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快递业超级大国,2023年快递业务量1320.7亿件,约占全球总量的6成以上。
快递业务持续增长,月均百亿件。随之攀升的是行业碳排放。
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2022年碳排放总量超5500万吨CO2e,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5%。
虽不是碳排大户,但增速较快。“双碳”背景下,国内快递业亟需逐绿而行、“零”跑未来。
为了解国内快递企业碳排放情况,小钻锋梳理了主流快递企业的碳排数据、减排目标及路线等,为企业“脱碳”提供参考。
本次主要分析已披露2023年碳排放数据的7家头部企业:顺丰、中通、韵达、极兔、申通、德邦、京东物流。(邮政、菜鸟、圆通等未披露数据。数据统计口径等特别说明,见文末)
一、龙头顺丰不“绿”?
主要从碳排放总量、范围1-3排放量、单位营收排放强度、单件包裹排放强度四个指标进行分析。
1.碳排放总量
行业巨头顺丰无疑是碳排放“大户”。
从范围1-2看,2023年顺丰(不含嘉里物流)碳排放总量为411.8万吨CO2e,是京东物流的1.5倍,远超其他企业。如果纳入嘉里物流的排放量,顺丰控股总量约442万吨CO2e。
在范围1-3排放上,仅从表格数据看,顺丰2023年碳排放874.9万吨CO2e,低于京东物流。
但如果把嘉里物流碳排数据统计进去,顺丰控股范围1-3的碳排放超过1100万吨CO2e,比京东物流多排放约182万吨CO2e。
表:2023年快递企业碳排放总量情况
已有数据显示:
2023年碳排放总量,只有顺丰下降,其余企业均有不同幅度上升。“飙升之王”似乎是京东物流。
2023年,京东物流范围1-3排放量同比上涨近60%。主要因为:
2023年京东物流集团范围3的组织边界由之前的仅含京东物流,扩大到德邦、跨越速运。
碳排放总量与企业规模之间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正相关。
极兔速递是“黑马”。
2023年营收规模仅次于顺丰、京东物流,明显高于三通一达、德邦,但范围1-2碳排放量却明显低于中通、韵达,与申通、德邦相差不大,不到100万吨CO2e,令人诧异。
整体来说,随着快递企业规模上涨,多数企业的碳排放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峰”,总量减排应该被作为长期发展的重要议题对待。
2.范围1-3排放量
除申通、韵达外,已经有5家企业针对范围3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摸排,并披露数据。
表:4家企业范围3核算情况
从碳盘查类别看,目前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上游,但尚未完全覆盖所有。
顺丰、京东物流、德邦碳盘查类别相同。顺丰披露了范围3各类别的具体排放数据。京东物流和德邦仅披露了总量。
极兔尚未对员工通勤、运营产生的废弃物排放等与日常经营场景紧密相关的类别进行盘查。
但这4家企业仍相对领先。而中通快递范围3披露信息较为模糊,主要统计的是包装材料的碳排放。
从不同范围碳排放情况看,范围1与范围3的比重较高。
根据顺丰、京东物流、德邦的碳排数据,价值链碳排放(范围3)占企业总量的50%-70%。
经营碳排放(范围1-2)占企业总排放量的30%-50%,其中范围1排放量要高于范围2。
2023年,多数快递企业范围1/2/3相较2022年,均有不同幅度上升。
顺丰范围3数据上升,主要是2023年新增了类别4的核查,总量超207万吨CO2e。
具体看,顺丰类别4(上游运输及配送)与类别3(燃料和能源相关活动)排放量分别占范围3总量的44.8%、37.9%。
表:2023年快递企业范围1/2/3碳排放量
可见,范围1和范围3是重点的减排领域,尤其是范围3。
范围1属于直接排放,通过能源替代、改变运输方式等,可以快速降低。
但范围3相对复杂,快递企业需要进一步深化与自身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排放类别的核算,扩大范围3的统计范围,提高数据的颗粒度,针对性制定减排策略。
3.单位营收碳排密度
单位营收碳排放是衡量快递企业绿色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从经营碳排放强度(范围1-2)看,顺丰、京东物流单位产值碳排放量下降。
顺丰2023年营收规模略微下滑3.4%,但减排能力大幅提升,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下降近25%。
极兔单位产值碳排放最低,百万营收仅排放15.8吨CO2e。其中一个原因是:
极兔注重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2023年使用近15万兆瓦时,远高于其他企业。
需要强调的是,中通快递单位产值碳排放量最高,落后同行。中通应兼顾规模增长和减排能力提升,尽快提升绿色经营力。
表:2023年快递企业单位营收碳排放强度
从价值链碳排放强度(范围1-3)看,领先企业其实是顺丰。
虽然极兔在范围1-3的排放强度只有26.2吨CO2e/百万元,看起来比顺丰低。但目前极兔对于范围3的排放核查完整性弱于顺丰、京东物流等企业,导致数据偏低。
快递企业在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需要加强碳排放管理,提升减排能力。
4.单件快递排放强度
除了包装等因素外,运输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单件快递的碳排放。
从同比数据看,顺丰、中通、韵达3家企业单件包裹的碳排放强度均降低。
表:2023年快递企业单件包裹碳排放强度
范围1-2的排放强度不能完全反映单件快递的碳足迹,主要参考范围1-3的数据。但由于各企业数据统计尚不完整,无法直接进行有效对比。
从数据相对完整的顺丰来看,其单件快递的碳排放量为730.9gCO2e,比其他企业高。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只看运输方式,顺丰的航空运输量占比远超其他企业,严重影响碳排放。
在各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的碳排放明显高于公路、铁路。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数据,航空件的碳排放为1.46kgCO2e/件,而公路件仅有0.25kgCO2e/件,铁路件为0.11kgCO2e/件。
2023年顺丰消耗的航空煤油就有543万MWh,占不可再生能源的31%;其综合能耗密度92.3MWh/百万元,是京东的2.3倍。
这也是顺丰碳排放总量及碳排密度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运输环节的深度减排,对于单件包裹的碳排放及企业高质量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二、“双碳”壮志雄心还不够
“碳减排”是ESG的重要议题。
以MSCI评级体系为例,物流快递企业“E”维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是“碳排放量”,权重高达18.6%。
目前,被MSCI纳入评级的国内快递企业主要有顺丰、京东物流、圆通、中通、韵达5家。
除了顺丰之外,其余企业在“碳排放量”这一议题表现不好,均落后于同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ESG评级结果。
表:国内快递企业MSCIESG评级与“碳排放”议题表现
同时,在MSCI评价中,隐含升温是一项重要标准,主要指企业碳排放是否符合地球升温1.5摄氏度的控制目标。这一结果主要是基于企业过往碳排放及碳目标路线进行前瞻性预测所得。
从评估结果看,中通快递经营活动的隐含升温为2.7℃,并不达标。其余企业虽然达标,但有踩红线趋势。
无论是顺丰,还是其他快递企业,“加快脱碳”是绿色转型发展绕不开的议题。
然而,与卷价格、卷时效、卷市占率相比,国内快递企业卷“双碳”的力度并不够。
只有顺丰、菜鸟等少数企业已加入到“净零排放”的行动中,展现气候领导力。
韵达、极兔、申通等多数企业尚没有明确、系统性地提出“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计划及行动方案。
表:快递企业“双碳”目标制定情况
在减排目标上,科学碳目标是企业需要遵循《巴黎协定》而制定的减排目标,代表了企业在绿色转型中如何科学管理碳排放,在全球范围内被众多企业所接受。
截至目前,全球邮政物流快递行业已有79家(含未审核通过、被删除等)作出了科学碳目标承诺。
但是,国内快递行业只有3家企业(不含港澳台地区)作出承诺。
虽然京东物流、中通分别在2020年、2021年宣布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承诺制定减排目标。但由于2家企业未能按期通过目标审核,在SBTi官网被标记为“承诺已删除”。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2家企业在完善科学减碳能力、推动减排行动上尚存不足。
顺丰在2021年发布了《碳目标白皮书》,承诺在2030年实现自身碳效率相较于2021年提升55%,每个快件包裹的碳足迹相较于2021年降低70%。
2023年,顺丰加入SBTi并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价值链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体现了公司的雄心,但对于长期如何减排,顺丰尚未明确。
整体看,国内快递龙头企业在减排目标及行动计划上还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性的科学减排目标及实施路线,引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三、“碳”索新路,“零”跑未来
值得肯定的是,虽然多数快递企业并未明确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但是企业们已经普遍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碳”索绿色转型,降低碳排放。
在能源替代、绿色采购、绿色包装、绿色运输、循环利用等各个方面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创新技术,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以顺丰为例,2023年通过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科技应用分别减少碳排放37.4万吨CO2e、54.1万吨CO2e、101.8万吨CO2e。
但这远远不够!
快递物流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更对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仅解决快递包装材料的污染及碳排放问题,都是巨大挑战。
行业龙头需要发挥责任引领作用。“碳”索价值,“零”跑未来,这不应只是顺丰的雄心,快递企业都应具备雄心,加快行动!
*数据说明:
1.顺丰控股:碳排放、能耗密度等数据,如无特别说明的,主要为顺丰集团(不包含子公司顺丰丰豪、新夏晖)、顺丰同城等,不含嘉里物流。
2.京东物流:2023年碳排放数据包含京东物流、德邦、跨越速运等。2022年,由于德邦、跨越速运尚未开展范围3核算,范围3数据仅含京东物流。
3.韵达股份:未披露碳排放总量数据,根据其披露的每百万票碳排放量及快件数推算;未披露范围3数据。
4.极兔速递:仅披露了2023年碳排放数据;范围1/2/3统计范围参见极兔速递2023年ESG报告。
5.申通快递:未披露范围3数据及2022年碳排放数据。
6.顺丰控股、京东物流、德邦股份3家企业碳排放数据,均由第三方机构核查验证,并出具验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