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铁路集团党委发起并联合17家在江苏从事铁路行业的企业党组织,共同签署“圆梦高铁”党建联盟科技创新联合体合作协议,聚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铁路建设,加快形成和发展铁路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江苏聚焦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等领域,助力铁路行业创新驱动发展。
科创赋能
为铁路建设增添动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3年12月22日,2023年铁路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召开,指出全行业要扎实做好新时代铁路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2024年4月29日,随着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缓缓转动,南通八龙过江“第六龙”中的崇太长江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
沪渝蓉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之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是沿海及京沪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以“北桥南隧”的形式跨越长江,“北桥”即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南隧”即崇太长江隧道。项目建成后,将首次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南通站至上海北站(宝山站)时间约40分钟。
“领航号”超大直径盾构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之重器,是为穿越长江量身定制的“金刚钻”。据悉,该盾构机是目前世界高铁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穿越位置长江水下最深的“钢铁巨龙”。“领航号”配置了隧道智能建造系统,拥有独立思考、智能分析、自主判断的“超级大脑”,具备智能掘进、智能拼装、超前地质预报、盾尾密封安全预警、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等国内领先智能创新技术,以“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方式自主掘进,将引领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水平攀升到新的高度。
“领航号”始发后,预计按照每天10至20米的速度掘进,开始“万米长跑”,由北向南穿越万安村、长江刀鲚保护区、主航道等环境敏感区,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技术等级最高。掘进过程中将挑战超长距离独头掘进、隧道轴线精准控制、同步衬砌等世界级难题,向世界展示中国建造的新质生产力。
向“绿”而行
优化交通生态环境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23年2月,江苏印发《江苏省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开展全省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近年来,江苏省铁路集团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江苏铁路工作全过程,奋力书写“轨道上的江苏”绿色答卷。
江苏省铁路集团坚持“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原则,积极筹建江苏省智能与绿色铁路工程研究中心,提升铁路建设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2023年9月28日早晨9点28分,随着G7799次列车缓缓驶离新建成的武进站,沪宁沿江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据悉,沪宁沿江高铁在全国首次采用40米简支箱梁技术,将桥墩数从240个减少至198个,降低了对苏南地区第二大淡水湖滆湖的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在该水域开展的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1100万尾鱼类,持续助力滆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以“驰骋江南、品味水韵”为铁路文化主旨,江苏省铁路集团将山水人文与站房设计相融合,打造出独具魅力的场站。以江阴站为试点打造智慧站房,主被动建筑节能技术深度融合,做到引景入室、共享开放,实施专项绿化方案,将沪宁沿江高铁打造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绿色生态长廊,让旅途的每一刻都与自然和谐相融。
协同发展
增强交通网络效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围绕《江苏省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部署,江苏进一步提升铁路货运量,推进铁水联运发展重点要加快完善“三纵三横”铁路货运通道,特别是港口后方铁路通道建设。
为实现海铁联运“接力跑”,2023年5月23日,“淮安港—上海港”海铁联运班列定班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淮安海铁联运进入了新阶段。据了解,该班列为苏北地区第一条定班定点的海铁联运班列,将原本的“货等车”变为“车等货”,可为相关生产企业降低25%的物流运输成本。
目前,淮安已开通至上海港、宁波港、连云港三条海铁联运外贸集装箱发送线路。连云港—徐州—淮安作为组合型枢纽城市还被评为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
2023年7月20日,伴随着汽笛轰鸣,一列满载290台国产吉利汽车的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中欧班列从徐州驶出,发往俄罗斯。这是徐州班列开辟贸易商品车运输新赛道的全新探索,拓展了徐州及淮海经济区贸易商品车出口的新通道。
目前,江苏依托京沪、陇海、新长、宁芜等铁路,形成了稳定运行的100余条多式联运线路和24条中欧班列线路,铁路货运量增速明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