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欧洲动荡加剧。斯洛伐克总理街头遭到枪击,幕后黑手已锁定,这是否是一战再次上演的征兆?
一、斯洛伐克总理遇刺
5月15日,斯洛伐克总理办公室证实了该国总理在街头遭遇刺杀的消息。
当日,在斯洛伐克当地的汉德洛瓦小镇上,总理菲佐结束了内阁会议出来面见当地群众时,一名男子吸引了他的注意。
正当菲佐热情上前握手时,该男子却突然对他连开5枪,其中第一颗子弹穿过的菲佐的胃,第二颗则击中了其腿部。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街头遭遇刺杀)
反应过来的保镖立即将菲佐塞入汽车,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治疗。
事后,菲佐本人的社交平台也发布公告,称菲佐经过多个小时的抢救,已无生命危险,但仍然处于昏迷之中。
袭击发生后,当地警方第一时间制服了开枪男子,并交由斯洛伐克国家刑事局(NAKA)接手。
(警方第一时间逮捕了嫌疑人)
据报道称,这次恶性事件是现代斯洛伐克历史上首次针对高级政治家的展开的暗杀行动,并且斯洛伐克总检察长已经公开撂下狠话,表示这名袭击者将接受执法部门“毫不妥协的惩罚”。
二、嫌疑人已锁定
随着斯洛伐克国家刑事局的不断调查,袭击菲佐总理的嫌疑人已被确认,是一个71岁的白发苍苍的斯洛伐克老人,名叫尤拉伊·辛图拉。
据报道,嫌疑人来自斯洛伐克西部的莱维采,是一家文学俱乐部的创始成员。
该嫌疑人此前不仅写过三本诗集,还曾在2010年和2015年分别出版过两部小说,并且嫌疑人还在2015年正式加入斯洛伐克作者协会。
(嫌疑人名叫尤拉伊·辛图拉)
事发后,斯洛伐克作者协会也是第一时间发布声明,与嫌疑人划清界限,并表示了对其袭击总理一事的愤慨。
但一位七旬老人为什么要向一位高级政治家下手呢?更何况刺杀的还是自己国家的总理。
当记者联系到该嫌疑人的儿子时,他的回应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疑惑。
据报道,对方在得知父亲刺杀总理一事后,显得十分震惊,并且对方证实了嫌疑人不仅拥有持枪执照,还合法拥有一支枪。
当记者围绕这件事情向其提问时,对方透露了4个要点。
其一,他并不知道嫌疑人的意图。
其二,嫌疑人没有投票给菲佐
其三,嫌疑人并未提起要袭击政客一事。
其四,嫌疑人并未患有心理疾病。
显然,从对方的回答,我们可以了解到辛图拉刺杀菲佐是因为政治对立。
斯洛伐克内政部长苏塔杰·埃斯托克的公开表述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这次暗杀是出于“政治动机”,并且他还告诉记者,嫌疑人刺杀的决定是在总统选举后产生的。
三、警报再次拉响
随着俄乌冲突的不断升级,美俄火药味也是越来越浓,而面对这种紧张局势,众多小国也是夹缝生存,生怕卷进战火的“泥潭”。
据悉,斯洛伐克共和国,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仅有540万人口的小国家,其东临乌克兰,南接匈牙利,西连捷克、奥地利,北毗波兰。
而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预示着这个国家将首当其冲成为俄乌冲突的“牺牲品”。
近年来,该国围绕俄乌冲突展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局面。
在今年4月,斯洛伐克刚结束了总统选举:由菲佐的政治盟友彼得·佩莱格里尼赢得总统选举,这一结果也意味着菲佐在斯洛伐克的政治地位越发稳固。
(彼得·佩莱格里尼赢得总统选举)
而在菲佐就职总理之后,斯洛伐克的政策发生了180°大转变。
在他的“亲俄”立场下,斯洛伐克政府也开始缩减对乌克兰的支持,同时还加强了与俄罗斯的交流。甚至还向美西方盟友发表反对援助乌克兰、反对制裁俄罗斯、否决乌克兰进入北约等一系列意见。
如今菲佐这位“亲俄总理”成为“箭靶”,不仅意味着俄乌冲突的战火正在外溢,还可能暗示着又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尽管就目前而言,可以确定嫌疑人是出于政见不同痛下杀手,但这件事情显然还存在一些疑点,如:嫌疑人是如何将枪支带进事发现场的,菲佐身边的保镖为什么没有进行时刻防范等等,甚至这件事情背后很可能还存在其他人的“暗中安排”。
(“亲俄总理”菲佐成为俄乌冲突“箭靶”)
四、多国回应
当然,事发后肯定少不了其他国家对这家事情的表态。
而斯洛伐克作为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国,并且此前还和俄罗斯有密切联系。
悲剧发生后,斯洛伐克接连收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拜登以及欧盟众多国家领导人对这件事情的回应。
普京在发给斯洛伐克的电报中将这件事称为“可怕的犯罪行为”,并表示这种可怕的罪行不存在任何正当理由,并且还向仍在昏迷的罗伯特·菲佐送上诚挚的祝福。
(普京将这件事情称为“可怕的犯罪行为”)
拜登也向斯洛伐克表示,会向其提供帮助,并且还在声明中明确表达了对这件事情的谴责。
此外,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分别公开发表声明,表示对这件事情的强烈谴责。
显然,这件事情的发生不仅是斯洛伐克的悲剧,还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冲突的战火正在引发连锁反应,如果不立即制止,菲佐的悲剧很可能再度上演。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6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