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早间,澎湃新闻查询时注意到,多篇“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的消息陆续从相关微信公众号、官网删除撤下,部分“欧洲自然科学院某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的消息也已下线。
近期,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引发舆论质疑。在国内部分公布的资料中,欧洲自然科学院被介绍为: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科学院设有路德维希·诺贝尔获奖者通道,多名院士获得诺贝尔奖,另有30多位院士是爱因斯坦奖、哥白尼奖等欧洲知名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目前在德国、俄罗斯、以色列、日本等世界33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和分支机构。科学院采取严格的院士递补制度,当选院士需要经过院士推荐、形式审查、答辩审核、投票选举、主席团审议、公证员公证等严格的学术评审和法律流程,主要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创造性贡献和影响力。
更有资料宣称,欧洲自然科学院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获得者“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学者,代表了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
不过,号称有着“严格评审程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这两年院士队伍迅速壮大。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5月到2024年4月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数量就从425人扩张到1700人,足足增长了300%。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舆论对“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含金量的质疑,更有人指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头衔花40万元可买”。
多名高校青年学者早前告诉澎湃新闻,曾收到推荐申报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邮件,而邮件中还提到,“费用方面可在收到院士证书、主席贺信、官网公示后付款”。有学者表示,由于觉得这种“院士”含金量不高,且还要收费,所以其本人并没有理会这封邮件,也没有询问具体收费,“据也收到邮件的同行说,要40万,也有人说是35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稍早前向澎湃新闻表示,“在西方国家,你可以随便注册一个组织,原则上叫什么都可以,比如还有叫联合国科学院的,但和联合国没关系。更不要说全球、欧洲、亚太等等名义的组织机构,尤其是非营利性机构,分分秒秒就注册下来,没有批准之说。严格讲,包括美国科学院、图灵奖、诺贝尔奖等,其设置机构也是民间的,不是官方主办或审定的。这和西方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治理逻辑是直接相关的。尤其是在美国,社会信用的基础是个人,不是政府部门。”
所以,“欧洲自然科学院”这类的组织机构确实真实存在,只是不是我们理解的官方主办或批准的,从法律方面很难说这些院士是假的,但其学术地位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完全不是一回事,此院士非彼院士。
“恰恰是一部分中国人或华裔,巧妙地利用了中外文化、制度和信息差,把院士做成了一门生意,于是类似的科学院与院士就如雨后春笋般泛滥。”陈志文直言不讳地指出,很多类似的国外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申报评选活动中都有中国人或者华人的身影,“属于中国人专骗中国人”,而且这类机构多数都选择和权威机构接近的名字,很容易混淆。
文章指出,有关部门和机构要注重激浊扬清,着力为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公平的创新环境。一方面,着力清理各类“野鸡大学”“山寨头衔”“违规评比”“收费表彰”,避免给任何取巧、钻营的投机者站台,更不可向其倾斜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并合理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确保其能够获得稳定支持,开展良性竞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4902.html