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17年。
前段时间集中上映的美国片很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梅尔·吉布森拍了太平洋战争题材的《血战钢锯岭》,它让我联想到了10年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同类题材电影《父辈的旗帜》。
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近又交出了什么答卷呢?是《萨利机长》。它又和罗伯特·泽米吉斯2012年的作品《迫降航班》题材内容都极为相似。
那么罗伯特·泽米吉斯又在忙了些什么呢?哪最近上映的《间谍同盟》,它又与哪部电影形神皆似呢?……
这样的问题似乎可以无限循环下去。同样的题材,不同的导演会根据自己的风格选择不同的拍摄方式,最终也将表达不同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
罗伯特·泽米吉斯的《迫降航班》里,丹泽尔·华盛顿扮演的机长奇迹般的将即将坠毁的客机成功迫降,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然而随着事故调查的不断深入,他个人酗酒与吸毒的问题被曝光,这使得他很快从英雄向罪人的身份转换。
泽米吉斯在片中更多展现了男主角的心理挣扎,从试图隐瞒脱罪到坦然面对的心理转换过程,他最终成为了战胜自己人性缺点的自我英雄,完成了堪比迫降客机的一次壮举。
而本次伊斯特伍德在《萨利机长》试图展现的内涵便和《航班》有着很大不同,虽然它们几乎用了同样一个故事背景。《萨利机长》更多是在探讨这次英雄事迹背后美国严密的事故调查制度,它存在着就事论事、一丝不苟的理性机制,也存在着过于死板、未能设身处地用人性思考问题的制度缺陷。
电影通过对真实事件的呈现,让这不为世人所知的幕后过程变得透明而令人信服。法理与情理在这样一次针锋相对的调查过程中得以完美融合,当事方、调查方与听证方最后都能彼此理解、彼此尊重,从而迈向对彼此更深的信任与认同。这远比在万人面前喊几句激动人心的口号或是背几句冠冕堂皇的台词来得更加触动人心。
没看电影前观众多半会设想,两位大导演手握重金,肯定会将迫降的惊险场面放在了影片的第一位,那宏大的视效应该杠杠的。然而事实上,两部影片都对观众翘首以待的迫降场面浅尝即止,并未对它做过大的夸张与渲染。
它成为了影片的配角与副线,主角的人性拷问与制度的利弊探讨成为了影片当之无愧的主角与主线。这便是优秀导演擅长的拍摄角度与价值追求。
如果换做其他国家的导演来拍摄,会是如何演绎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1、韩国版:政府肯定会是背锅侠,针砭实事将会是主基调。忠武路相信,没有舆论的鞭挞,政府不可能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
2、日本版:必将展现坠机前乘客的孤独感与末日感,多半会拍成个心理恐怖片。
3、台湾版:小清新主线,通过坠机前某个乘客的回忆,追溯一段逝去的青春。
4、法国版:同上,更加激情。
5、英国版:同上,更加基情。
6、印度版:同上,更加煽情,主角为女空乘,不排除期间穿插多段歌舞。
以上都是调侃,下面的话题很严肃很正经。
7、国内版:地球人都知道,你懂的。
影片将把主要情节放在各级领导们的迅速反应、果断决策与一线抢险指挥,全体机组保证完成任务的豪言壮语,以及事后乘客们千恩万谢热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详见《中国机长》)
除此之外还真不会剩下什么了,因为两个小时的时间也就只能装下这些必要内容,已经相当的充实了。它就是新闻联播的加长版。
我们会在这样的电影里塑造反面人物,或是质疑英雄们么?显然不会!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惯性的思维?
因为一直是这样的,这是“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这个词在民间有一种不可言说的调侃味道,这在官民之间形成了一道隔阂。官媒表述时。是一本正经、严肃正面,明显是一个褒义词;一旦到了群众嘴边,它变得滑稽而低俗,指代了很多大家习以为常却又鄙夷不齿的社会现象,仿佛它真的很“色”,彻底沦为一个贬义词。
究竟是什么让同一个词汇演变成为了两极分化如此严重的一个常用语呢?
我们不能把什么现象都盖以“中国特色”论调而予以麻木化,因为很多时候它并不是一块一尘不染的白布,无法掩盖部分社会现象背后不合情理的本质。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7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