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钱荒"加剧, 高息存款绝迹

基歪财说2024-05-09 09:20:28  92

五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然而,对于银行业来说,这个五月却显得有些"寒意"。就在几天前,民生银行宣布自5月7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停售半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产品。

然而,这并非孤例。早在此前,招商银行就已率先宣布停售半年及以上期限大额存单产品。而在中小银行中,停售高息存款产品更是屡见不鲜。手工补息、通知存款、中长期大额存单等昔日的高息揽储"利器",如今正纷纷谢幕退场。

这就不禁让人疑惑:是什么原因,让银行纷纷"弃甜投苦",主动放弃高息存款这块"蛋糕"?这一现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金融逻辑?

事实上,银行停售高息存款产品,正是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回顾过去,在相对刚性的利率管制政策下,银行往往通过高息揽储来争夺市场份额。这就像一场"利率战",各家银行你争我夺,存款利率不断上浮。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银行的利差空间被不断压缩。在这种情况下,过度依赖高息存款,无异于"竭泽而渔",进一步侵蚀银行本就岌岌可危的利润空间。

以民生银行为例,据其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全年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5.2%,净息差仅为1.95%,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在利差收窄的压力下,民生银行选择主动"瘦身",降低高息负债比重,无疑是一个艰难但必要的决定。

除了利率市场化的推动,银行主动放弃高息存款,也反映出其负债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存在着负债期限错配的问题,即大量依赖短期存款来支持长期贷款。这就像一座"空中楼阁",看似规模庞大,实则根基脆弱。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的长期融资需求不断上升,这就要求银行必须优化负债结构,提高长期稳定资金的比例。而高息存款,尤其是中短期的大额存单,往往具有期限短、稳定性差的特点,这显然与银行负债期限匹配的要求背道而驰。

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在2023年年报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结构性存款、同业存单等稳定负债的吸收力度,优化负债期限结构。而停售半年及以上期限大额存单产品,正是招商银行推进负债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当然,银行主动放弃高息存款,也是其应对监管新规的被动选择。近年来,为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规范银行揽储行为的新规定。这就像一道"紧箍咒",对银行通过高息揽储扩张负债规模构成了实质性制约。在这种监管新规的"倒逼"下,银行不得不主动调整负债策略,降低对高息存款的依赖。

更深层次地看,银行主动放弃高息存款,反映出其经营模式转型的艰难抉择。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的存款基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脱离银行体系,流向收益更高的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等。在存款"失血"的背景下,银行单纯依靠价格竞争来吸引存款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相反,银行必须加快业务结构调整,通过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来增强客户粘性,稳固存款基础。而主动放弃高息存款,无疑是银行转型阵痛中不得不做出的"壮士断腕"之举。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银行主动放弃高息存款,虽然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新的风险和挑战。一方面,高息存款的淡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存款的稳定性。这就要求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强主动负债管理,通过发行同业存单、金融债等方式,来补充和优化负债来源,提高流动性管理的前瞻性和精细化水平。

另一方面,在利差收窄的大趋势下,银行传统的"存贷差"盈利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这就意味着,银行必须加快收入来源多元化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步伐,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提升综合化、差异化服务能力,推动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总的来说,银行停售高息存款产品,是一场正在发生的金融变革。它既是利率市场化、负债结构优化、监管规范趋严的必然结果,也折射出银行经营转型的艰难抉择。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银行停售高息存款产品的趋势,也预示着理财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顺应这一变化,转变投资理念,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看到变化、适应变化,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515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