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理解这个说法并不容易,但可做个假设,假如现在有1000个劳动者,我们把他组织在一起,给他们1年时间,你给他们管吃管喝,一年后他们是否可以创造出财富?
答案是不能,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做什么。
其实凡是努力工作的人都会明白一件事,没有那些组织者,社会就是一摊死水,压根不会有招工的需求,政府也不可能为了你,平白无故创造一个岗位给你,如果这件事但凡有一丁点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失业者存在,我们的失业率甚至会变成负数。
因此,这些企业家也好,资本家也罢,他们只有想到了新点子,把大家组织起来时,才能创造出原本就不需要的劳动。于是,我们有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我们有了不同功能的手机,我们有了按摩店,我们有了电影,我们有了电视剧,电影等等等等。于是,那些原本就不需要的工作岗位开始孕育而生,我们方从贫穷中走出来。
大清朝就是典型例子。
大清朝穷吗?清朝的有钱人白银黄金用车都装不完,可是大街上满是乞丐,为什么?因为没有需求,大家唯一的需求就是吃,于是乎大量闲置人口混吃等死,直到有人发明出黄包车,擦皮鞋的,于是年轻劳动力开始焕发生机,大家有了需求,社会就活跃了起来。可是人口在增长,这丁点固定需求很快就会被覆盖,大量人员挤着擦皮鞋,拉洋车,由于没有更多新的需求出现,于是乎就出了《骆驼祥子》中,拉个洋车都卷死人的现象。
那么如何创造新需求?
直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分了田地,打了土豪,可是日子仍然很穷,直到改革开放后,经济以百倍速度增长,人们餐桌丰盛了,穿的好了,吃的好了,玩的好了。为什么?改革开放有什么魔力?原因就在于私有化让一些创业者,企业家,资本家敢于冒着风险去开发新的需求。他们之所以敢冒风险,就是利润驱动。于是在这些人的一番折腾下,社会经济开始活络了,慢慢的劳动市场开始要搞设计的,理头发的,开工厂的,甚至出现抢着要服务员,电工,维修工,打螺丝的。然后,这些员工有了钱便有更多需求。他们买个手机要好的,吃个饭要健康的,于是不同手机品牌开始出现,各种餐饮品牌也层出不穷,社会所需要的工人越来越多,社会发展正向循环。
所以我们发现,这些劳动需求,大部分其实是无中生有的,是企业家凭空造出来的。在这个创造过程中闲置人口有了工作,有了工作后就有了需求。于是你干我需要的,我干你需要的,社会财富开始积累。
但是如果反过来,企业家因为各种担心,和激励不足,今天关个手机厂,明天关个按摩店,社会很快就产生负反馈。就像多米罗骨牌一样,一个叠着一个层层倒塌,于是社会的财富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因为无论是房产,黄金,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都是由市场需求决定,一但需求没了,没人要了,东西自然就不值钱了,财富也就消失了。
所以,财富其实并不是那些固定的物件,而是整个社会的需求动态决定。
有些经济学家固然可恶,说出那样大逆不道的话,非常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但是在其专业领域上,却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在社会层面上,工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核心的一环。
不过,我们也当拾起玻璃心,只有懂得社会的运行规律时,才能让自己更加充实、自信。无论是做创业者,企业家还是工人,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都是重要的岗位,没有孰重孰轻之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5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