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玩游不混圈”理论,戳中了很多人。
有网友发文称,他入坑了一款新游戏,本来是出于好奇,但后来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于游戏里的社交圈子,以至于放下手机之后,整个人都感觉不完整。
他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混圈”,于是他决定坚持“玩游不混圈”,给自己立下规矩:不主动加朋友,不参与任何社交活动,只在游戏中追求进度。
很快,这位网友就感受到了“玩游不混圈”的快乐。
没有了无意义的社交,他的游戏时间反而变多了。他说:“原来我一直觉得社交是很有趣的事情,但现在我发现,把大量时间花在别人身上,真的会耽误自己太多事。”“玩游不混圈”让他更注重自我、更专注于游戏本身。
当然,也不乏反对的声音。
有网友认为,“玩游不混圈”理论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饭圈文化”。在游戏中加入某个社团后,大家就会因为共同的喜好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这种联系往往建立在对外界的排斥之上,他们会把其他游戏视为“垃圾游戏”,甚至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而打击其他玩家。
争议不断,这也让“玩游不混圈”变得更加神秘。
到底该不该“混圈”呢?
被“圈住”的人生
如果说网络是现代社会最大的幻象之一,那“圈层文化”就是幻象中最浓重的一层颜色。
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存在着。
人们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圈子。比如二次元文化的粉丝,就会自发地组建一些线上或线下的社群,他们不仅热衷于交流分享,还会为了寻找同好而参加漫展等活动。
同样地,玩游戏的人也会建立起自己的圈子。在游戏的世界里,他们不仅通过升级打怪获得成就感,还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候甚至会为了“抱团取暖”,和一些陌生人形成强大的联结。
当这些圈子逐渐脱离了现实世界,形成一种封闭的系统时,它们就有了新的名称——“圈”。
在这个圈中,人们享受着归属感和认同感带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同时他们也像一个个孤岛一样,围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动,很少会接触到圈子之外的世界。
有人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圈子就像是一个抽屉,当你把自己的东西放进去之后,想要再找出来就很困难了。
这样一来,原本只是为了放松娱乐的游戏,反而成为了控制和束缚人们的一道枷锁。
不久前,有一则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
一位43岁的的游戏主播宣布退网。这几年她一直在与病魔抗争。因为长时间的熬夜和过度劳累,她的身体状况日益下滑。
她说:“其实我很感谢游戏给予我的帮助。如果没有它,我想我可能早已患上抑郁症了。”
让人唏嘬的是,她的遭遇并不是个例。
据一篇报道显示:我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游戏主播因长时间疲劳过度而猝死。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0岁至30岁之间,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过度疲劳而导致的心源性猝死。
遗憾的是,很多玩家直到他们离世后才得知这样的消息。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感慨道:“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热爱生活了,除了我妈......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快就去世了吧!”
一条条留言表达着相似的心情:他们在游戏中找到了乐趣和价值,却在退出游戏后被残酷地告知: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如何摆脱“圈套”?
事实上,正如很多游戏主播们所遭遇的那样,当人们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中时,也要时刻警惕其中的风险。一旦陷入过度疲劳的怪圈,不仅对身心健康有害无益,还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对此,精神医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曾在他的著作《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中指出:对于那些过于沉迷于一件事情的人来说,只有让他们暂时与这件事情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如果你也有加入某个“圈”的需求或者想法,那么最好的办法或许是先尝试着离开它一段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了“清单效应”的方法。当我们感到压力、焦虑或困惑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列出一张清单来帮助自己理清思绪。
具体操作很简单:只需要写下所有能够引起你情绪波动的因素,然后一一分析哪些是真实的问题,哪些只是你臆想出来的虚构因素而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中抽身而出,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叫做“认知分离”。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加入某个社交圈子时,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我真的想要这么做吗?还是单纯地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如果答案是后者,那么最好还是远离那个圈子比较好。
当然了,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话,也不要灰心丧气。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想要逃避现实的时候。关键是要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自由的人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9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