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每日为您推送精彩内容,不要错过哦~
1771年,蒙古的一支名为土尔扈特部的族群,跨越俄罗斯的边境,从钦察草原返回故土,得到了清朝乾隆帝的优待。
史书中关于图尔扈特部回归的事迹,一直称赞有加,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原本在中国西北安定生活,为何会迁往钦察草原?
接下来,我们一同探寻土尔扈特部的这段历史。
1.土尔扈特部,被迫逃亡
在明朝时期,蒙古有两个著名的部落广为人知,它们分别是鞑靼和瓦剌部落,瓦剌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漠西地区。
后来瓦拉竞争不过鞑靼,进而分化成以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为主要分支的蒙古四部。
到了清朝初期,准噶尔部迅速崛起,实力凌压蒙古诸部之上。
说起准噶尔部的大名,大家或许一时摸不到头脑。
在《康熙大帝》的电视剧中,康熙帝多次发兵讨伐的准噶尔丹,便是准噶尔部的大汗。
当然,当土尔扈特部西迁至钦察草原的时候,准噶尔部还没一统各部的实力,只是稍强诸部而已。
即便如此,准噶尔部给其他几个蒙古部族的压力,也非常之大。
面对准噶尔部的欺压,包括土尔扈特部在内的其他蒙古部落,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出路。
要么离开,要么臣服,别无他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尔扈特部选择迁移到钦察草原。
2.西迁的机会,突如其来
土尔扈特部西迁的机会,还是准噶尔部创造的。
他们西迁的目标地,曾是诺盖的领土,然而那时的诺盖汗国,因不断受到其他国家的打压,生存空间早已不及建国时期的三成。
钦察汗国建立伊始,幅员辽阔,哈萨克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诺盖汗国以及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众多国家,都是在钦察汗国的基础上分化而来。
随着诺盖汗国的崛起,钦察汗国的疆域再一次严重缩水,几乎囊括了钦察汗国大半土地。
钦察汗国日渐衰微,几乎到了人人皆可欺辱的境地,克里米亚汗国向东对其发起挑战,而俄罗斯人则从北方入侵,钦察汗国不可避免地灭亡了。
与此同时,俄国人在扩张的时候,趁机对喀山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发难,两国覆灭,诺盖汗国的大片领土与俄国接壤,不可避免要面临钦察汗国的下场。
失去了喀山汗国等国作为屏障,诺盖汗国西部和北部的广阔土地,都被俄国人占领。
东边诺盖汗国相邻的哈萨克汗国,虽然打不过准噶尔,但欺负诺盖汗国,还是绰绰有余的,东部疆域也被大面积侵占,一时之间,诺盖汗国的处境,岌岌可危。
土尔扈特部西迁的时候,诺盖汗国的领土已经所剩无几,诺盖人虚弱至极,自然无法阻挡土尔扈特部的兵锋。
然而,土尔扈特部西迁到诺汗国的疆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最大的障碍就是哈萨克汗国。
准噶尔部的不可一世,帮了大忙,他们不停地找哈萨克人的麻烦,哈萨克汗国无暇他顾,这才给了土尔扈特部迁徙到新家园的机会。
3.羊入虎口,被人拿捏
土尔扈特部迁移到诺盖汗国,俄国人自然是喜闻乐见的,诺盖汗国已经彻底被打残,没有根基的土尔扈特人过来,对俄国人来说,也不会有太大威胁。
更为重要的是,土尔扈特人的到来,为俄国人提供了拿捏哈萨克汗国的筹码。
土尔扈特部迁移至诺盖汗国领土的同时期,准噶尔部与哈萨克人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拼杀,战争间接导致了哈萨克汗国的衰落,为后来俄国人轻松征服哈萨克汗国埋下了伏笔。
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土尔扈特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他们一度扩大了原来诺盖汗国的统治区域,向南延伸,占据了阿斯特拉罕汗国统治的领土。
不过阿斯特拉汗国早已不复存在,这是土尔扈特人,从俄国人手中夺得的战利品。
俄国人之所以对土尔扈特部如此容忍,并非毫无目的。
土尔扈特人作为游牧民族,是俄国人抵抗克里米亚汗国和土耳其的理想盟友,近代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爆发了多场战争,都有土尔扈特人的帮忙。
当然,俄国人对土尔扈特部的利用,不仅限于对付土耳其,当俄国征伐西方的时候,也会强迫土尔扈特部派出军队,跟随出战。
4.写到最后
土尔扈特部一开始是有自主权的,特别是阿玉奇大汗时代,土尔扈特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他逝世后,因继承人问题,土尔扈特部陷入内耗,实力大幅削弱,贵族首领们为了掌权,便拉上俄国当后台,这为俄国人直接插手土尔扈特事务提供了机会。
俄国人深度介入后,土尔扈特人的自主性严重受损,尤其在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时代,土尔扈特人饱受俄国人的压迫与剥削,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土尔扈特部的英雄首领渥巴锡,不愿部族受辱,率领了二十万族人,逃过俄国军队的围追堵截,试图逃回故土,一时成为佳话。
渥巴锡的离开,震惊了叶卡捷琳娜大帝,他派出军队严密封锁土尔扈特人的出逃,后续可以离开的土尔扈特少之又少。
留在俄国境内的土尔扈特人,其实生活得并不好,他们往往被俄国当成炮灰使用,有些土尔扈特人机缘巧合逃到了其他国家。
如今分散各地的土尔扈特人,可能与我国境内的土尔扈特人,失去了血脉联系,认祖归宗,回家已然不可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4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