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奇书《酉阳杂俎》记载月球奥秘: 八万两千户人修, 穿宇航服

山九2024-05-13 09:05:00  118

奇书《酉阳杂俎》是唐代著名文人段成式编著,成书于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左右。

这本书的性质,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涉及古今中外。

书名“酉阳”二字的含义来自于“酉阳逸典”,传统主要指代藏诸世外的秘籍奇书。

“俎”本是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放肉的礼器,这里则代指不同于正味的奇味。

杂俎,意思是:天地之间凡百奇味,杂然前陈。以此比喻该书所记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这本书详细记载了有关陨星、化石、矿产等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古代多个方面从科学论述的空白,甚至还提及了很多现在都还没达到和难以理解的事物。

在《酉阳杂俎卷一·天咫》中,记载了唐朝人遇到在月球修理工的故事。

大和年间,郑仁本的表弟和一个王秀才游嵩山,他们翻山过涧,到了一个非常幽静的地方后就迷路了。

天都要黑了,也找不到路,正在烦恼的时候,忽然就听见山林中传来人鼾睡的声音。

两人赶紧顺着声音寻过去,就看到见一个人穿着一身特别洁白的布衣,头枕着—个包袱正在熟睡。

两人急忙上前问路,睡觉的人并不理会,两人多次询问,那人才坐起来。

但并没有直接回答两人的话,而是有些卖弄的和两人说:“你们肯定不知道月亮主要是由七种宝贵的物质合成?”

“月亮就像一个球,它表面并不平坦,坑坑洼洼的;它本身也并不会发光,看着之所以亮,是因为反射了太阳的光。月球上常驻八万两千户人维修,我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月球修理工,为了让两人相信,就打开头下的包袱,里面有各种修理工具,还有两盒特别奇怪的饭食。

月球修理工将盒饭分给两人吃,还得意的说:“你们吃了这盒饭,虽然不能长生,但一辈子都不会生病。”

说完给两人指了一条正确的路,两人刚准备感谢,却发现人已经不见了。

这个故事最神奇的是,一千多年过去后,当人类正式开始研究月球时,发现很多研究结果,和故事里月球修理工所说的完全吻合。

1,月球本身确实不平坦,表面布满了可能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的确是反射了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才会看着它亮。

3,月球的月壤恰好包含了七种物质: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亚铁、氧化镁、二氧化钛以及氧化钠。

4,前苏联科学家瓦欣·谢尔巴科夫根据科学研究,提出过一种假设,如果月球是一艘巨大的飞船,最少需要八万多人才可以维持它基本运行。

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唐朝,对于月球,就能够有如此精准的描述,实在是难以想象。

有一种说法:现在我们的所有科学成果,都是循规蹈矩的一步步实现未来已经确定的事,而这些事,很多都因为时光回溯过程中的失误,在历史里留下了蛛丝马迹。

也有一种猜测:所谓上古神话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然后那批人升维了,留下一些人在月球,负责引导和监视人类文明的发展,使人类走上另一条路,避免人类和他们走同样的路而升维,影响他们的平衡。

还有一种观点:月球就是生命方舟,因为宇宙环境对于天然存在并且宜居的星球太苛求了。

有了月球方舟,可快速高效的在各星系的宜居带,对蛮荒甚至无生命星球进行环境调整和生命改造。比如现在的火星,可以激活火星地核,并布置月球方舟在近地轨道环绕。

原文: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

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

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

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

其人笑(一曰言)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

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9042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