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称“九州”是指哪九州? 只有6个保留至今, 名字很耳熟

陋室文史2024-05-22 14:15:42  63

大家有没有想过,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城市名,背后可能隐藏着古老的传说?

其实中国古代曾被称为“九州”,这九个区域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九个州中,有六个州保留至今,依旧是我们国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这六个州是哪六个?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九州的出现

“九州”这个词,听起来就很有气势,仿佛自带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但是大家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这还得从大禹治水说起。

传说四千多年前,华夏大地洪水滔天,浩浩荡荡,漫无边际,吞噬着村庄和田野,人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尧帝命鲧负责治水。

鲧竭尽全力,九年来四处奔波,采用筑堤堵塞的方法,却收效甚微,洪水依然肆虐,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鲧的治水以失败告终。

他的儿子禹接替了他的工作,吸取父亲的教训,采取疏导为主的策略,带领百姓治水十三年,终于战胜了洪水,让华夏大地恢复了生机。

大禹治水可不只是体力活,他走遍大江南北,对各地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都了如指掌。

这为他日后划分九州打下了基础。治水成功后,大禹顺理成章地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建立了夏朝。

为了更好地管理广阔的国土,他决定将华夏大地划分为九个区域,这就是“九州”的由来。

这九个区域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每个州都根据山川河流,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划分,各有特色。

冀州是大禹治水的起点,也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兖州位于中原腹地,是兵家必争之地,青州位于东部沿海,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九州的划分,不仅是地理区域的划分,更体现了大禹对华夏大地的深刻理解和治理智慧。

九鼎的传奇

为了彰显王权,夏朝还铸造了九个大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珍异宝刻于其上,放置于都城,象征着九州一统,天下昌盛。

九鼎自此成为华夏政权的象征,谁拥有九鼎,就意味着谁拥有了天下。商汤灭夏后,将九鼎迁往亳邑,后又迁至殷,周武王灭商后,也曾将九鼎公开展示,以示王权的更迭。

但是自东周开始,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九鼎也成了各方势力觊觎的对象。楚庄王曾“问鼎中原”,询问九鼎的轻重大小,以示其夺取天下的野心。

秦武王嬴荡更是试图举起象征雍州的龙文赤鼎,却不幸被砸断胫骨,最终失血而死。

秦灭周后,秦昭襄王将九鼎迁往咸阳,然而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九鼎却不知所踪。

有人说九鼎沉入了泗水,秦始皇也曾派人搜寻,却一无所获。也有人说,夏朝的九鼎并非九个,而是一个名为“九州鼎”的巨鼎。

六州依旧留在现在

不过虽然象征着九州的九鼎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但“九州”的概念却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每个州都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这九个州中,有六个州的名字穿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依然活跃在今天的中国版图上,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城市或地区。

那么保留下来的六州又是哪些呢?

冀州位列九州之首,是大禹治水的起点,也是天子长居之地。四千多年前,大禹正是从这里出发,踏上了治理洪水的漫漫征途。

如今的京津冀地区,便是冀州的一部分,这片土地依然承载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延续着冀州的辉煌。

豫州也被称为“中州”,包括了现今河南的大部分地区。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老子,庄子等思想巨匠,也诞生了杜甫,白居易等文学大家。

走在河南的土地上,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淀,让人不禁感叹豫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东部沿海的青州,这个名字其实也是和当地的土地颜色有关,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富饶之地。

如今的青州,是一个美丽的县级市,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足迹。

再往南走,就到了徐州。徐州位于淮海平原,是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项羽和刘邦的垓下之战,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如今的徐州,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依然延续着它重要的战略地位。

继续向南,就来到了扬州。扬州位于长江下游,气候湿润,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更是让扬州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如今的扬州,依然以其秀美的景色和精致的园林著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

最后就是位于长江中游的荆州。荆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如今的荆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依然保留着许多三国时期的遗迹,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冀州,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这六个州得以保存,依旧延续着中国的历史文明。

结语:

九州的演变,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虽然古九州的划分已经不再适用,但它们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却始终如一。

从李商隐的“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到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再到陆游的“悲不见九州同”。

可以看的出来,九州的概念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中,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77054.html
0
最新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