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元牺牲后, 遗孀生活贫苦, 1949年求助蒋介石无果后写信给陈毅

洋洋爱说史2024-05-22 13:09:51  109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49年5月底的一天,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收到了一封写给他的亲笔信,写信的人是一名女子,在信中,他向市长陈毅提出了请求,希望政府能在生活上对她给予帮助。

对陈毅来说,这样的一封信实在不算什么,自从他上任上海市长以来,每天收到的信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其中不少还都是来自老部下。

面对其中的一些无理请求,陈毅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拒绝,或者直接就是无视掉,然而,这一次,当陈毅看到信上的署名之后,却不由得变了脸色,认认真真的拿起信看了起来。

而在看过一遍之后,陈毅想也没想的就批下了“同意”的意见。

要知道,作为上海的首任市长,陈毅在面对公事时是极为严肃的,不管是亲朋还是故旧,只要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陈毅就毫不留情的一一驳回。

但是,在面对这样一封突如其来的信件和信中提出的请求,陈毅却破天荒的立刻批准,其原因就在于,写这封信的人身份不一般,她就是国民党少将谢晋元的妻子,或者说是遗孀。

那么,面对国民党将领的遗孀,陈毅为何如此的大方?谢晋元的妻子又在信里提出了什么请求呢?

抗日英烈

看过电影《八佰》的人一定对谢晋元将军不陌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国民党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在上海即将沦陷的情况下,固守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而领导着这个加强营,也就是“八百壮士”与日军作战的人,就是谢晋元将军,他也是本文故事的主人公凌维诚女士的丈夫。

1937年8月,继卢沟桥事变仅一个月后,日本人侵略者的铁蹄便直逼淞沪,不仅接连向上海地区增加了14个半的精锐师团,还动员了一半以上的海军力量,疯狂叫嚣着要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针对日本的邪恶侵略计划,国军也纷纷将各部精锐调往淞沪,8月11日,驻守在无锡的88师263旅524团从无锡出发,前往上海,作为524团团副的谢晋元也由此跟随着部队来到了淞沪战场。

两天以后的8月13日,日军突然集结部队,向上海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88师誓死抵抗,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尽管前线战士们拼死抵抗,但在日军精锐主力和海陆协同的联合进攻下,国军还是一败再败,10月25日,上海防线的外围重镇被攻破,国军主力部队岌岌可危。

为了保存实力,国军总司令部命令88师迅速撤离,88师师长孙元良于26日晚召开会议,商讨大军撤退事宜,会上,当孙元良问起哪支部队愿意留守,掩护大军撤退时,无一人应答,所有人都知道此时留下来就是凶多吉少,没人愿意去送死。

一片沉寂中,最后还是升任524团代理团长的谢晋元自告奋勇站了起来,表示自己愿意率部留守,承担阻击任务,掩护大军撤退。

谢晋元的大胆无畏得到了孙运良的赞赏,从当晚11点开始,88师大部队开始陆陆续续的连夜撤离,而负责阻击的524团1营也抓紧时间在四行仓库修建起了防御工事。

在修建工事时,一位外国记者前来采访,询问驻守此地的中国守军有多少人,当时524团一营大概有400人左右,但谢晋元却即兴回答:“八百人!”

于是“八百壮士”之名便由此传扬开来。

27日天亮之后,敌人很快就发现中国守军的大部队正在撤退,便决定追击,当战线推进到四行仓库时,日军与驻守在这里的“八百壮士”交上了火。

谢晋元,这位中华民族的骄子带领着400余名战士与日军奋战四个昼夜,打退了敌军一万多人的进攻,杀敌200余人,伤敌不计其数,成功掩护了八十万大军的撤退。

4天以后的10月30日,谢晋元接到了上级的撤退命令,带领着不足四百人的队伍撤往了公共租界,不幸的人,刚一退到租界,谢晋元他们便被英美当局的人卸下了一切武器,还将人扣押在了这里。

在公共租界里,谢晋元并没有气馁,而是将战士们整合到了一起,搭建了一座营房,这个地方后来叫做“孤军营”。

在这里,谢晋元度过了将近四年的时光,这四年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出去抗日,但是更加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操练部队时,被四名叛徒士兵刺杀,于当天抢救无效后去世。

谢晋元意外逝世,让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悲痛之中,仅追悼会当天,上海前来祭奠的市民就达到了三十万之众,但是,要说最伤心的,当属谢晋元的妻子凌维诚。

烈士遗孀

凌维诚是在乡下老家得知丈夫谢晋元不幸牺牲的消息的。

她与丈夫最初相识于微时,那时,凌维诚是上海的富家小姐,不仅家境优渥,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先后毕业于上海的务本女中和东南体育专科学校,学的专业是音乐,弹琴、唱歌、中西方的乐器,凌维诚样样精通。

而谢晋元那时则是一个来自广东偏远乡下的穷小子,虽说读过广东大学,又毕业于黄埔军校,但比起凌维诚来,还是差了许多。

两人相爱之后,很快就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因为是军人的缘故,凌维诚的父母对这桩婚事并不满意,他们觉得军人要上战场,风险太大,但凌维诚已经下定了决心,非谢晋元不嫁,于是便不顾父母的反对与之成婚。

婚后,谢晋元与凌维诚恩爱非常,先后养育了四个孩子,但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国内的局势也逐渐变得紧张起来,谢晋元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担忧。

1936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预感到大战将至的谢晋元亲自将怀有身孕的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广东乡下的老家。

临别之前,谢晋元依依不舍的对爱妻说:“这场战争将是残酷且长期的,如果不安顿好你们,我就无法专心上战场杀敌,让你待在这么苦的地方实在是不得已,但你要相信,战争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到那时我就来接你们回上海。”

凌维诚对于丈夫的话一向是深信不疑,这一次也不例外,但让她没想到的是,等了五年,最后等来的却是丈夫不幸牺牲的消息。

那一瞬间,凌维诚感觉天似乎都塌了下来,精神几近崩溃,她不是没想过随丈夫而去,但一看到她与谢晋元生育的四个孩子,尤其是不满6岁的小儿子,她就打消了想法。

谢晋元之前说老家是个“苦地方”并不是谦虚之语,谢晋元的老家位于广东省蕉岭县的尖坑村,地处闽粤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除了凌维诚和四个孩子,家中还有要一对年迈的老人,再加上谢晋元哥哥的女儿,一家八口的生计全压在凌维诚一个人身上。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昔日的上海大小姐不得不脱下旗袍与和高跟鞋,摘下金银首饰,换上粗布衣服下地种田,用曾经那双十指不沾阳春水,弹琴写诗的手料理家务。

尽管日子过的是非常艰苦,但那时的凌维诚心里有盼头,有希望,也就不觉得苦,而等到丈夫去世之后,凌维诚才是真正备尝人世艰辛。

凌维诚

谢晋元的小儿子谢继民曾经讲述过母亲那段时间的生活,他说自己小时候每天早上起来都看不见母亲,因为她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在下地之前,还要给全家人做好早饭,白天基本见不到母亲,到了晚上母亲回来后,还要操持家务,每天到深夜才能入睡……

若干年之后,凌维诚在回忆起那段岁月时还不无感慨的说道:“在广东老家的那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我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46年,此时,抗战已经胜利,凌维诚带着孩子们回到了上海,在这里,她和孩子们拍了一张合照,照片中的她与10年前那个肤白貌美、温柔娴雅的富家小姐判若两人,苍老憔悴的宛如一个农妇。

然而,好不容易返回上海之后,凌维诚的日子也还是不好过。

大不相同

1946年凌维诚历经种种艰辛,带着四个孩子回到了上海,刚一到上海,他们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住在哪里?

因为没有地方住,凌维诚到上海的第一晚只能带着孩子们住在旅社,没想到,这件事情却引起了轰动,第二天上海的报纸就报道了谢晋元将军的遗孀回沪的事情,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则报道还意外的为凌维诚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

报纸报道的第二天,就有两三个士兵找上了门,他们就是当年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的幸存者,因为当年他们曾和谢晋元一起被软禁在公共租界中的“孤军营”里,这些幸存的老兵们也被人们称为“孤军”。

得知团长的夫人没有地方住,孤军们就特意前来,将凌维诚一行人带到了吴淞路466号的一栋三层楼房,这栋楼房过去是日本人的房屋,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作为“伪资产”接收,后来又成为了孤军士兵的居住地。

尽管有了栖身之所,但生计依然是个问题,为此,凌维诚只能去找蒋介石,希望能看在她牺牲的丈夫的份上,施以援手。

可没想到的是,蒋介石根本不见她,而是派了宋美龄出来,宋美龄以一句“会安排上海市政府照顾你们”的空话,将凌维诚打发了回来,一分钱也没有拿到。

凌维诚没办法,只好又去找上海市政府,可上海市政府又让她去找社会局,社会局又将她踢到了其他部门,一圈皮球踢下来,凌维诚除了白出一身汗之外,什么也没得到。

不仅如此,凌维诚此时又面临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孤军士兵们的安置问题。

和凌维诚一样,孤军士兵们在战后也是生计困难,他们曾经也找过国军的有关部门,请求生活上的帮助或是给予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可国军高层当时正忙着准备和共产党打内战,丝毫不管这些战功显赫的孤军士兵们的死活,不仅如此,他们还撺掇着士兵们重返部队,承诺最低也给他们一个排长的待遇。

但孤军士兵们一致表示:抗战是义不容辞,打内战他们不愿意!于是,为了惩罚这帮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士兵,国民党政府便彻底不管他们了。

当得知团长谢晋元的夫人回到上海之后,孤军士兵们便陆陆续续的找到了凌维诚,希望夫人能帮帮他们。

尽管此时的凌维诚也是自身难保,但面对这上百号无依无靠的孤军士兵,凌维诚勇敢的挑起了重担。

她先是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关系,四处奔波,寻找丈夫生前的老熟人,请求他们为孤军士兵们介绍工作,后来又将丈夫谢晋元墓地附近的一部分土地出租了出去,用租金给孤军士兵们发生活补贴,最多的时候,每个月都有将近上百人的孤军来领补贴。

可想而知,凌维诚面临着怎样的生活压力,但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放弃过,也没有叫苦连天,她对儿女们说:

“你们父亲虽然去世了,但全国人民都记得他,这些孤军士兵就太苦,太可怜了,他们在战场上卖命,在租界中被囚禁,在日军战俘营里做苦力,好不容易熬到战争结束,却连生活都没有着落,我作为团长夫人,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1949年上海解放之后,要养活一大帮子人的凌维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上海市长陈毅写了信,在信中,她请求能继续居住在吴淞路466号的房子里,并继续使用谢晋元墓地周围的土地,还讲明了前因后果。

陈毅在得知了内情之后,不仅完全批准了凌维诚的请求,还让人给她介绍了工作,并给予了生活上的种种优待。这不禁让凌维诚想到了在国民党那里四处被踢皮球的经历,心里既感动又感慨。

到了五十年代初期,国家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孤军士兵们都陆陆续续的返回了家乡,凌维诚不再使用谢晋元墓地周围的土地,将其交还给了国家。

1991年1月,凌维诚去世,子女们根据她的生前遗愿,将她和谢晋元安葬在了一起,在分别了整整半个世纪后,凌维诚这位伟大而又坚强的传奇女性终于和丈夫再度重逢了。

看完谢晋元妻子在向蒋介石求助无果后,写信给陈毅的故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凌维诚:从上海小姐到谢晋元夫人》——谢继民;张晶晶

中国知网 《忠昭千古──谢晋元与“八百壮士”》——吕荣斌;龙任雯

中国知网 《谢晋元与八百壮士》——虞宝棠

中国知网 《谢晋元与八百壮士事迹的点滴补充》——周骏发

中国知网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扬国威振民气——回忆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谢继民;陆拯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9050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