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这一周,各家公募基金年报正密集披露。作为“老五家”之一的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安基金”)又“火”了一把,不是说它的产品业绩太厉害了,而是旗下个别产品信披不“走心”。
3月27日,在华安精致生活混合2023年度报告中,其中针对该产品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直接复制粘贴了2022年度产品报告中的内容,且一字不差。
详见下图。
图源:产品2023年报告
图源:产品2022年报告
信息披露具有高度的严肃性、神圣性,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相反的是,这家基金产品信息披露出错并非头一回。
此前自媒体“面包财经”报道,在华安兴安优选一年混合的2022年中报里,误将该产品管理费率由1.5%写成了0.3%。此外,该产品的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率也出现了公告值低于实际值的情况。
什么原因导致基金产品信息披露屡屡犯错,基金经理以及高管们又能否把好信披质量关?
1
一只基金运作分析复制2022年,
信披质量堪忧
翻阅该基金2023年报告,这份报告在开篇中就声明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董事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并对内容的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承担个别及连带的法律责任”。
当华安精致生活混合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出错,董事会及董事的把关审核流程是否存在疏漏呢?
图源:产品报告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分析内容应该需要遵循严谨细致原则,内容完全复制粘贴会影响权威性与专业性,对这一个行为会影响公司口碑,基金经理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天眼查信息显示,华安基金创立于1998年,即中国公募基金的开元之年,也是“老五家”基金公司之一。经过几轮的股权变更后,华安基金目前股东由国泰君安证券控股51%,国泰君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浙江国际投资、上海工业投资、上海上国投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持股12%、12%、5%。
图源:天眼查
截至目前,华安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为5894.28亿元,63位基金经理管理248只产品,货币基金规模2519.95亿元,债券型基金1476.8亿元。
报告信披出错的华安精致生活混合,是在2021年3月成立,由基金经理王斌管理。截至2023年末,该基金A、C类合并规模25.67亿元,2023年持仓较为分散,在交通、地产、医药生物等多个行业进行了选股布局。2023年该产品的业绩还是不错的,总共赚取了2.06亿元的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年报中关于“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指出,2022年,市场波动较大,上证指数下跌15.13%,沪深300指数下跌 21.63%,创业板综下跌26.77%”。
独角金融梳理发现,初看以为是该产品年报撰写者的“笔误”造成,把“2023”写成了“2022”。但翻看2022年年报后发现,这部分内容与2022年年报的表述“一字不差”。
基金产品报告是公司向外界呈现过去一段时期产品成果的主要载体,是投资者了解产品面貌、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此复制粘贴,不仅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一种敷衍,对于华安基金的年报真实性与准确性也打了折扣。
“作为基金经理,我会秉着勤勉尽责的原则,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华安精致生活混合基金经理王斌在2023年年报中如是表示。
图源:年报
2011年7月份,王斌加入华安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2018年10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还曾获得金牛奖。目前王斌管理5只产品,合计规模为121.22亿元,代表作华安安信消费混合,自2018年10月31日接任至今回报率为285.1%。
2
年内24只产品信披不“走心”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今年以来至少24只基金发布了更正公告。
整体来看,基金公告出错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季报、半年报集中发布的时候;此外,在发行新产品时,公司披露的产品招募说明书、合同以及调整募集期、成立公告等,也容易出错。
此前,深圳一位公募合规人士对《中国基金报》表示,公告的发布主要是公司监察稽核部和产品部门负责,每年季报、半年报、年报发布的时候就比较忙,要汇总核对很多信息,有些时候还遇上网站、网速出问题,可能就会造成很多低级错误。
从报告的错误类型看,包括基金代码写错、基金净值披露有误、基金募集日期写错、股票投资明细披露有误、基金经理介绍出错、赎回起始日披露错误、标题不全、投资运作分析有误、份额费率格式等低级错误时有发生。
例如,3月28日,国元证券旗下产品国元元赢30天持有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第4季度报告部分内容做出更正,更正的主要内容包括:报告期内未出现连续20个工作日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数低于200、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此外,1月,交银施罗德旗下产品交银医药创新2023年中报告,对其中的基金份额总量区间情况的部分信息进行了更新;德邦福鑫2023年四季度报告中,对基金资产组合情况部分信息进行更正;长城健康生活C的2023年四季度报告中,对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中部分内容做出了更正。
有部分基金公司的产品信息披露还曾多次出错。以华泰柏瑞基金为例,2023年4月8日,该公司旗下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QDII)更新的招募说明书中,对基金申购赎回清单的内容与格式部分信息做出更正;同年3月25日,在华泰柏瑞恒悦混合基金更新的招募说明书的“基金管理人”章节中,对“本基金基金经理”的部分信息有误进行更正;同年1月11日,华泰柏瑞披露的一只产品标题有误,做出更正。
再往前追溯,还有公募基金旗下5只产品在2022年半年报中出现6处错误,包括简单计算失误、信息披露不完整导致的遗漏等,因此紧急进行了更正。
上述提到的5只产品,分别为天治低碳经济、天治可转债增强、天治核心成长、天治天得利和天治研究驱动。
具体来看,其中,天治低碳经济、天治核心成长、天治可转债增强3只基金中“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表中“本报告期基金拆分变动份额”栏对应的份额均更正为“-”,即基金没有拆分变动份额。另外,在天治研究驱动中报中的“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及持有人结构”表中,对“持有人结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合计”栏对应的份额更正为“114.2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信息披露错误似乎可以到此为止了,但种种迹象显示,似乎不应该就此简单略过。
例如,2019年医药板块“黑天鹅”事件,不少投资者为此受伤颇深,比如康美药业(已退市),有基金公司就栽倒在信息披露这个“坑”里。
2019年1月19日、同年3月30日和4月22日,广发基金分别披露了旗下基金2018年第4季度报告、2018年度报告、2019年第1季度报告,其中部分文字表述有误,原因是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广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联接基金都配置了康美药业,但在两份季度、一份年报中,该公司都声称“根据公开市场信息,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本期未出现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也未出现在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受到公开谴责,处罚的情形。”
实际情况是,康美药业于2018年12月28日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并将此事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当产品信披出错后,在更正的信息中最后会加上“给投资者带来不便,公司致以诚挚的歉意”。但信披有误,不仅反应出低质量的信披,实际上也反映出对信息披露质量的不重视、对投资者的不尊重,同时也折射出其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内控流于形式。
3
如何严把信披质量关?
金融圈是个容错率非常低的地方,一个小错误就会酿成大祸害。因此,每一次的报告或信息披露都应严谨认真对待,确保每一份报告或公告都经得起公众和市场的审视。
而作为公信力较强的传统金融机构,向来非常重视声誉,一般信息披露出错都在无法遮掩后才会发更正公告,但到了这个时候也会非常被动。那么,信息披露低级错误缘何频频发生?
图源:罐头图库
对此,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内部流程不够严谨,相关工作人员数据录入时没有注意不同份额细节的披露,也没有有效校对就发布导致的。
面对基金产品信息披露屡屡犯错,从业人员如何严把信息质量关?廖鹤凯认为,首先,从业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流程和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人和审核程序。其次,加强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敏感性的认识,增强信息披露意识。还要强化内部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披露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顺畅,避免信息传递出现断层或误解。
“加强数据核对和审核也尤为重要,对关键数据进行多次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多次出错后,要对过去出现的信息披露错误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根源,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同时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关键数据和披露进行ai审核,或者ai生成标准化文本后,人工进行二次核对,最大限度的避免信息披露错误。”廖鹤凯表示。
官网显示,华安基金的愿景是成为“最受投资者信赖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核心理念包括“客户至上,稳健经营,严谨诚信,专业勤勉”等内容。而“魔鬼”往往藏在细节里,细枝末节上的疏忽大意,往往是败事之端。相反,连基本的信披工作不能做到准确、完整,又如何能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呢?
你是否经历过购买的基金产品发生数据或关键表述出错的时候,可以接受吗?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