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银行板块如今已有40多家公司。
按照不同类型、地域,我们可以将这40多家银行划分成不同类别。比如按地域,山东、江苏、浙江等上市银行较多的区域,已经可以单独成板块。
这其中最有意思的,可能要数浙江了。
目前,A股共有4家来自浙江的银行:包括浙商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瑞丰银行。
其中有3家进入2023年度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包括宁波银行(19)、浙商银行(20)、杭州银行(26),差距并不大。
但三家银行在经营层面,其实有巨大的差异。
我们把浙商、宁波和杭州三大浙江银行,放在一起比了比,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点。
总资产浙商银行第一,总市值杭州银行或赶超
先来看看基本面。
三家银行中,浙商银行是浙江省内唯一的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最年轻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从规模上来看,年轻的浙商银行远远落后于它的A股同行。2023年,浙商银行的营业收入不足招商银行的五分之一。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放在浙江,浙商银行在资产规模上起码还是领先的。2023年,浙商银行的总资产达到3.1万亿,比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都高了一截。
另外,浙商银行的收入也暂时领先于其他两家。只是近几年来,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的收入其实都在逼近浙商银行。
2023年,浙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只比宁波银行高了20多亿,未来甚至有被赶超的风险。
如果从市值上来看,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规模领先的浙商银行,最新市值(浙商银行AH两地上市,本文参考Wind“总市值1”)不足宁波银行的一半,按照上市公司股权公平市场价值计算,甚至已被同城的杭州银行赶超。
这说明资本市场对浙商银行的认可度,明显要低于另外两家。
宁波银行盈利能力最强,浙商银行大幅落后
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
利息净收入很好理解,就是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非利息净收入则包括多项,比如手续费及佣金、投资收益等。
靠利息获取收入是银行的基本盘。但近年来,银行经营优化的总体方向是发力非息收入,促进收入结构多元化。
非息收入考验银行的客户范围、财富管理规模以及服务质量,某种程度上也是银行经营质量的体现。
从2023年收入结构来看,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都在66%左右,而浙商银行则达到74.5%。
这意味着,浙商银行在收入来源和结构上,还有提升空间。
在盈利能力上,浙商银行同样落后于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
2023年,收入最高的浙商银行,净利润几乎与杭州银行相当,仅有宁波银行的6成。
浙商银行的盈利能力差,主要是其非信贷类资产信用减值损失过高,而这个问题是浙商银行一直以来的老问题,说起来非常复杂。
此前,平安证券曾在研报中分析,2022年浙商银行非信贷类减值损失超250亿,占资产比例近1%,位居股份行首位,远高于其他股份行0.6%及以下水平。
人均薪酬均超50万,浙商全国第6
人均指标是体现银行运营效率的重要参考数据。
2023年,浙商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的各项人均指标差异极大。
人均创收方面,浙商银行最高为278万元,宁波银行最低,仅有210万元。
人均创利方面,杭州银行以1.37万人的规模,获得143亿元利润,人均创利超过104万元。这样的成绩,即便放在全国银行中也毫不逊色。
而盈利水平较弱的浙商银行,人均创利在全国银行中排名靠后。
虽然人均创收创利差距较大,但有意思的是,三家银行的人均薪酬却相差不大,均在50万元以上,浙商银行最高,为54万元。
这样的薪酬水平,放在全国银行中,也是佼佼者。
根据统计,2023年浙商、宁波和杭州三家银行的人均薪酬水平,均进入全国上市银行人均薪酬前10。
成本收入比也是考核银行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2023年,宁波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达到38.99%,在全国上市银行中,仅低于邮储银行和厦门银行,属于较高水平。这表明宁波银行的运营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宁波银行最近也回应了投资者对成本收入比的质疑。
公司提到,2023年公司成本收入比达38.99%,主要是员工费用有所增长,金融科技投入提升。宁波银行表示,将会加强降本增效约束机制,控制经营成本,提升费用配置效率。
当然,浙商银行近年来的成本收入比,其实也在持续提升。
(浙商银行成本收入比变化)
目前,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下行压力,浙商银行、宁波银行的净息差虽然还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也需要未雨绸缪,多为未来做打算。
不良贷款率浙商最高、宁波银行不降反升
风险控制是银行经营的重中之重。
风控方面,我们主要看不良贷款比率。
2023年,贷款不良率最高的依然是浙商银行,达1.44%,比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都高出一大截。浙商银行的不良率放在全国银行中,也排在前列。
近几年,各大银行纷纷采取措施,压降不良率,行业整体不良率呈下降趋势。
但2023年,宁波银行的不良率有小幅提升,浙商银行的不良率改善也算不上理想。
去年,浙商银行在全行业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下降的背景下,个人住房贷款余额逆势增长28.54%至1378.5亿元。
浙商银行虽然表示,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但2023年,浙商银行向房地产业发放的贷款不良率达到2.48%,比2022年的1.66%有明显上升。
三大银行均领多张罚单,合规问题有待改善
最后看一看三家银行的合规情况。
近年来,三家银行都领到了多张罚单。
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仅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3家银行就至少领到了6张罚单。其中浙商银行3张,杭州银行2张,宁波银行1张。
4月7日,宁波银行台州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审慎,信贷资金被挪用于股权投资等问题,被罚款90万元。
杭州银行1月因本行贷款及贴现资金被用于购买本行结构性存款;理财资金用于偿还本行贷款等问题,被罚款210万元。
3月,杭州银行舟山支行又因对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的业务管理不审慎;个贷管理不审慎等问题,被罚款100万元。
浙商银行及下属支行、分行,则在今年2月和5月先后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的3张被罚。
最近一次是5月6日,因项目贷款发放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发放不审慎等问题,浙商银行湖州分行被罚款125万元。
在2023年年报中,浙商银行提到,公司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杭州银行表示,将持续增强风险防控意识,树牢合规创造价值理念,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宁波银行则在最新的投关活动中表示,“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公司会抓好信用风险管理。
在提升收入和利润规模的同时,三大银行是否也能真正加强风险控制,让违规行为再少一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0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