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什么?我们之前竟然叫做倭奴,简直是奇耻大辱!”日本人因身材矮小在历史上相当一部分时间,被称为倭国,据说还是汉朝的时候我国君主赐给他们的。
而且就连现在日本的这个名字,也是当年我们的一代女皇武则天赐予他们的,当时日本想要改名“日出之国”也就是日本,但是作为大唐的附属国,改名还得需要我们的君主同意。
当时正值武则天把持朝政,但是还未称帝的时期,日本三番五次请求改名,可武则天就是不同意。
日本也有够有毅力的,武则天不答应他们就一直来,终于在武则天一次醉酒之后被问得烦了,便同意了倭国的请求。
在如今的称谓之前,日本为何叫做倭国?而那个挖出来的金印,上面刻的文字又是什么内容,让日本人崩溃呢?
01
倭国怎么来的
在秦王扫六合,建立统一的国家的时候,日本的历史基本上还没有发展,也就相当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我国新石器时代开始于10000年前左右,结束于4000年前左右,而日本在公元前200年左右,还没有发展。
在秦朝统一之前,我国还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这几个较为完整的时代,因此说中华文明的起源甩日本十八个来回带拐弯都不为过。
秦朝时期,徐福东渡,为日本岛带来了一些基本的农耕知识,在徐福的帮助下,那里的人们才开始比较正常的生活。
后来刘邦建立汉朝,在光武帝刘秀执政时期,国力虽然不是整个汉朝最鼎盛的时期,但是对于日本来说,那时的中国也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日本对于大汉十分仰慕,几次三番派遣使者向大汉朝贡,请求赐封,光武帝见日本人如此有诚意,便将“倭奴国”这个名字赐予他们,也有人叫他们“倭国。”除此之外,光武帝还赐给了他们一块金印,也就是那个让日本难以接受的金印。
倭奴国的国君对这块金银之印极为珍视,视其为来自大汉帝国赋予的至高无上之权力的象征,倍加尊崇。一代传一代,将这枚金印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直到清朝时期才重见天日。
对于倭奴国这个名字,日本人那个时候还不懂“倭奴”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认为既然是大汉给的名字,肯定寓意深刻,甚至在现代日本的古代地图,在日本岛上,还写着一个大大“倭”。
后来到了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之后,日本才真真正正算是有了历史文明的时期,但是因为中国局势不稳,很多中原人来到了日本,带来了更先进的技术文化,日本才意识到“倭奴”这个词是个贬义词,但是由于战乱,日本人一直没有机会改名字,直到隋朝。
当时是隋炀帝执政时期,日本给隋炀帝上书自称“日出处天子”,这几个字让隋炀帝大为光火,但是更过分的是,他们称隋炀帝是“日没处天子”,简直是目中无人。
后来在唐朝时,倭国和大唐开展了一场“白江口之战”,结果是大唐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至此,他们再也不敢跳脚,直到唐高宗执政末期,才从倭国变成了日本。
02
日本发现大汉金印
公元1784年,当时的中原处于清朝时期,当时的执政皇帝,就是著名的乾隆皇帝,那个时候对外虽说是康乾盛世,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清朝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
在这个时期,乾隆皇帝开启第六次南巡,除了游玩和观赏风景之外,目的是巩固朝廷对南方的统治,但同时也有劳民伤财之嫌。
抓紧中国这个闭关锁国的空档,欧美国家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开始蓬勃发展,以至于清朝后期,实力大大超过了腐朽衰败的清朝。
日本和大清一样,也处在闭关锁国状态,在日本的福岛,有两位佃农,一位名叫秀治,另一位叫做喜平,那个时候他们正在为地主家开凿水沟。
挖着挖着,锄头突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发出“叮”的一声,刚开始他们以为是普通的石头或者别的普通金属,准备把它挖到一边,可是这个时候这块“石头”反射出了一抹金光,被佃农捕捉到了。
佃农拿起这块“石头”,简单的用衣服擦了擦,石头便显现出他原本样貌——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印,上面还刻了五个字。
可惜后来,这块金印没有被佃农收藏,或者卖出,反而交到了农场主手里,后来这块金印几经辗转,近百年之后,来到了日本年的福冈市博物馆,金印上面的文字也得以被解读,而解读出来的文字却让日本人大呼不能接受。
这个金印上赫然用隶书写了五个大字:“汉委奴国王”,因此我们习惯称这块金印叫做“汉委奴国王金印”。
这块金印,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特赐的金印。为什么日本人不能接受呢?因为在东汉时期,日本就已经臣服于我国。
委这个字是通假字,通“倭”,这五个字整体的意思就是过,这个光武帝赐给倭奴国国王的金印,后汉书有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但是日本人为了让自己的面子好看,竟然歪曲史实,说这个金印会不会是后世伪造的,或者然而这个说法很快就被推翻了。
03
有历史文物相印证
日本研究古代文学和金工技术史的两名日本人,山浦佑之和铃木勉,他们认为,这块金印就是后面的江户时代伪造的,不能作为真正的历史文物。
是当时有人为了抹黑日本人专门进行伪造的,可是这一说法,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反而有很多证据,证明了这块金印不是伪造的。
经过现代技术的坚定,这枚金印的含金量达到了95%之上,按照那个时期的日本来说,根本做不到这种程度,因此伪造的说法就立不住脚。
即使在日本学者口中的江户时代,也没有达到金印这种含金量的文物,因此这块金印就只能来自于中国,再加上上面的文字佐证,这块金印就是我国汉代的产物,是光武帝特地赐给“倭奴国国王”的。
又有日本学者又说了,这“委”字不是通假字,是意思是委任,是汉朝委任的奴国国王,而不是“倭奴国”,这一说法出来后,日本在历史地图上标记的“倭”字又作何解释呢?因此这种说法也不攻自破了。
1981年,在扬州邗江县的一出汉代墓葬附近,发现了一个汉代的诸侯国金印,也就是“广陵王玺”这金印和日本的那块间隔的时间仅仅只有一年,从上面的字体来看,两块金印应该是出自于同一位工匠。
根据我们对历史的深入探究,汉朝皇帝在赐予太子或诸侯王的金印上,常雕刻有乌龟的图案,以彰显其尊贵与权威。
而对于那些臣服于我国的国家,所赐金印上的图案则多为蛇、骆驼等动物,这既体现了分封制的等级差异,也展示了汉朝的威仪与影响。
而日本的“汉委奴国王金印”之上,就是一条蛇的样式。种种的证据摆在面前,日本的这枚金印是货真价实的文物,根本不存在伪造一说。
04
“倭”并不只有贬义
东汉时期,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是这样解释“倭”的:顺皃,并从人委声,说明光武帝可能不是看日本人长得矮小才赐名“倭奴国”的。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来看,“倭”这个表示归顺、恭敬,光武帝赐名之时可能看到了日本是诚心诚意想要归顺大汉的,所以才赐了这个名字。
为什么日本人觉得这个字不好呢?很可能跟“倭寇”这个词有关,在明朝时期,来自日本的贼寇就经常骚扰我国边境地区,他们也就被称之为倭寇。
早期日本为什么没有对倭国这个名字感到羞耻呢?除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程度不高,其实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在秦汉时期,中国人把外族人当做禽兽一般的存在,许多臣服的国家都被赐名“虫”或者“兽”之类的名字。
但是中国却把日本称为“倭”,表示中国还是把日本当人看的,因此那是的日本人还是很开心的。
有的时候现代的意思和古代的人们理解的意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日本无需过多纠结字眼,毕竟谁也改变不了历史。
参考资料
[1]新民网
[2]南京博物院 “广陵王玺”金印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