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伊拉克石油部对外正式宣布,在放出的29个石油勘探权的招标项目中,7家来自中国的企业拿到了10个石油勘探权。不得不说,在此次伊拉克石油部举行的招标中,中国企业大获全胜,远远超出其他参标企业,而美国的企业甚至落选了。这也让人感到很奇怪,毕竟,自从两次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在伊拉克的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虽然伊拉克政府要求美国撤军,但美国对伊拉克石油的控制,美国在伊拉克当地的影响确实比较深远。此次由伊拉克官方举办的29个石油勘探权的招标项目中,美国竟然落选,而中国却拔得头筹,由此可以看出,伊拉克与中国越走越近,而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的交流也越发频繁。实际上,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此次伊拉克石油部举行的29个石油勘探权招标项目中拔得头筹,也是基于多方面因素。
第一,中国在石油勘探方面表现出超强的技术能力,这也使得伊拉克愿意将自己的勘探权放给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为了甩掉“贫油国”这顶帽子,在苏联的帮助下,在中国石油产业工人的努力下,中国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庞大石油队伍,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勘探、冶炼方面的能力已经是首屈一指。无论地质环境多么复杂都难不倒中国,无论是像俄罗斯那样处于极地地带的石油勘探,还是像伊拉克这样处于沙漠地带的石油勘探,中国企业都拥有全天候勘探石油的能力。因此,在此次伊拉克石油部举行的石油勘探权竞标中,中国企业能够独占鳌头,简而言之,如果没有金刚钻,中国也不敢去揽瓷器活,而中国的技术能力、成本控制使得中国企业能够在竞标中轻而易举地战胜对手。
第二,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虽然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超一流,但能够在伊拉克这一石油市场上同场竞标的其他外国企业,必然也不是弱鸡。归根结底,中国企业能够在伊拉克政府拿出的29个油田勘探权竞标中拿下10个勘探权,本身也说明,中国与伊拉克的政治关系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美国通过两次海湾战争,硬生生地用武力方式将伊拉克纳入美国阵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在伊拉克胡作为非,无疑就是伊拉克政府的太上皇。虽然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在伊拉克国内政治力量的反对下,美国军队被迫退出了伊拉克,但美国对伊拉克政坛的影响还是很大。
按照一般道理而言,以美国资本的贪婪性、美国石油美元霸权的特性而言,美国不可能放过此次29个石油勘探权的竞标,即使不是全部拿下,最起码也能够拿下大多数。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次美国的石油公司竟然铩羽而归,不得不让人看到,在美国势力此消彼长之下,中国与伊拉克的关系也日渐成熟。从这一角度而言,此次中国企业能够出海,并在伊拉克石油部举行的29个石油勘探权竞标中拿下10个勘探权,本身就已经说明,中国与伊拉克两国的关系相当稳定、成熟。如果没有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成熟与稳定,中国企业要想在国外拿下这样的石油勘探权,其难度可想而知,毕竟,前不久,中国的中车企业在欧洲举行竞标时就被欧盟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因此,中国企业在伊拉克取得10个勘探权本身就已经说明,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确实不是盖的。
第三,伊拉克之所以在此次29个放标中让中国企业拿下10个勘探权,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是因为地缘政治的考量。百年变局拉开序幕,这也让伊拉克这一饱受美西方屠戮的国家,倍加重视自己的主权,所谓的主权就是指,一个国家能够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行动。如今的伊拉克拥有1475亿桶石油,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大概能够开发96年,但96年之后怎么办,这也是包括伊拉克在内的所有在沙漠上建国的中东国家倍感焦虑的问题。实际上,面对这些国家的焦虑,中国就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将这些中东国家串联在一起,通过这一纵横欧亚非的大动脉让伊拉克等中东国家能够搭上高速发展的列车。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中国投资越来越多地涌入伊拉克等中东国家,实际上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新希望。
2022年年底,中国领导人飞赴沙特,当时在与海合会、阿拉伯国家联盟举行会议时,沙特就与中国签下大单。沙特当时的想法就是,当石油资源日渐枯竭时,新能源必然会取代化石能源,因此沙特未雨绸缪地与中国签订大单,要打造沙漠中的未来之城。沙特的这种做法无疑为其他中东国家树立了榜样,只要与中国合作,中国的新能源专利、技术就能够在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的情况下,为中东国家发展提供另一种新选择。从这一角度而言,此次在伊拉克石油部举行的29个石油勘探权的招标中,中企能够拿下10个勘探权也表明,中国与伊拉克的合作既是基于合作共赢的生意合作,同时也是基于两国共同发展的战略共赢。
简而言之一句话,相较于美国的“一炸一路”,中国却是“一带一路”,美国搞破坏,中国搞建设,如今,深受美国两次战争之苦的伊拉克看得很清楚,谁才是真正的朋友,可谓是一目了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2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