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

人文之光2024-05-16 12:38:48  124

在我国古代,有“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那么,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科学依据?

1、后代代替

其实个人觉得,古人和现代人在“计量”方面,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比如魏晋南北朝那会儿,有个叫莫愁的女子,她处于“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即15岁结婚,16岁生孩子。

其实诗歌里描述的情况在当时属于常态,但是在现在却不适用。

在当下,15岁大约还在上初中,16岁则刚刚初中毕业,距离结婚是很遥远的事情。甚至今年1月左右,山东某地也的确有初二学生办婚姻,被相关单位介入的例子。

并且古人讲究三十而立,但是在当代,三十多岁依旧没结婚的男男女女比比皆是。

而70岁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寿命的极限部分。古人有“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七十岁也因此被叫做古稀之年。但是在当下,活到90岁的老人也都比比皆是。

所以,关于“人过七十不上坟”的说法,需要结合古代的环境来看。

在古代,上坟的意义在于祭奠祖先。因为至少在商周时期,华夏先民就有祖先崇拜的传统。比如殷商热衷杀人祭祖,西周更是把祭祖写进了礼法里面。而祭祖的传统也从商周时代绵延到21世纪的当下。

而古人认为,如果到了70岁这样罕见的年纪,上坟这样的事情,其实就应该让后辈去从事了。毕竟,70岁的人也算是“老祖宗”了。上坟还得老祖宗亲自去的话,未免显得后辈无能。所以,人过七十也就不要上坟。

2、健康因素

其实古代人和现代人相比,之所以古人寿命相对短,是因为古代的营养水平和医疗条件都不如当下。小编以前读一些中医学方面的读物的时候,看到有的古代药方,甚至把粳米也是为药材——因为古人营养不良居多,所以古代药方很多内容侧重补充营养。当然现代人面临的是营养过剩问题。甚至现代社会的蓝领,生活条件都要比古代一般的地主好太多。

所以这个背景下,古代70岁的老人的身体素养也普遍不如当代老人,所以上坟这一路鞍马劳顿,对老人的健康也是一种伤害。因此古代就有人过70不上坟的说法。

此外,这还涉及心理问题。人到老年的时候,往往会面临各种病态。而上坟更容易有一种触景生情的感觉。这种负面情绪对于本来就容易有老年抑郁症的群体来说无疑是更不利的。所以,为了避免老年人会有胡思乱想的想法,也不能让老年人在70岁以后去上坟。

毕竟,抑郁症一旦严重,真的可能要命。

3、玄学因素

此外,关于上坟,也有玄学因素。古人认为墓地阴气大,甚至存在幽灵。而老年人因为阳气弱,所以容易被幽灵缠住,出现中邪甚至生命危险。俗称“被鬼抓住了”。当然,从科学视角来看,这些当然没有依据。但是古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出于避免老人在70岁以后遇到鬼魅的想法,也不会主张人过了70岁以后,再去上坟。

所以综合来看,人过七十不上坟,有科学成分,也有玄学成分。在当代,如果到了70岁,也的确不大适合继续上坟了——毕竟,即便不考虑鞍马劳顿这些内容,单就从触景生情这点考虑,就不要让老人去上坟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3501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