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求职类综艺《非你莫属》一经播出,便吸引了大批观众的青睐。在2017年更是创下高达1.21的收视率,并打破了当时的的吉尼斯记录。
然而,这档节目却在火爆之际被迫停播。此后,知名主持人涂磊、张绍刚陷入舆论风波,节目中的老板也因为违法被捕入狱,BOSS团多位成员更是濒临破产。
更是被网友们誉为中国最“邪门”的综艺节目。
那么,这档综艺在播出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节目概括?】———》
该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传统求职的局面颠覆——不是求职者对着老板自我介绍,而是老板团对求职者进行现场面试,由求职者决定是否"中意"这家公司。
节目中最核心的环节便是"现场面试"。每一期都会请来十几位不同行业的企业高管组成"老板团",然后五名求职者将在镜头前,向老板们一一阐述自己的个人情况、工作经历以及职场理想。
双方还将就职场话题展开对话交锋,老板们可以对求职者进行无死角的提问,而求职者也可以直陈疑虑、畅所欲言。只有当双方都觉得彼此时,求职者才会选择这家企业,正式获邀加入。
正是这种机制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求职者,既有刚踏入社会大学毕业生,也有富有阅历的职场老手。因为求职人员的五花八门,也给节目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戏剧感。
《———【?口碑下降?】———》
虽然节目一开始便赢得了不少关注和赞誉,但随着时间推移,主持人和嘉宾明星的一些言行也引发了诸多非议和批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主持人张绍刚的一段"人身攻击"言论。
当一位女嘉宾在台上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张绍刚突然就对她的长相及眼神进行了评头论足。他直言不讳地点评这名女嘉宾长相,同时不具备好好求职的基本条件。
这番无厘头的指责无疑伤害了女嘉宾的自尊,也让不少观众倍感反感。毕竟在正儿八经的求职面试中,面试官都绝对不会对求职者的相貌加以评论。作为一名专业主持人,张绍刚的言行无疑是远远超越了基本职业操守。
除了主持人之外,台上的那些所谓"老板团"也同样趾高气昂。这些老板们当着镜头的面,对求职者颇有几分不屑的味道。他们不仅没有给予求职者应有的尊重,反而对一些求职者进行了无理挑剔的言语。
比如当一名海归求职者坦白自己学生时代曾在国外留学时,老板们便纷纷对她的"爱国心"加以质疑,问她为何不继续在国外读书,到底是不是真的爱国等等。这种完全无关痛痒的"追究",无异于引发了众多观众的不满。
甚至还有一些对求职者的长相、外表持有偏见的老板,当面就对求职者进行贬低和人身攻击,可谓是把节目变成了纯粹的职场PUA现场。这让无数观众对此深恶痛绝,认为节目已经严重偏离了职场规范,沦为纯娱乐的负面谩骂场。
节目组为了追求话题效果,不惜让一些缺乏基本职业操守的人员侮辱求职者。最终,这档节目也因此在曾经创造的收视奇迹后,被狂轰滥炸般的批评和谩骂所淹没。口碑一落千丈,直接从神坛跌入谷底。
《———【?抵制风波?】———》
当这档节目在追求低俗内容、主持人肆意人身攻击求职者时,同样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和不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来自IT大佬李开复的"万人实名抵制"活动。
李开复对于《非你莫属》这类荼毒社会风气的节目深恶痛绝。他发起了"万人实名抵制"的社会活动,号召有识之士一起联名抵制这档节目。
李开复在呼吁中,直指《非你莫属》节目中的那些所谓"Boss",处处表现出一副睥睥趾高气指使骄的姿态,对求职者的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并不尊重,时常会无缘无故地对求职者进行人身攻击。
同时,主持人也在言行举止上远远偏离了职业操守,常常利用自己的主持身份对求职者肆意妄为,使用贬低他人的语言。李开复认为这样的节目传递给观众的职场信息是极其不正面的,必须得到彻底的抵制和唾弃。
面对社会各界的强烈指责和抵制,《非你莫属》的节目组当然也做出了回应和解释。他们辩解称,本节目旨在展现职场的真实一面,实话实说并无大碍;主持人等人也只是为了增加节目的观赏性,没有任何对求职者的贬低和伤害的意图。
但是这种模糊含混、敷衍塞责的回应,显然已无法说服那些质疑声音。《非你莫属》作为一档以职场求职为主题的节目,任何不尊重求职者、玷污职场的行为,都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前后分析?】———》
《非你莫属》之所以能够在推出之后就赢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前所未有的模式创新。并抓住了当时社会最热门的话题——就业。
放眼整个社会,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老员工,找工作谋生计都是人生当头的大事。当时正值就业形势严峻,失业潮来袭,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是挂在所有人心头的重担。
《非你莫属》及时切入这一话题,自然引发了大众的共鸣。每个观众似乎都可以在节目中看到求职的自己。
除了节目本身设置吸睛之外,天津卫视对《非你莫属》也是运作和推广了足足两年时间。在节目开播之前,天津卫视就在各大平台大肆铺陈,让观众对"老板面试求职者"的设置充满了好奇心。
播出后,天津卫视又在各路频道及社交平台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宣传攻势。这样的大规模运营,也为节目后来的火爆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这档节目在收视率上直接创造了1.21的惊人纪录,高居同类型节目的榜首。
就在这档节目火爆的同时,不少当初在节目中曾一度红极一时的明星嘉宾老板们,也陷入了命运的多舛和波折。
比如作为发展教育企业的陈昊老板,从节目上的风光无限到最后债台高筑、人人喊打,可谓是身败名裂。还有当年被捧为"网红老板"的百合网创始人,如今这家网站也已无人问津。可以说,接连不断的这些负面消息,无疑给《非你莫属》的光环蒙上了一层阴影。
究其根本原因,《非你莫属》之所以会陷入舆论风波,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其一味追求"黑红"炒作的营销思路。由于一开始收获了惊人的收视奇迹,节目方自然也希望能延续这种"热度"以及话题效应。
于是乎,节目中便出现了诸如人身攻击、无理挑剔、肆意妄为等一系列低劣的争议内容,试图以负面声浪博取眼球和热度。但这种一味迎合观众"口味"的低级做法,终究还是把这档节目带上了"另一条路"。
最终,负面不仅盖过了正面,一浪高过一浪的各种质疑声和骂声更是将节目彻底压了下去。曾经的一时辉煌,就这样被黑红营销给葬送得一钱不值。
《———【?结语?】———》
观众当然是比较现实的,明白并不是所有职场都像节目中那样存在着潜规则和不正之风。但不可否认的是,《非你莫属》还是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展现了一些职场中可能存在的龌龊行为和腐败现象。
总的来说,尽管《非你莫属》给职场文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它也引发了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正所谓"前车之鉴",只有从中汲取教训,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文明有序的职场新环境。
参考文献:
非你莫属——百度百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