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事件: 被八国联军追击, 一路狼狈, 为何却能逃过一劫?

英叡谈历史2024-03-28 17:55:58  139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慈禧西逃,被八国联军追击,为何能逃过一劫?

1900年的一天,当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一场可笑而又改变中国历史的一幕发生了。

慈禧带着光绪皇帝、皇后,换上破烂的村妇服饰,仓皇的向西逃去。她弃国家于不顾,只求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逃命时狼狈得甚至没来得及带走紫禁城里的珍贵珠宝。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慈禧如此狼狈的逃走呢?慈禧又为什么要向西逃去?慈禧逃难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

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与“垂帘听政”密不可分。从咸丰到同治再到光绪,她共把持清朝朝政长达48年之久,而皇帝则不过是一个传话的傀儡。

这四十八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在封建制度下毫无话语权的女性,对政权产生深深的依赖与迷恋。她无法容忍任何人试图剥夺她手中的权力,无论是大臣、皇帝,还是西方列强

随着光绪皇帝年龄的增长,皇帝与太后之间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

甲午战争后,民众生活更加艰难,这使得光绪看准时机,展开了维新变法。他不仅是为了清朝的复兴,更是为了能够将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维新变法中颁布的一些新政对英、美、日等国家有利,因此得到了这些国家的强力支持。慈禧又怎么能放任不管。

然而,慈禧的干涉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极大不满。慈禧的行动无疑是在触碰西方国家的底线,这些举动让她得罪了这些国家,也为后期她的西逃埋下伏笔。

随后,慈禧多次试图废除光绪皇帝的皇位,但都被英美等外国势力保护了下来。

1900年初,义和团组织在民间兴起,他们以“扶清灭洋”的口号展开运动。尽管该组织结构松散,但他们的“反帝”目标却十分明确。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给各国驻京大使馆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西方各国要求慈禧太后迅速惩办义和团。

然而,慈禧对驻扎在北京城内的各国大使馆心存忌惮,她企图借助义和团的力量来清除这些大使馆。尽管她口头上答应了大使馆的要求,但一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这一举动,令西方国家愤怒不已。因此,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为了维护他们在华利益,攻打了北京城,并列出了处决名单,慈禧正是榜首。

八国联军的威胁已经来到了紫禁城的门口,慈禧太后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自保的能力。

她立刻决定逃离紫禁城,但在这关键时刻,她的思绪却飞速回转到了光绪身上。如果将光绪留在这里,外国势力必然会扶持他,那么慈禧对政权的掌控就将彻底消失。

慈禧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将政权拱手让给别人。因此,她匆忙决定将光绪与可能被外国势力支持的庆王、礼王、端王等人一起带走。

确定了人选后,接下来的问题是选择何处避难。是回到自己的东北老家,还是去舒适的承德围场,又或者选择西安,这些地方都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然而,现实情况却让慈禧太后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当慈禧一行人伪装成逃难的家族,匆忙逃往北京城郊的一个小县城时,她才有机会考虑下一步该往何处逃去。

八国联军已经从东边展开攻击,南边的河北地区已被慈禧不信任的义和团占领,而北边的承德行宫虽然舒适,但八国联军一旦攻来,她将无处可逃。

考虑到这些因素,慈禧意识到东北地区已经被日本、俄罗斯所占领,而且那里的满族人早已不再说满语。

此外,英美等国一直对东北虎视眈眈,一旦她逃往那里,必然会成为攻击的目标。于是,她只能选择向西逃走。

西安位于三面环山的地势,易守难攻,周边粮食充足,而且那里还有能真正听命于慈禧的清军骑兵营。

陕西还连着西南,即使西安失守,她也有后路可走。因此,慈禧决定打着“西狩”旗号向西安逃去。

那么,慈禧在西逃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呢?

2

慈禧被八国联军追杀,狼狈之极,是靠什么逃过一劫的?

慈禧太后率领的逃行队伍人数并不少,很快就耗尽了所带的钱财,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然而,在途中经过几处官员的救助,慈禧依旧过着奢侈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财务困难而有所节制。

到达西安后,她立即又摆出太后的威严,甚至在山西大动干戈,置办临时行宫。

慈禧在西逃的路上都做了什么呢?

在逃往怀来县的路上,慈禧一行连续几天走了几百里地。由于战乱的缘故,官员与老百姓早已逃离,因此几百公里的路程上都没有人来迎接。

在这艰难的逃亡中,慈禧和光绪只得嚼着林桔杆,稍微得到些汁水解渴。直到8月17日,他们接近了怀来县界。

终于在怀来县50公里处找到了休息地,此时的随行士兵已经疲惫不堪,连皇子王爷也失去了皇家的风范。

怀来县令吴永才匆匆前来迎接。他准备了一些绿豆粥给随行将士,也为慈禧准备了饭菜。然而,在他来的路上被饥饿的官吏抢走了,只剩下了一些小米粥。

当吴永跪在泥水中向慈禧解释情况时,慈禧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对吴永说道:“我们连日奔波,没有遇到一个百姓,也没见到一个官吏来接驾。现在到了你怀来县,你却能够穿戴官服来迎接我们,这真是我忠诚的大臣。”

在慈禧太后情绪平复之后,她吃完了剩下的小米粥,才慢悠悠地坐上了吴永准备的轿子,向怀来县里出发。

抵达怀来县城后,慈禧驻跸,这也是她离开宫廷后首次开荤。但由于溃兵游匪的袭扰,沿城十里以内的蔬菜、牲畜、粮食和草秣都被掠夺一空。到了第三天,食物供应已经十分紧张。

尽管面临着城内食物短缺的困境,慈禧太后仍要求吴永准备好队伍,以及继续西行所需的粮草。同时,她派遣奕劻和李鸿章作为议和大臣,与洋人进行接触。

在李鸿章与洋人接头后,代表清政府与洋人进行谈判并表达了慈禧的意愿,只要她能够重新掌握政权,愿意尽可能地答应洋人的要求。

尽管慈禧太后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但她清楚地知道洋人的态度并不明朗,因此只能继续西逃。

队伍先后经过宣化府、大同府、代州、沂州,最终于9月10日到达了山西太原。慈禧在太原停留了整整21天,这段时间,也是她在八国联军侵华后过得最为舒适的一段时光。

山西的晋商生意做到了天南海北,这里的旅店干净整洁,物产丰富,道路平坦,房屋宏伟壮丽,与前段时间逃难的各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连慈禧太后也不禁感到惊讶。

晋商是常年游走在全国各地的商人,他们的消息网错综复杂。慈禧进入山西境内后,最先得知的便是当地最大的家族——乔家。

乔家与官员和山西的各大家族的联系十分紧密,他们非常重视慈禧在山西暂住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因此,以大德恒票号的贾继英为首,主动为慈禧西行捐赠了3000两白银。

这一举动很快在晋商手中凑齐了10万两百银的巨款,同时大德通票号还捐赠了其总店作为慈禧和光绪的临时行宫。晋商在危难时伸出的援助之手,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慈禧在西行路上搜刮到的财物,陆续存进了乔家的票号,这为乔家带来了高额的利润。在慈禧回京后,她还将贾继英任命为中国的第一个银行行长。

慈禧太后舒适的日子才过去了一个多月,就传来了德法联军即将打到山西的消息。慈禧立刻收拾行李,于10月9日向陕西西安出发。

一路上,慈禧不断提拔遇到的官员,逐一给他们升官,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忠心耿耿的官员加入到西行队伍中。

这些官员们在慈禧的提拔下,表现出了更大的忠诚度和效率,西行的队伍逐渐壮大,也增加了慈禧日后回京的底气。

慈禧到西安后,做了哪些回京的准备呢?她能否顺利回京呢?

3

慈禧西逃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才能逃出生天?

慈禧太后到达西安后,她的奢靡行为已经达到了顶点,大肆敛财,使得全国各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在奢靡享乐的同时,慈禧为了能够重新回到北京,甚至不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她在西安的种种行径令人深感震惊。

那么慈禧在西安究竟干了什么?又为回京做了哪些准备呢?

慈禧太后到达西安后,远离了战火,开始过起了养尊处优的日子。

尽管她每日用膳的品质不能与在北京紫禁城时相比,但仍然分设了荤菜、素菜、饭食、茶点等多个局。

每个局都有一名太监负责管事,厨房更是有数人至十余人不等的厨师,由总管大臣荣禄管理。

每日的菜谱超过百种,每天的花费超过200两银子。然而,慈禧却美其名曰“俭省多了”。

从南方源源进贡而来的燕窝、鱼翅等,每日必选数种作为佳肴,而鸡、鸭、鱼、肉等更是常见。为了保证慈禧每天喝到新鲜牛奶,每月花费200两银子在西安行宫饲养了6头奶牛。

慈禧甚至下令江苏织造局紧急制造龙袍,并从南方各省大量搜罗绫罗绸缎运送到西安。她不仅想要维护皇室的威严,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树立自己的威望和权威。

为了笼络人心,慈禧还慷慨赏赐太监、大臣白银,其中最多的两次分别是2000两和10000两。

然而,战争时期各省的财政收入本就不富裕,慈禧还陆续从各省拨款银两,以应对她在西安的巨大开支。

这种行为不仅是在削弱各地的财政实力,也表明了慈禧在维护自己权力和享乐生活方面的极端自私。

根据查到的文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初,各省在住行方面省出的银两就达到了500多万两,粮食更是接近100万石。

除此之外,负责筹集粮款的岑春煊等人,每到一地都向地方官大肆苛素摊派,“多者逾万金,少也七八千金”。这种苛捐杂税的举动,严重压榨了地方的财政,加剧了民生负担。

更令人不齿的是,很多太监、官员趁机狐假虎威,敲诈勒索。许多官员为了应对这种无休止的索取,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选择上吊自杀的也不在少数。

慈禧在西安的日子过得虽然舒适,但她心中始终怀着迫切的渴望,渴望重返紫禁城,重回权力的顶峰。

她不断向外界透露回京的意愿,不断试探洋人的态度。为此,她委派留京办事大臣去探听列强的态度,希望能够找到迎合他们的策略。

自从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后,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以英国和沙俄为首的两大集团迅速对立,各国都渴望在华获得更多更长远的利益。

沙俄希望清政府承认其独占东北,而德国则企图占领山东。这些帝国之间的矛盾,使得局势更加复杂,各方都急于寻找打破僵局的方法,快速与清政府和解。

因此,当慈禧于1900年9月25日宣布惩戒支持义和团的大臣时,帝国主义认为这是慈禧向他们示好的信号。

随后,清政府与各国使者于10月15日开始初步谈判,经过反复协商,最终于1901年9月7日,奕励、李鸿章等代表,与列强签订了臭名昭著的《辛丑条约》。

1902年,慈禧太后带着从各地搜刮而来的金银珠宝回到北京,这场面宛如打了胜仗一样热闹。

然而,当我们回顾历史,不难想象当时国家正陷入何等不平等、屈辱的境地。与此相比,慈禧太后的奢靡炫耀和贪婪,无疑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耻辱符号。

这种自私、唯我独尊的掌权方式,不仅让国家遭受着内忧外患的困扰,也在根本上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灭亡几乎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国家无法长期由如此自私、无视国家利益的统治者来领导。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945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