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华为等中企在半导体、通讯、互联网等领域闯入西方的舒适区,他们便凭借技术的先发优势,采取政策限制措施试图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积极推动脱钩断链的策略,形势最为严峻的挑战莫过于网络信息技术产业最基础的硬件设施,芯片及相关制造设备。
中芯国际2018年向光刻机巨头ASML订购的EUV光刻机至今都没有到货,华为等国内企业即便能研发出5nm芯片,仍需借助于台积电、三星的制造能力。但芯片战打响之后,两者纷纷倒向西方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所以想要大陆企业自己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于是,华为表态不再对西方技术抱有任何幻想,中芯、华虹也开始积极扩产,解决了14nm等中高端芯片的量产问题。然而,不管是制造工艺还是出货量,我国似乎并没有占据太大优势。
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SIA和波斯顿咨询公司BCG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32年,中国将生产28%的10nm以下芯片,其中10-22nm的芯片,市场份额会增加6%增加到19%,28nm以上芯片增幅最大,将从2022年的33%增加到2032年的37%。但先进制程也就是7nm及更先进的制造工艺,预计只有2%。
之所西方会有这样的推断,因为7nm及先进制造工艺的芯片行业的技术制高点,技术壁垒较高,不管是芯片制造技术还是相关设备,大量专利掌握在西方人手里,如今面临技术、设备断供,需要中企投入大量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而受制于政治等外界因素影响,中企在技术、零部件、设备等获取方面面临着诸多限制。
不过挑战与机遇并存,自美企开始断供开始,我国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利好扶持本土芯片制造业,如共同参与投资建厂,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校企联动人才培养等,这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10-28nm方面,国内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比如中芯国际、华虹已经实现了14nm工艺芯片的量产,并且正在向10nm工艺迈进;中芯还频传等效7nm、5nm的N+1、N+2工艺。这些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成熟制造领域竞争力逐渐增强,也意味着中国芯片也在积极向更先进的半导体市场进行布局。
而外界所谓的先进工艺仅有2%的推测,大概率是基于麒麟9000S这种中高端芯片大陆量产而得出来的结论,但中国芯片只能靠华为吗?显然不是!
华为海思虽然是一家半导体巨头,涉足AI、手机、通讯、显示芯片,但国产芯片单靠华为一家企业是不够的,合肥长鑫、长江存储等,他们在闪存、存储芯片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况且英特尔、AMD处理器被取消申请许可,必然会推动国产桌面CPU,龙芯、中科院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尤其在这种逆境之下,想要实现中国芯片真正的崛起,国内整个产业链,包括消费市场,必须要协同合作、共同努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92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