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传言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iCAR品牌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张炳凤已经“下课”,iCAR品牌将由苏峻的智米团队全面接管。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不管真假,小编都只想说,奇瑞在新能源领域好不容易越来越好了,能不能不折腾呢?
说起来,张炳凤已经为奇瑞效力二十多年,从奇瑞营销公司华中大区销售经理到奇瑞营销公司大客户部部长,再到奇瑞商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奇瑞营销公司大客户部部长,以及奇瑞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炳凤有着丰富的营销和管理经验。
对于奇瑞来讲,绝对是既有功劳也有苦劳。
所以,如果传言是真的,笔者就有些愤愤不平了,履新不到一年就被“下课”,是不是有种“卸磨杀驴”的味道呢?
更何况,首款新车iCAR 03上市首月就突破了5000辆,勇夺新能源方盒子销量冠军,这个成绩不能说不好。
哎,如果网曝是真的,也只能送出一声叹息了!
有一说一,一直觉得奇瑞新能源有些乱,无论是早期的精品小车战略,还是现如今的iCAR品牌塑造,不能说奇瑞在新能源领域没有想法,只能说有些不够务实、不够坚决,总有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意思。
另外,从早期鲍思雨团队到后来的更加年轻的章红玉团队,奇瑞新能源不仅在品牌和产品上让人看不懂,也在管理团队上没少“折腾”。更让人费解的是,自从章红玉开始主导奇瑞新能源后,突然发现一大批原来的中层主力,竟不约而同的跳槽到了奔腾小马团队。
虽说人员的变动很正常,可同期大量人才流失,也似乎预示着一些问题。
大胆猜测一下,要么是章红玉团队看不上之前鲍思雨的那些人,要么就是鲍思雨的那些人已经在新的团队看不到希望。不过,不论是哪种原因,对于鲍思雨团队的那些人,之所以会舍弃自己奋斗多年的品牌,必然是彻底失望和绝望。
至于为何那些老人儿集体跳槽,或许只有奇瑞新能源自己最清楚。
原本以为年轻且激情满满的章红玉在重组团队后,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不曾想,iCAR品牌的首款车还没卖多久,又出现了重大管理团队调整。
正如开篇所讲,据网上爆料,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iCAR品牌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张炳凤已经“下课”。
由此,再联想到iCAR品牌之夜上尹同跃隆重介绍的智米苏峻团队与iCAR的合作,不难猜测,章红玉的iCAR品牌将迎来重大人事变化。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现在的iCAR品牌事业部已经由苏峻任iCAR首席产品官,但章红玉依然是iCAR品牌总经理。
再说这个智米团队,尹同跃在介绍他们时,是毫不掩饰的满意和喜悦,他将苏峻团队的到来称为:融合力量。
据了解,智米科技团队融入奇瑞后,主要负责轻资产环节,包括市场洞察、产品定义、用户需求的发掘、工业设计以及创新的营销模式。奇瑞则负责重资产的长期投入,包括整车资质、生产制造、产业资本以及销售渠道等环节。
问题来了,对于失去张炳凤这员大将,又融合了新力量的iCAR品牌事业部,章红玉究竟还有多少话语权和主导权呢?
产品上似乎已经由智米团队接管,营销上是不是也将由更懂年轻人且深谙小米营销大法的苏峻团队接手呢?
事实上,苏峻团队融入的速度之快还是让人有些意想不到,毕竟由他们设计的首款产品——V23已经亮相。而这,也似乎成为iCAR品牌焕新的起点。
相应地,iCAR 03也多少有了一些过去式的感觉。当然,伴随iCAR 03成为过去式的,也一定还有章红玉团队的很多奇瑞老将。譬如,在现在的iCAR品牌事业部,早已经看不到iCAR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陈剑的身影。
从早期精品小车战略的萎靡,到现在的iCAR事业部的容光焕发,从呕心沥血打造起奇瑞新能源的鲍思雨到现如今的章红玉,以及不断更迭的高管团队,奇瑞新能源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折腾”。
如果说,当年全力以赴打造小蚂蚁系列和QQ冰淇淋是看到了宏光MINI EV的成功,那么现在打造方盒子为主的iCAR品牌,一定是受到了捷途旅行者的启发。
而让笔者不理解的是,捷途能够用自己人成功塑造旅行者,为何iCAR品牌就不能多给自己人一些机会呢?难道智界S7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去年,尹同跃罕见放出狠话,奇瑞在新能源领域要不客气了。到了今年,我们看到奇瑞在星途、捷途,以及母品牌方面已经横向多条线打造出了全新的新能源序列,诞生了星途星纪元、捷途山海和奇瑞风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比而言,奇瑞新能源公司是最早开始布局新能源的板块,只可惜,因为过度重视纯电小车,从而错过了向更高端产品迈进的最佳时机。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iCAR路线,也看到了章红玉满满的激情和决心,也让经销商终于有了赚钱的希望,可遗憾的是,管理团队的再次调整,无疑将是对这个新生的新能源品牌的一次重击。
更何况,智米团队再优秀,也是外来的和尚,即便是能够在产品方面有了建树,可要想完全融入,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对用于奇瑞和尹懂来说,引入智米团队对于奇瑞来讲,似乎是一种鲶鱼效应,寄期望于此引入全新的营销模式,带来全新的品牌变化。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会不会骨感不好说,但一定会经历阵痛期,堪称是一步兵行险招之棋局!
至于年轻的iCAR品牌能否适应,不妨拭目以待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1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