两白银而惹祸,最终由太后出面弥补了亏空,对他宠爱有加。
尽管皇后和太后为李承乾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但他的影响力仍不及李承泽,皇后家族的覆灭,使太子的地位变得复杂,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因为这意味着庆帝不容许任何外戚势力凌驾于朝政之上。
在庆帝的五个儿子中,李承泽最像他,却也只是庆帝刻意让太子面对的试炼“磨刀石”。
他明白,如果不奋力争取,处境将更为险恶,因此,他决定迎难而上,捍卫自己的母族与生命:“我既要保护母亲,也要保全自身。既然他逼我竞争,我便要让他见识我的决心。”
庆帝对二皇子的赞赏,让年仅13岁的太子心存嫉妒,目光中充满了怨恨,尽管二皇子才华横溢超越太子,但由于母族势力过强,登基之路似乎从一开始就遥不可及。
然而,若非庆帝当政,二皇子或许会放手一搏,到了庆历七年,李承泽因叛逆败露被囚禁宫中,失去权势后,他选择以自我了断的方式结束生命。
二皇子通过范闲传递给庆帝一封遗书,内容仅为“鳏、寡、孤、独”四字,寓意深远。
实际上,庆帝并未打算置李承泽于死地,但李承泽不愿成为被碾磨的工具。庆帝从未有过更换太子的念头,然而太子对此深感不安,他清楚自己面对的是父皇精心设置的强大竞争对手,先是二皇子,接着是范闲。
从父亲的庇护开始,李承泽便明白自己的角色——为太子磨砺剑锋,相比之下,李承乾未能察觉到庆帝的苦心,太子对庆帝的不信任,实属情理之中。
庆帝深知自己的性情并非宽厚,他在众多子嗣中,虽然太子并非最聪明,却是最善良的那个。
李承乾曾有两次可以扭转局势的机会,但他未能把握,他曾险些即位,却因文臣的反对而将他们囚禁。若他能狠下心来,除掉所有反对者,皇位早已落入他手。
在太子和范闲的较量中,太子曾一度占据了上风,但就在关键时刻,范闲却靠皇后的庇护和太后的支持,硬生生地抵挡住了太子的攻击,逼得太子不得不退让,错过了大好的机会。
太子的仁慈,这时候看起来,似乎成了他的软肋,庆帝对太子的善良本性是疼爱有加,但同时又希望他能成为一个铁腕的君主。
作为南庆的帝王,也是四大宗师中的佼佼者,庆帝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可是深不可测。
所以,庆帝早早地把二皇子和范闲从继承人名单上划掉了,二皇子背后有京都旧贵族的撑腰。
而范闲呢,虽然是私生子,但他有户部尚书范建这个养父,有当朝宰相林若甫这个岳父,还有陈萍萍院长和五竹这样的强大支持者,只要他愿意,这些人都能帮他登上皇位。
因为这些原因,庆帝当然不会把皇位传给范闲,庆帝自己就是一位城府极深的智者,他能够坐上这个皇位,叶轻眉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想当年,是叶轻眉一枪解决掉了他的竞争对手,虽然表面上看是太后和皇后联手,但实际上都是庆帝在背后操纵。
叶轻眉死后,庆帝以复仇为名,干净利落地清洗了太后的家族。
庆帝虽然是四大宗师之一,但他对这个名头并不感冒,他觉得如果没有四大宗师这个束缚,他早就统一天下了。
庆帝的强大实力和他的野心是相匹配的,只可惜,他的好奇心太重了。
陈萍萍的散弹枪没有让庆帝丧命,在顶峰对决中,范闲面对庆帝时毫无还手之力。
那时的范闲已经掌握了霸道真气、天一道、四顾剑法、流云散手,还有五竹的武学精华,但就算这样,他还是打不过庆帝。
后来,五竹闯进皇宫刺杀庆帝,范若若用手枪打断了庆帝的手臂,范闲也使出了全力,但就算他们三个人联手,庆帝虽然受了伤,却还是没能被击败。
最后,庆帝因为好奇心太重,揭开了五竹的面纱,结果遭到了激光攻击,化为了灰烬。二皇子一开始并没有想要争夺皇位,但庆帝把他逼得无路可走,他只能放手一搏,他原本是个爱好诗书的才子,喜欢沉溺在红楼的世界里,只可惜命运弄人,他的父亲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
皇后知道庆帝没有换太子的意思,但她担心李承乾的对手太强,万一有个闪失就完了。李承乾原本有望成为一代仁君,却因为宫廷斗争而走向了悲剧。
庆帝身为四大宗师,心里却对四大宗师这个身份并不认同,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个身份的束缚,他早就轻松统治天下了。
庆帝的强权和野心是一致的,而他的好奇心,最终成了他败北的关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