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能耗越低,排碳量就越少。目前重庆已建设一批近零能耗建筑,让我们看看他们如何做到节能减排。
位于南岸区广阳岛的大河文明馆就是近零能耗建筑,它也是全国首座整体流线型赭红色彩色清水混凝土建筑,还是重庆十大新型建筑之一。项目以“生态北斗”为设计理念,建筑空间随土堆自然成形,是一座与绿水青山融为一体的生态覆土式博览建筑。
走进大河文明馆,即使不开灯,室内依然很亮堂;夏天即使不开风扇和空调,依然感觉很凉爽。
“在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的同时,通过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同时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重庆市绿色建筑与节能专家库规划与建筑专家赖新,介绍了近零能耗建筑的特点。她说,大河文明馆建筑屋面为平均厚度0.5米的种植屋面,既与周边环境的自然风貌融为一片,又能很好地起到隔热保温作用,更能很好地固碳。同时,建筑营造大量半地下、开敞、流通的灰空间,能很好地在夏季进行热交换,快速带走热量,有效降低夏季用能。项目因为有屋顶绿化保温隔热层和建筑内保温系统的联合作用,有约5400平米的非空调空间直接不需要空调用能,也能拥有较舒适的室内温湿度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场馆85%以上为三维流动曲面结构,利用赭红色清水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型,既造型美观,又减少了抹灰装饰面层,也是很好的减碳措施。为了满足建筑保温隔热、防火、隔声减震等需求,项目还首次在国内民用建筑中采用气凝胶纳米绝热毡建筑内保温系统,推动了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落地和发展。项目荣获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奖,获得三星智慧工地证书,累计接收5000余人次观摩,收到来自波兰、意大利、葡萄牙等10余个国家代表团的高度评价。
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每一个高大空间的顶部都有一个白色的气膜窗。“它不仅可以让自然光进入,一旦发生火灾时,采光膜会自行熔断,帮助火灾迅速排出。”赖新说。
重庆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本项目能源系统采用了广阳岛江水源热泵区域能源站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本体节能率和综合节能率达到64.1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7.23%以上,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中的近零能耗建筑能效指标要求。
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大河文明馆项目现场负责人邓鹏说,相较于常规项目,大河文明馆减少了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约50%的初投资,相较于2015年节能标准,建成后建筑的空调、照明、通风等常规系统的年耗电量降低60%以上。“通过降低用能空间、减少用能时间、节约建筑材料等方式,项目单位面积能耗31.21kWh/㎡·a,年碳排放量为3.29kgCO2/平米,年减碳约310.5吨,全生命周期减碳约3.89万吨,减碳效益突出”邓鹏说。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累计建成节能建筑约7.83亿平方米。下一步,重庆将着力提高民用建筑能效水平,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执行居住建筑75%节能标准、公共建筑78%节能标准,大力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同时,通过大力推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光热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努力实现民用建筑用能的低碳化和清洁化。
上游新闻记者陈竹摄影任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1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