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是我国的友好邻国,双方在历史上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联系,既有昭君出塞这样的佳话,亦有刀枪相向的互相征伐。
由于二者地理上的相邻性,中国在外蒙古历史上占据着无法衡量的巨大分量,中国朝代的兴衰沉浮与蒙古古代政权的崛起衰落之间,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随处打开蒙古教材,都能看到古代中国的身影。
(一)光荣的古代、中世纪——游牧民族vs时战时和的中原邻居
与大部分国家类似,外蒙古对自身教材历史按照三段进行划分,即遥远的古典时代、中世纪时代以及近现代。
他们分别对应的是成吉思汗之前的游牧政权、成吉思汗及蒙古帝国强盛时期、蒙古衰落时期。
第一个被外蒙人视为正统政权的,便是和大汉王朝相对立的匈奴帝国,外蒙在其6年级《历史》第五章“蒙古的古代国家”中,这样明确表述:“蒙古人的祖先是匈奴人。”
自匈奴到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这一系列在蒙古高原强盛一时的政权都是为其所认可的正统朝代。
与之对立的秦汉、北魏、隋唐自然也被提及。
彼此之间进行了一系列互有胜负的争霸战争,中原王朝大费周章地修筑了万里长城,对他们进行抵御。
为丰富史料,外蒙还经常引用中国方面的史书,例如在提到匈奴时,特意引用了史记中司马迁所记载的“冒顿弑父”一事作为补充。
当然,和我国教科书不同的是,站在游牧立场上的外蒙更偏向于自身战争的正义性。
例如在提到秦朝进攻河套平原(秦始皇派遣蒙恬引30万秦军北夺河套)时,专门用了所谓“侵略“字眼来表述。
值得注意的是,外蒙在介绍古代中国政权时,亦不吝啬赞美之词,称赞中华文明拥有先进的制铁、纺织、印刷、陶瓷等技术,是世界上优秀领先的文明。
到中古时期的辉煌年代,外蒙浓墨重彩地介绍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横扫欧亚的赫赫武功。
不幸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成了蒙古帝国的背景板,金朝、西夏、南宋相继被灭亡。
而在中国人眼中的大一统王朝——元朝,则被外蒙当作了自身的正统王朝。
其7年级历史教科书中,就这样记载:蒙古帝国在蒙哥汗之后分为四大汗国,其中之一是大元国,1271年,忽必烈将全体中国纳入到了蒙古的统治之下。
有盛必有衰,14世纪后,蒙古人的势力在东亚不断收缩,尤其在清朝崛起后,外蒙教科书的基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
(二)沉重的近代——“清朝对外蒙的打压”
明清鼎革之际,清朝以联姻、征服的方式将漠南蒙古囊括到版图范围之内。
到了康熙时期,清军在同准噶尔的战争中取得大胜,进一步将外蒙纳入到了自身的统治范围内,维持了200余年的时间。
对此,外蒙教科书虽说认同了清朝对外蒙实行了有效的统治治理,但是在评价上却充满了一系列负面的描述。
外蒙教科书批评到:清朝用武力强占了我们美丽的草原,迫使我们和亲,对我们进行分化瓦解,人口控制,奴化教育。
众所周知,清朝奉行满蒙联姻的政策,对待蒙古上层贵族大力拉拢,赏赐了不计其数的珍贵礼物,尊重外蒙的宗教信仰。
为什么外蒙对清朝有如此负面的评价呢?
原来,清朝为了避免重蹈历史上封建王朝受困游牧民族劫掠的覆辙,专门想出了一个十分腹黑的计谋——尊崇黄教、柔性减丁。
自顺治起,清朝以赞助佛法的名义,在蒙古投入重金大规模修筑藏传佛教寺院,鼓励平民家庭男丁剃度出家,对僧人实行全面的减除兵役、徭役等其他赋税的优惠措施。
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大量蒙古平民为躲避繁重的赋税,而放弃了世俗生活,单单在漠南地区,保守估计就有 20 万以上的喇嘛。
要知道,蒙古总人口在明末也不过200余万人。
如此多的劳动力不事生产、不成家立业,直接导致蒙古人口长期停滞不前,社会活力陡然下降。
一直到清朝末年,蒙古仅有172万人,这与同期亚洲其他地方所经历的人口大爆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此之外,外蒙对清朝统治时期晋商的高利贷剥削,亦有着相当强烈的怨言。
众多贵族因被利诱背贷而陷入到了破产的境地,草原的经济命脉长期为晋商所控制。
在这一史观的指导下,外蒙教科书自然而然地将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大都归咎到清朝身上,用了众多文字、图片“揭露”清朝统治时期的一系列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外蒙的国家历史博物馆里,就专门摆设着一件与中国有密切关联的文物——军威碑。
据了解,这是康熙皇帝大破噶尔丹后,为宣扬大清皇威所特意在当地设立的,上面以标准的汉文进行书写。
这一军威碑被列入了教材当中,用以警醒外蒙学生、反思当年被统治的历史。
辛亥革命爆发后,无法忍受清廷统治的外蒙,在沙俄的帮助下宣告自立,自此以后走上了一条“俄化”的道路。
在俄国人的“改造”下,外蒙社会的方方面面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不但贵族、僧侣遭到惨重打击,旧的上层势力一蹶不振,就连官方的文字也被按照西里尔字母进行重塑,相当于一场脱胎换骨般的洗礼。
尽管存在着不少争议,但考虑到俄国人为蒙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现代文明成果,外蒙教科书对俄人的态度,明显比起清朝好了许多。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蒙古人编撰教材本质上是为了加强民族自信心、培育本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过去的兴衰沉浮中吸取宝贵的教训。
所以它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应每个时代的真实历史,其中似乎还是带有些许耐人寻味的偏颇之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0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