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清朝题材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剧中经常会出现对清朝官员的一些尊称,像制台、抚台、藩台、臬台、道台、学台、府台这些称呼,那么如果对清朝官制不了解的人会纳闷这些官职具体指哪些官名,下面就来说说这个事情。
制台指得是总督
清朝的制台尊称其实指得就是最顶级的地方官总督一职,在《大清会典》中明确记载总督的职能为:总治军民,统辖文武。所以在官场上下属都会尊称总督为制台。
总督之职始设于明朝,当初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结果由于朱祁镇昏庸导致了大明全军覆没,他自己本人也被瓦剌部俘虏,瓦剌部围攻京城,不得已之下朱祁镇生母孙太后改立朱祁镇异母弟成为朱祁钰为景泰帝,朱祁钰登基后立刻任命兵部尚书于谦为京师总督,全权负责低于瓦剌部,由此总督一职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不过在明朝时期,总督并不是常设官职,通常只会在某地区爆发战争时,朝廷才会委派总督过去协调多个省份的军政事务。战事结束后,总督会立即卸下职务回京复命,只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再加之女真政权在关外的威胁,因此明朝中后期总督基本成为常设官职。
清朝统一全国之后,基本承袭了明朝的官制,再加之清朝比较重视军事,因此总督一职就成了常设官职。
总督之职自明朝设立起就是侧重于管理军事的官职,但是这个官职不管在明朝还是在清朝都属于是文官,属于地方文官之首,在明朝素有“文帅第一重任”之称,其实说白了就是统治阶层不信任武将,总督一职就属于是用文臣节制武将的手段,所以清朝的总督有权节制多个省份军政事务,但侧重于管理军务,不能过分干预省内政务。
在清朝总督是正二品官阶,但是由于总督有权节制各省绿营的最高军事长官提督和八旗驻防将军,而提督和八旗驻防将军都属于是从一品官阶(注:八旗驻防将军在清初时期为正一品官阶,清朝乾隆时期改为从一品),所以为了总督能节制提督和将军,清朝的总督通常都会在朝廷兼职,比如兼六部尚书或者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之职,这样兼职后总督的官级就被提升为从一品了。
清朝的总督管辖区域也不是完全成定制,通常时候都是根据情况划分管辖区域,比如雍正时期,雍正需要有人帮他在中原地区推行新政,于是他特意合并河南和山东地区,任命宠信的大臣田文镜为鲁豫总督,帮他在中原地区推行新政。
所以清朝总督之职的管辖范围完全看当时情况而定,其实清朝设立总督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各省之间的联系,由总督来负责协调各省之间的事务,避免遇到跨省问题时互相推诿。
清朝还设有专职总督,比如负责水利的河道总督和负责漕运的漕运总督,这些专职总督的官阶待遇与地方总督都是相同的,只是负责事务比较专业的事务。
抚台指的是巡抚
清朝的抚台尊称其实指的是一省最高的行政长官巡抚,在《大清会典》记载巡抚的职能为:宣布德意,抚安齐民。所以巡抚被尊称为抚台。
同样巡抚也是清朝承袭于明朝的官制称谓,明朝时期省级行政单位是没有一个总负责的官员,属于是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分立,布政使司掌管一省行政,按察使司掌管一省司法,都指挥使司(清朝时期改为提督军务)掌管一省军务,当时称之为三司衙门。
由于三司衙门互相独立互不统属,因此一省事务很难协调统一起来,所以在明朝中期之后,朝廷会不定期派遣京官到地方上巡视各省,这官职就叫巡抚,其意就是巡视安抚地方。
这些京官就属于是钦差大臣一般,到了地方各省后权力极大,三司衙门都要受到其监督节制,但是在巡视结束后,巡抚这个官职就不存在了,所以在这时期巡抚和总督相似,都属于类似钦差大臣一般的临时性官职。
到了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时期后,朱厚熜发现委派巡抚管理地方事务很方便,于是就把巡抚定为常设官职,从此巡抚就成了明朝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清朝统一中国后延续了明朝的官制,仍保留巡抚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官阶为从二品,但由于清朝时期布政使也是从二品官阶,而布政使属于是巡抚的属官,因此通常清朝都会给巡抚加衔,让巡抚兼六部侍郎或者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之职,这样兼职之后巡抚的官阶就成了正二品。
在清朝时期巡抚权力很大,巡抚麾下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而且一旦战事爆发之后,巡抚的权力会临时大增,可以有权调动省内从一品的八旗驻防将军和提督。不过虽然巡抚有军权,但相比于总督,巡抚更侧重于监管政务。
有意思的是清朝从来不会明确总督和巡抚的职能范围,二者并没有从属关系,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统治阶层的目的就是希望让总督和巡抚互不统属互相监督,以免造成地方割据问题。
藩台指的是布政使
清朝的藩台是布政使的尊称,上面提到过明朝初期一省设三司衙门,以布政使负责主管政务,虽然明朝的三司衙门互不统属,但是明朝官场有规定各省官员上奏折时要以布政使为首,这就意味着布政使在明朝时期实际上属于是一省的第一把手。而一省的最高统治者在古代有藩镇的意思,所以布政使在明朝时期就被尊称为藩台,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在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圣旨中曾称:“外官官制,向以布政使领之,但督抚总制百官,布、按二司皆其属吏,应首列督抚,次列布按。”
乾隆这意思就是称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属于是总督和巡抚的属官,明确一省的官员地位排序,所以布政使属于是总督和巡抚的属官。
在《大清会典》中明确记载布政使的职责为:一省之行政,总司全省之钱谷出纳,并承宣政令,考核所属州、县。
所以从这些能看出来,布政使比总督和巡抚权力差远了,其职能主要就是负责一省的政务推行和考核省属官员,管理一省的财政大权。
虽然布政使的官阶为从二品,只比总督和巡抚的官阶低了一丢丢,但相比较总督和巡抚,布政使只有行政权力没有军事指挥权力,就职权来说比总督和巡抚要差很多,所以布政使算是二者的属官。
不过即便如此,布政使也算是清朝普通地方官天花板级的官职了,毕竟总督和巡抚只是负责全面,具体的政务执行和人事考核以及财务问题都是有布政使一手抓并亲自去执行的,所以布政使就算是地方官晋升的天花板了。
臬台指的是按察使
清朝的臬台指的是按察使,在古代“臬”字有法律、法度的意思,所以按察使又被人尊称为臬台。
按察使一职始设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参考唐朝的观察使和宋朝的提点刑狱司而设立了按察使之职,其职能按照《大清会典》记载为: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振扬风纪,澄清吏治。主要是负责一省的司法诉讼和监督官员风纪以及驿站交通事务。
按察使主要负责一省内各府、州、县的司法诉讼汇总裁定,再把裁定结果上报给总督和巡抚,同时还负责监督一省官员的风纪问题和驿站传送事务,并且清朝还规定按察使有权参与一省的重大事务决策,因此按察使也是地方高官之一。
按察使的官阶为正三品,比布政使要低一级,但是二者并没有从属关系,二者都属于是总督和巡抚的属官,不过地方官上奏折时,按察使按官阶是要排在布政使后面。
道台指的是道员
清朝的道台指的是道员,属于是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属官,在清朝官场上被尊称为道台。
道员这个官职是清朝独创,不过也是参考明朝官制而来,在明朝时期布政使有四名副手分别是左右参政和左右参议,按察使有两名副手分别是副使和佥事,清朝在这个基础上设立了参政道和参议道以及副使道和佥事道的官职,并衍生出了道员一职。
在清朝道员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分守道就是常驻省城,分巡道则是常驻地方,负责巡视和管理多个府、州、县事务。
道员除了负责地方的政务、司法、风纪监督之外,还有专职的道员,比如负责盐务的盐道、负责水利的水利道、负责粮食的粮道、负责驿站传送的驿传道等等。
不过道员并不算是一级行政长官,道员只是省里派出地方的衍生官职,这个官职的职能类似于省里派驻地方的特派员,代表省里到府州县巡视或常驻。
道员的职责作用很重要,能充当省里和府州县之间的沟通桥梁,是省里与府州县之间的粘合剂,因此道员的职能非常重要,在清朝属于是万金油类的地方官职。
在清朝时期,道员的官阶品级不太固定,清初时期道员的品级不太固定,但大多为从三品到从四品官阶,晚清时期更加不固定,甚至有的道员官级夸张到正二品,只有在清朝中期自乾隆时才固定道员品级为正四品官阶,所以在一省之内道员算是比较高级的官员了。
学台指的是学政
清朝的学台指的是提督学政,其职能主要是负责主抓一省的教育和考试,在官场中被尊称为学台。
其实一省的教育和考试本来在明朝时期是由布政使主管,清朝时期布政使的权力被削弱,无权负责一省的教育和考试了,而是由朝廷派遣京官到省内担任提督学政负责教育和考试。
清朝的学政并没有固定的官阶,因为通常一省的学政都是由京官派驻地方,是类似于钦差的临时性质官员,只以京官的原品级为主。
通常出任学政的官员都是六部侍郎、翰林院官员以及六部堂官,不过这些官员想出任学政,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经科举进士出身才能出任。比如出任学政的人是六部侍郎,那官阶就是侍郎品级的从二品,如果出任学政的人是六部郎中,那官阶就是郎中品级的正五品,所以学政没有固定官级。
虽然学政没有品级,但由于是皇帝亲自任命指派,因此其到了地方之后地位极高,即便是总督和巡抚也要让其三分,在地方上奏折列名时,学政与布政使排名并齐,还要略高于按察使。
府台指的是知府
清朝的府台指的是知府,清朝的地方分省、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府就是省之下的行政机构,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市。
知府主要负责一府的所有行政、司法、军事事务,权力非常大,在战争爆发时,知府有权力调动地方团练军队,而且在请示总督和巡抚之后,得到二者手谕批准,知府还可以调动驻地绿营军队,因此知府的权力很大。
虽然知府的权力很大,但官阶并不高,清初时期,知府的官阶为正四品,到了乾隆时期,由于道员的官阶被明确为正四品,因此乾隆改知府官阶为从四品。
当然,清朝还有两个知府并不是常规官阶配备,那就是顺天府和奉天府,即现在的北京和沈阳,这两个府的知府官阶都是正三品,比普通的知府要高两级。
写在最后
这些就是清朝地方官的尊称,其实从上面的官职职能来看,按照现代的官职来对比的话,总督相当于建国初期在省之上设立的六大区书记;巡抚相当于各省的省委书记;布政使则相当于各省的省长;按察使相当于主管司法的常务副省长兼省司法系统和纪委以及监委一把手;道员相当于省辖各厅厅长;学政相当于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和教育厅厅长;知府相当于市委书记。
其实看完这些就能看出清朝的官制比其他朝代还是进步很多,清朝的官职职能细分比较全,已经接近于现代的管理理念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啸亭杂录》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0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