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是怎样在悄无声息中被汉人“偷了家”的?

爆裂历2024-05-23 16:10:50  74

满清入主中原,是以绝对少数统治绝对多数,能享国祚长达276年,靠的就是满清贵族牢牢把握了国家的军权、财权和人事权

满清贵族掌握实权吃肉,少数汉族精英出力打工喝汤。这套系统稳定运转了200年,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洋人来了,打破了这种平衡。洋人坐上桌要吃肉喝汤,满清贵族不愿出让自己利益,就逼着高汉阶层割肉,离心离德就从这时候开始了。

恰在此时席卷南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汉族趁机开始了步步蚕食满清贵族权力的进程。

一、汉人夺取国家军权:

洪秀全领着一群广西深山里的穷苦人造反,所谓的太平军本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统帅阶层是民办乡村教师和小地主,靠一知半解的圣经故事、神仙附体、跳大神搞精神控制,成员老的老小的小,带着家眷背着家具,手里拿着粗糙的武器。就这么一支农村打群架水平的起义军硬是把大清的政府军——八旗、绿营打的满地找牙,席卷两湖攻陷南京,还北伐打到天津,颇有灭掉满清的势头。

被八旗和绿营军的腐败堕落和拉胯战斗力惊呆了的咸丰皇帝,为了自保被迫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下旨允许45名在籍官员编练乡勇。汉人第一代大军头曾国藩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他编练的湘军成为剿灭太平天国的决定性力量。

湘军说白了就是曾国藩的私人武装,底层士兵是他的乡亲,中层军官是他的门生故吏,高层统帅是他的亲戚朋友,这支部队只知有曾帅不知有皇帝,除了曾国藩谁也指挥不动。湘军在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咸丰皇帝先是大喜之后便是大忧,对汉族大臣掌握军权非常警惕。

但满人将领个个烂泥扶不上墙,铁杆盟友蒙古出了一个猛将僧格林沁,但死在北方捻军手里,扫视全国只有湘军系统的汉人将领还能领兵打仗,不得不用,于是军权就慢慢集中到了曾国藩手里。到咸丰驾崩,慈禧上台,曾国藩已经成为管理苏皖浙赣四省军务,节制20万大军的超级军阀,他手下的汉人将领也成为军界高层,满清贵族彻底失去了国家军权。

二、汉人获得地方财权

打仗就是打钱,为了剿灭太平天国咸丰不但花光了户部的国家存银,甚至连内廷的皇家私产也都用上了,结果到1853年朝廷已经拿不出钱发饷,而没饷前线的军队就打不了仗甚至有哗变的风险。

清廷不得不下放财权,允许江南各省自行收取厘金、捐税,不用上交中央自己留着当军费。所谓“厘金”就是设立关卡按比例对辖区商业进行抽成,捐税则是随便想个名目就可以强行要求民众交钱。有了朝廷的许可,各地汉人督抚不再向上交钱,逐渐把持了地方财政,有了钱他们也就不再需要看中央的脸色了。

三、汉人掌握了人事权

满清贵族在官场上一直推行重满抑汉政策,中央官职一般都会设置满汉两套人马,汉人做事满人拍板,地方上的督抚也是满人居多。但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满族官员腐败无能丧师失地,清廷被迫重用汉族官员,汉人开始逐渐占据要职。

清朝一直有捐官的传统,就是官方公开的卖官鬻爵,到咸丰时期因为急着搞钱作军费,忍痛将官职价格大减价出售。有钱的汉人地主阶级最喜欢买官,趁机大买特买,底层汉族官员数量剧增。

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的汉族地主武装中的汉人军官,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白莲教等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凭军功跻身地方军政要职。同治、光绪年间,出自湘军淮军系统的总督、巡抚高达67人,提督、总兵高达221人,可以说清帝国最强干的中层领导干部基本都是汉人。

在帝国的最高决策层,看上去仍然是满人在当家,但实际上皇帝才识平庸,慈禧太后虽然强势但文化程度低,没治世之才。他们只能依靠汉族大官僚的领头人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维持苟延残喘的统治,大权逐渐旁落。

慈禧曾经想过要打压汉族官僚,比如派不是湘军系统的马新贻接替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结果马新贻在一次阅兵时,当着几百兵丁的面,在严密的安保下,被一个刺客活活捅死,这就是著名的的“刺马案”。

朝廷震怒,任谁都看得出是湘军做的谋杀,但两批钦差大臣审理得出的结果都是私人恩怨,桃色情杀。慈禧意识到了危险,再查逼反了湘军可不得了,只得让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也就是挑明了,从此朝廷任命官员得看汉人大佬的脸色,满清贵族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9260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