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和督察院赖名成的殿前对峙,是《庆余年2》的第一个小高潮。
范闲要对付二皇子,真正的难点从来不在收集证据。
二皇子参与走私,目的是为了挣银子,而银子不花就是一块废铁。能让二皇子花银子的地方,无非是偷养兵马,收买官员,培植嫡系。
有了方向,再配合鉴查院一处和四处的能力,就没有查不到的证据。
真正的难点在于,这件事情必须是“反腐”,而不能是“党争”,否则帝心难测,结局难料。
所以,范闲才当众收下检蔬司戴公公的银子,并且一而再地挑衅都察院的御史清流。
检蔬司虽然小,但牵连甚广,和朝堂上后宫中的许多人都有勾连。
他要借都察院扛把子赖名成的手,把检蔬司查个底朝天,再借着这个由头,把“反腐”扩大化,把二皇子牵扯进来。
最后,变成了赖名成带着都察院,彻查勾结皇子的贪腐官员,而范闲置身事外。
范闲在招揽邓子越的时候,很坦率地承认,自己可以在京城“惹是生非”,是因为有人罩着。
范闲的靠山很硬,而且不止一座,立场鲜明的有户部侍郎范建爸爸,鉴查院院长陈萍萍。
若隐若现的,还有未来岳父林若甫丞相,君心难测的庆帝,以及见风使舵的太子。
所以,任何人想要对范闲下手,都必须“名正言顺”,否则要面对的就不是范闲一人,而是他背后的靠山。
这也是为什么,二皇子在大殿上被将一军之后,没有把抱月楼的折子拿出来,因为不敢。
要查他的是都察院,如果他这时候攀咬范闲,那面对的就不只是范闲和都察院。
陈萍萍、林若甫、范建都会出手,除了让自己敌人更多,死的更快,不会有任何效果。
可以说,范闲这一套“借刀杀人”的设计,心思颇为精巧。
只是范闲不会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以为的胜利在望,其实是万丈深渊的开始。
范闲的计划能够成功,都察院的几位御史,最后在殿上推波助澜,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这几名御史表面上属于太子一党,其实背地里都是丞相林若甫的安排。而林若甫这么做,其实都是庆帝的暗中授意。
散朝之后,范闲是和林若甫一起离开的。几名御史是自己安排的,林若甫没有隐瞒。
林若甫对范闲表现出来的手段和心智感到满意,而范闲也感受到了来自未来岳父的认可和关怀。
翁婿默契合作,本来是挺开心的一件事情,但林若甫的莫名催婚,却让范闲心底一沉。
林若甫让范闲和林婉儿尽快成亲,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
这番话吓得范闲当场给林若甫把脉,以为他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已经时日无多,结果并没有。
对此林若甫只留下了四个字“世事难料”,满是悲凉和无奈。
范闲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越强,庆帝对他就越是看重。庆帝越是看重,就越是会重用。
让范闲同时执掌鉴查院和内库,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但是这也意味着范闲必须是“孤臣”。
什么是孤臣?陈萍萍就是最好的模版,身体残疾无亲无后,在朝堂上没有朋友,看谁都像是“不法之徒”。
陈萍萍只有一个靠山,那就是庆帝,同样的范闲也只能有一个靠山,那就是庆帝。
所以范闲掌权的那一天,他的靠山都将面临清算。范建、陈萍萍、林若甫都不会有好下场。
这其中,范建和陈萍萍,大概率还可以罢官归隐,还可以安度晚年,而林家就不好说了。
林若甫是当朝丞相,文官集团第一人,不但门生众多,还和长公主有交情,再成为范闲的岳父,庆帝决容不下。
所以,林若甫是死局,所谓世事难料,便是范闲上位越快,他死得越快。这是躲不掉的命运,林若甫看得明白。
他唯一可以争取的,就是祸不及家人,为家人留一条活路,求庆帝赐一个意外身亡。
所以,他安排御史推波助澜,表面上是在帮助范闲,其实是在向庆帝表忠心。这个案子,庆帝希望看到的是党争,而不是反腐。
一方面,庆帝希望借助这个案子,消耗掉二皇子背后的势力,保持两位皇子势力的平衡。
另外也是为了让范闲和太子结怨,和二皇子结仇,一步步走向孤臣。
林若甫看出了范闲是个有本事的好人,只要他和林婉儿成亲,将来自己走了,范闲必然会照顾一家老小周全。
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家人可以安度余生。既然结局无法改变,那么他便只能尽可能让事情变得对自己有利,帮着庆帝再推范闲一把。
帝王无情,在庆帝的眼中,天下人都是棋子,几个儿子都不例外,都是达成他野心的棋子。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6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